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怪异管理公司 !
韩非毕竟虽然已过而立之年,但也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拿出自己的拙作便存着进一步打击李斯的意思。
富贵不还乡,不如锦衣夜行。人自古难道名利二字,他写出惊天巨著自然是为了名利双收,用自己显摆自己著作等于告诉李斯,看到没有我能写出这样的书来,你李斯写不出来,你李斯根本不如我,小样你拿什么跟我斗。
故而韩非对李斯当日离开的神情十分满意,可谁料到才过了没几天,李斯竟然又上书攻韩,这就有点不地道了,大家出来混都是要脸的人,李斯这货明显是不要脸了!
问题是这个亏韩非是白吃了,因为这是不成文的规定,宣扬出去,大家只会鄙夷李斯人品,依旧于事无补,说不定大家背后还会笑他蠢,因为李斯牙根没提找他认输的事儿,说的都是学术问题,就算被人质问,李斯也有话可说。
想到这里韩非又怎能不明白,自己这是被李斯给算计了!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从字面意思来说君子可以被合理地压迫,不能不讲道理地去欺负。
李斯对他的所作所为就有点下作到不讲道理的程度,兔子急了还咬人呢,欺负老实人也没有这样欺负的,更何况他韩非还不是老实人!
此时的韩非已经愤怒的有些失去理智,他满脑子想得都是该如何回击李斯,让李斯付出代价,让李斯明白他这个君子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韩非来到秦国,有一半是被劫持,一半是被邀请,初次见面时的情景还算不错,嬴政是他的仰慕者,李斯又是他的旧日同窗。
跟当年李斯来到秦国相比,韩非可以说是完美开局,就这样一副好牌,却被他打得稀烂,有时候就连他自己都弄不明白为何会沦落到之这步田地,是他能力不够?才华不够出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韩非扪心自问,他的才华能力没有半点问题。既然他自己没有问题,那么问题肯定出在其他人身上,韩非师承荀子,荀子比孔子更加激进的认为人性本恶,按理说韩非不应该上李斯大当才对,可道理终究是道理,跟现实有一定差距,性格决定一切,韩非是个纯粹耿直的人,这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像李斯那般黑暗,说实话李斯比韩非更加适合荀子的传承。
这让韩非心中即难受又矛盾,如果韩非那时候知道一首歌的话,他肯定扶着门框辛酸的唱~社会很单纯复杂的是人~
作为帝王心术的真正传人,韩非并非不会阴谋算计,他只是不屑于这么做,李斯的小算计,也彻底让韩非黑化,放弃自己心中那点仅存矜持。
不久之后,韩非收到消息赵国正在联络诸侯谋划攻秦。随后韩非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开始着手反击之事。他这次不仅仅要报复李斯,还要让秦国彻底放弃对韩国的念头。
韩非先写是暗中写信告诉赵国,分析天下局势将秦国想要一统天下的野心忠告赵国,看完韩非分析,赵王惊出一身冷汗。
随后赵国告诉四方诸侯,如果不削弱秦国,诸侯必会灭亡。这次已经不再是四国联盟以抗秦国的局势,弄不好将会变成天下连手共灭秦的危险局面。
于是,秦国密探赶忙将这个消息传回国内,收到消息嬴政瞬间如临大敌,秦国上下也一片哗然,此时的秦国虽强但还没有到与天下抗衡的地步,假若真让诸侯联合攻秦,秦国并不会灭亡,却再无夺取天下之力,数代人的积累将会毁于一旦。
然而这个局面正是韩非想要看到的,也是他暗中一手促成的,这只是他反击的第一步罢了。
见时机成熟,韩非立刻上书谏言,如果大王此时发兵攻韩,岂不正好坐实了赵国的说法,诸侯一定会响应赵国的攻秦倡议。韩国历史上曾多次用类似的话,劝说秦国保存自己,秦国若执意攻韩,韩国一定会加强防守储备物资,发动军民与秦国死战到底,秦国无法在一年时间内将韩国消灭,而赵国必然会趁秦国力衰,联合诸侯与秦国争强,到时这个形势恐怕要不利于秦国,秦国应该联合韩国以稳为主,打消诸侯顾虑,然后与赵国一争高下,打完赵国之后,天下就是秦国的了。
韩飞是李斯的旧日同窗,在古代同窗之谊是男人世界中最宝贵的友情之一,但恰恰是同窗,造成了韩飞对李斯地位的威胁,尉缭来秦李斯并没有感到威胁,因为尉缭与他不在同一个领域,而且两人在灭六国策略上又所见略同,但韩非就不一样了,韩飞在学术上属于法家,李斯在学术上也属于法家。要命的是韩非新来乍到尚无权势,但在学术地位和名气上要远大于李斯。
同行则相忌,视权力如命的李斯既然动了除掉韩非的念头,就不会轻易放弃。韩非在暗中算计秦国。
同理李斯也是在暗中算计韩非,现在这个局面也是李斯想要看到的局面,甚至说一切都在李斯预料之中,他之前的所作所为就是为了估计激怒韩非,因为他了解韩非,知道韩非性格偏激,这样的人一旦被激怒,便容易钻牛角尖。
韩非不动,便意味韩非不会犯错误,至少不会犯下让韩非丢掉性命的大罪,倘若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韩非便会露出极大的破绽,同为帝王心术的传人,李斯很清楚,韩非只要报复便会不择手段,只是有一点让李斯没有预料到,那就是韩非反击过于犀利,让他有些难以招架,不过这也没什么。
韩非的上书至少给了他攻击的由头,韩非的观点说对也对说不对呢也不对,纵观秦国与韩国的交往历史,两国的交往模式有过很多种形态,期间信息量之广,乃至于善于动脑筋的人,可以从中提炼出任何想要的结论。
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跟身上的阑尾一样可有可无,不同人能看出不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