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三国小霸王 !
孙策安静地听着,很少发问。他早就从虞翻那里了解到了这些数据,其实并不需要鲜于程解说。他来这里看有两个目的:一是看看情况是否属实,防止有虚报成绩放卫星的情况出现,二是在公众面前『露』面,表示他的存在和对江东的所有权。
虞翻建议在阳羡立都的依据之一便是周边有大量的土地潜力可挖,三五年后,都城的粮食供应基本可能在京畿内解决,丹田的屯田成效便是其中之一。不管他最后是不是会在阳羡立都,丹阳是否会成为京畿所在,江东都是他根据地,是否有充足的粮食直接影响到他的政权稳定。有了粮食才能养兵,江东的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江东人才会真正支持他继续向前。如果屯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里面有水份,那就不好说了。而官员为了政绩弄虚作假,这种事从古到今屡见不鲜,从来不是新闻。
他和楚雄聊天就有这个目的。这些退役的老兵就是他扎根基层的触角,对他了解基层、控制基层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他们多加关照,就是夯实自己的根基,也是以民心为天命的具体表现。他自己清楚,他离不开世家豪强的支持,不可能将他们一网打尽,杀掉旧的,还会出现新的,这个阶层是无法根除的,不过世家、豪强的人数毕竟是少数,九成以上的人口还是普通百姓,只要安抚住这些人,世家、豪强就算有野心也很难找到追随者。大凡『乱』世,出现大规模的民变,通常都是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所致。有吃有穿,有几个会干这不要命的买卖。
等鲜于程说完,孙策问了一些问题,又查看了附近屯田民的住所。这些从江北逃浪而来的百姓大多拖家带口,除了壮劳力还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鲜于程安排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修理农具,有的编织草鞋,有的洗衣做饭,有的放牛放羊,各司其职,虽然大多消瘦,但精神状况不错,对生活还算满意。
孙策看完后意犹未尽,叫上郭暾、祖郎、贺齐,让他们各带十余骑,跟随自己去远一些的屯田点看看。鲜于程介绍情况的时候,他已经把几个屯田点记在心里,特地挑了一个比较远的。他们乘马而行,就算鲜于程或者谁想弄虚作假也来不及通风报信。
见孙策数百骑飞驰而去,鲜于程眼中『露』出异『色』。
离开了鲜于程等人的视线后,孙策放马飞奔,郭暾、贺齐的骑术不错,紧追不舍,祖郎就有些吃力了,开始还能勉强跟着,后来就慢慢落在后面。孙策放慢速度,等他追上来。
“是不是故意拖时间,为鲜于程打掩护啊?”
“我为什么打什么掩护?就他那臭脾气,我急了都想抽他两下。”祖郎咧着嘴,『摸』着大腿内侧。“将军啊,最近太闲了,我这大腿上都是肉啊。”
郭暾、贺齐不约而同的笑了。孙策看在眼里,心知肚明,这是他们共同的心声,只不过他们不像祖郎这么无所畏惧,藏在心里没说。
“放心,你们闲不了多久了。”
“真的?”祖郎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将军,平定丹阳南部是郭都尉的功劳,平定豫章是贺校尉的功,我都没机会上阵。这次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让我先上啊。”
郭暾撇了撇嘴,对祖郎的行为表示鄙视。贺齐笑着不说话,但神情间却是一副舍我其谁的模样。
孙策看在眼里,暗自发笑。他把周瑜的益州攻略大致说了一遍。眼下是蓄势,将来的主战场是荆南,山地战是主要战斗形式,他要征调的自然也是擅长山地战的将领,这三个人是他早就考虑好的人选。郭暾是他的旧部,忠诚可靠,祖郎、贺齐都是江东人,派他们增援周瑜,既有增加周瑜所部的战斗力,也不用担心兵权旁落。
“不用急,你们三人都要去。不过有几件事要关照你们们。”
“请将军吩咐。”三人拱手,齐声应诺,即使急促的马蹄声也掩盖不住他们的兴奋。
“第一,去之前,要安排好留守的人马,江东不能『乱』。因为是增援,所以兵力不用太多,三分之一即可,剩下的三分之二留守,同时征发一部分兵役,补齐缺额。”
三人齐声答应。这等于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兵力,他们当然求之不得。
