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鉴宝秘术 !
由于这乾隆时期的玉器制作,无论在造型方面还是制作工艺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中国古代玉雕的鼎盛时期,因此,人们把这个时期的玉器称为“乾隆工”。
有人把乾隆工局限在宫廷器物的范围内,以此来界定是否为乾隆工,这是错误的。
乾隆工大致可分为宫廷和民间两大类,但不管宫廷还是民间,他的时代特点还是非常明显的,往往高于过去的任何时期,同时,也是以后晚清民国无法企及的。
说到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爱玉之人,那更是多如牛毛。
其中最最有名的还得说我们清代的乾隆皇帝,他对玉的喜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程度之甚堪称酷爱。
据说乾隆一朝的制玉数量,超过了整个宋元。
他老人家一生题诗咏玉800余首。
清宫遗存的数万玉器,大多是他的收藏。
他经常一个人蹲在玉库里摆弄玉玩,挑出一些古玉,命人刮垢清理后,亲自评出甲乙丙级。
乾隆帝在把玩玉器的同时还对其赋予了情感与理念,把自己玩玉说成是有“善治量才”的理国之德,他说:“不使良材屈伏沉沦,将其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
由此看来,乾隆帝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及鉴赏眼力,也因藏玉总结出了独到的治国方略,如此把收藏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王唯有乾隆。
乾隆爷的收藏要搁在过去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窥视,而今时今日我们将领您一同饱饱眼福。
养眼的同时,您也会看到它们身上绽放出的闪闪金光,看看那些“玉”与天公试比高的价位,让人不由得想起“完璧归赵”这则老故事:“赵国有一块美玉,叫做和氏璧,秦国想得到它,要用十五城池来交换……”
在玉石历史上,乾隆帝可谓是写下浓墨重彩一笔,如果说古代玉器繁荣在清朝,那么乾隆一朝可谓是发到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是前无古人吧!乾隆皇帝几乎是以一已之力促成玉器的兴盛。
然而成了乾隆、败了乾隆,乾隆在不遗全力推崇玉的同时,也为玉器行业了没落埋下了伏笔。
目前故宫博物院共藏有玉器三万多件,其中一半是乾隆帝所收藏,可见乾隆爱玉之深。
乾隆爱玉,天下官场皆知,于是许多官员纷纷进贡美玉以讨上欢心,乾隆帝自然是乐见其成。
但这还远远不够,乾隆帝虽富甲天下,但国库的钱却不能随便动用。
于是他千方百计的捞钱以满足自己收藏的乐趣。
除此之外,他还运用手中的权力,支持或干预玉雕行业的发展,当时宫廷就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玉雕师,同时玉石产地也为朝廷所控制,精美绝伦的玉器得以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
乾隆帝还特别喜爱苏省一带的民间玉器,苏省玉器细腻的手法,宛如书画一般深邃的意味,浓郁人文气息都让乾隆为之沉醉。
乾隆帝也干预苏省玉器的发展方向。
比如说,彼时苏省玉器出现了一种崇尚繁缛、片面追求技巧的玉雕之风,并且愈演愈烈,正是乾隆帝出手在制止这股不正之风,随后乾隆帝禁止苏省玉雕自由发挥,对于玉器市场的发展究竟是好还是坏,不得而知。
乾隆帝爱玉却也毁玉,这也说明不受节制的欲望可怕之处。
乾隆帝颇有文化修养,因此书画玉器之类的古玩他都喜欢,尤其喜欢在上面留下自己文字、印玺之类的,书画玉器都不能幸免,试想想本来完美的玉器上加上他的印玺之类,岂不是太突兀,甚至于煞风景。
不仅如此,乾隆帝喜好金镶玉,却将这类雕师集中在京师,朝廷控制之下,甚至不许民间发展,以至于这项古老的工艺随清的灭亡而湮没,殊为可叹。
莉莉娅的父亲手中这件,就是乾隆年间的玉器,做工十分精美,简直堪称杰作。
只是这价格一下子就把莉莉娅的父亲给唬住了。
“您想要这两件玉器当然没问题,不过这价格嘛,可不便宜,两件给您算便宜一点,两百万美金,您觉得怎么样?”
摊主看着莉莉娅的父亲笑道。
两百万美金,这对于张天元来说不算什么,可对莉莉娅的父亲来说,却绝对是一笔巨款。
他的总资产也就三五百万美金而已,除非卖了古董铺子,否则的话,肯定是拿不下这两件东西的。
“两百万太多了吧,便宜点。”
莉莉娅的父亲皱眉说道。
“老板,这四件东西,那是绝对不讲价的,您也是行家,应该看得出来,您选的这两件可是乾隆皇帝最喜欢的玉雕大师的作品啊。那能便宜吗?”
摊主耸了耸肩道。
“那就算了。”
莉莉娅的父亲说这个话,本来是想逼迫摊主降价,谁知道那摊主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笑了笑道:“那就可惜了,这次庙会结束之后,这东西或许就不在我这儿了,您再想买,也买不到了。”
莉莉娅的父亲知道这摊主说的是真话。
好东西从来就不愁卖。
见他们这交易没成,张天元稍微松了口气,刚刚没吭声,那是恪守了行内的一个原则,别人讲价的时候,最好不要插话。
虽然他跟莉莉娅的父亲不是很对付,但毕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所以方才就没打断对方。
现在不一样了,对方交易没成,他自然可以插一句了。
“那四件东西一共多少钱,我都要了。”
张天元随口说道,看似漫不经心。
“您说什么?”
摊主倒是吓了一跳,这四件东西,总价值超过三百万美金,那可不是谁说买就买得起啊,这人怎么牛气?
“我说四件东西我都要了,那两件乾隆工的玉器我刚刚就看过了,的确不错,两百万美金不算什么,毕竟是姚宗仁的作品。”
张天元笑道。
“您也知道姚宗仁?”
摊主顿时笑道。
“那当然了,一代玉痴乾隆皇帝因为对玉石的喜好,直接推进了当时玉雕人才的发展。
随着宫廷活计的大量增加,进入宫廷造办处的苏省雕刻工匠数量达到空前,人数渐臻顶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