“第二,除了增援周瑜之外,此战还是为取交州做准备,你们三人不仅是统兵将领,还要承担起教习的作用,我希望你们每人能带出至少十名精通山地战,能独当一面的校尉、都尉,将来有三到五万精锐入交州,战事会顺利很多。”
“喏!”三人大声应喏,就连贺齐都有些抵制不住心中的兴奋。十名校尉也就意味着少则一万,多则两万的兵力,万人是方面之将的标准,目前周瑜、太史慈等人统率的兵力就是如此。孙策虽然没有明说,但意思已经很清楚,他们之中至少要提拔一个做战区督。一个是孙策旧部,一个是丹阳大帅,一个是会稽世家,各有优势,最后谁能上位,就看在周瑜麾下作战的战绩了。
“第三,作战是烧钱,战必有利,不能贪功冒进。若非得已,不打无利之战。”孙策看看三将,语重心长的说道:“还有最后一件事,我们都还年轻,只要身体健康,至少还能打三十年,有的是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必急在一时。所以,安全第一。”
“喏!”三将再次躬身应喏。
——
孙策查看了一个屯田民的居住点。
这个居住点没收到通知,对孙策一行的到来没有准备。当孙策等人到达的时候,迎接他们是百余名手持武器的壮丁,为首的是几个老兵,几匹马冲出了居住点,向不同方向驰去,远远地观望着。
陈到上前报上姓名。他曾经做过丹阳太守,丹阳籍的将士大多认识他,得知是孙策前来巡视,老兵们如释重负,一面解除警报,一面赶到孙策面前拜见。看到孙策,他们都有些激动,连话都不会说了,傻呵呵的一直笑。等回到神来,连忙邀请孙策进去说话。
这个居民点的情况不如鲜于程领他看的居住点那么好,但也不算差,基本可以排除故意作伪的可能。孙策很满意,夸了鲜于程两句,祖郎脸上有光,乐得合不拢嘴,对孙策说起这鲜于程的轶事,说到有趣处,孙策也不禁哈哈大笑。
在居住点吃了一顿便饭,孙策等人原路返回。与虞翻等人会合时天已经快黑了,鲜于程准备了晚餐。晚餐很简单,鲜于程的脸上还是没什么笑容,但神『色』缓和了很多,说话也不那么冲了。
就在席上,孙策与唐固商量,希望他能从郡学中抽调一些学业比较扎实的毕业生到各居住点任教,教适合年龄的孩子读书。屯田区离县城比较远,条件也比较艰苦,到目前来止还没有设立学校,有条件读书的曲指可数。
唐固表示支持孙策的决定,但他也提出了一些难处,希望孙策能够予以考虑。虽说如今读书人不一定以入仕为目的,但他们学成之后也不愁出路,或者进木学堂学习技术,或者继续攻读经书,或者外出游历,即使是愿意做先生,县城周边也有大量的机会,到屯田区既不方便又无利可图,如果不能在政策上有所补偿,仅靠个人道德,恐怕很难吸引足够多的人才,就算来了,也未必能安心教书。
孙策觉得有理,要求虞翻从提升整个江东文化水平的高度来考虑这件事,做一个能够持久可行的发展计划。江东的潜力很大,可是要将这些潜力发挥出来,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屯田的地方还是平原,更多待开发的地方在山区,如果没有一个整体方案,仅靠个人道德是支撑不了太久的。
虞翻趁势提出将扬州治所迁至阳羡。他认为,扬州的辖区大多在江东,而历阳在江西,扬州刺史无力顾及,每年的例行巡视都难以实现。因为制度原因,扬州刺史都不是本州人,而以中原人为主,在他们眼里,扬州就是化外之地,从心里上就有鄙视,这也是扬州一直以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如今孙策崛起江东,应该将扬州刺史治所迁至阳羡,将重心由江西转到江东。
虞翻的提议得到了甘琰等人的一致支持。孙策没有轻率的答应唐固的要求,而是很慎重的要求虞翻予以通盘部署,这说明孙策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如果孙策真的用心经营江东,将有大量的资源进入江东,他们当然求之不得。虞翻的建议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扬州刺史的治所迁到江东,对江东诸郡来说是一个发展的最佳机会,尤其是将在阳羡设立治所,对丹阳的好处不言而喻,阳羡位于太湖以西,对吴郡来说是偏僻之地,在阳羡设立治所,自然是为了更方便关注丹阳。
孙策心知肚明,这是虞翻的一次试探——虞翻是知道他准备撤销刺史治所这个决定的——要看江东人是否愿意表态支持他,有没有立国的基础。他没有立刻决定,宣称要从长计议,让虞翻广泛征集意见,不要急于求成。
虞翻心领神会,躬身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