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明生传 > 第438章 战前动员

第438章 战前动员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明生传 !

    济州城。

    往日里繁忙的港口今日稍显肃杀,不远处的军港战舰云集,旗帜如海,岸边军营人声鼎沸,临时搭建的帐篷遮天蔽日。

    济州城,甚至于整个济州之百姓,都知晓宋国大军不日将出征大明,重回故土。

    年轻人无感,只晓得那是自己的祖地,长辈都是从那边逃难而来,逃难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四海,有了现在的宋国。

    可是他们只能从书本上的文字,坊间话本来感受当年的艰辛,却是再没有如父辈一般的感同身受。

    好在他们的父辈还未曾老却,三四十岁年纪,将老未老,乡情正浓。

    以此等方式回归,也是令人五味杂陈,不胜唏嘘。

    宋民虽大多偏居岛屿,但并不闭塞,相反是当今世界之上最为开化之人,见多识广之辈。

    有学校,有报纸,与明生年纪相仿之人都是不过三十年纪,再不济都读过小学,看懂报纸不成问题。

    他们这一代人成了宋国的中坚,有儿时的记忆,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着自己的坚持。

    对比周边之国,他们庆幸自己的父辈漂洋过海而来,虽然其中有些人当初不是那般情愿,但结果是好的。

    这里有他国没有的公平,有他处没有的教育,有他处没有的律法……很多的没有变为什么都有。

    宋国鹤立鸡群,傲视东方!

    码头上的李朝,倭国,南洋脚夫苦力们永远将羡慕的眼神投向繁华的街道,喧闹的人群,小姐姐们花枝招展,男人们昂首挺胸。

    每到夜晚,更是灯红酒绿,胭脂同酒味弥漫,这就不是人间,那是天堂!

    然而这份繁华与他们无缘,只有他们的主子才能拿着凭证跨过那道铁门,睡着软床,享受山珍海味,看着蓝眼舞女裸露着肚皮,股间扭动,令人想入非非。

    他们高高在上的主子,入了城池之后,也不过是宋国一普通小民,即便买路边的一碗汤粉,也要守四海的规矩,决然不敢高声喝骂,颐指气使。

    没有人不会向往这样的地方,蝼蚁也有着自己的理想,这些脚夫苦力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以能听懂官话为荣,若是能会说几句,便觉高人一等。

    偷渡是危险的,他们不敢,那是会死人的,即便不死,被宋国发现之后亦会永远失去再次踏入宋土的机会。

    最期盼的就是有宋人前来招工,或者去种植园劳作,或者去修路建房,他们有优势,任劳任怨,工钱又低,五个人工钱也高不过宋民一人。

    尤其是李朝之人,相较于倭国,南洋来人,他们更心向大明,生活习惯也颇为近似,往往是宋人用工的首选,旁人羡慕不得。

    然而最近李朝的苦工们却是高兴不起来,李朝前来的船只愈来愈少,宋人也渐渐开始敌视他们这些可怜的苦哈哈们。

    他们的雇主,李朝商贾更是如坐针毡,愁容满面。因为他们的王向四海宣战了,有舟师封锁海疆,严禁同宋国贸易。

    明生初登济州,不待处理他事,便有数十名豪门商贾齐齐拜访,这还不是全部,仅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大部分都是宋国各个商号的话事人,其次便是李朝依靠宋国的豪族,这其中便有赵氏发家的引路人金掌柜的长子金志诚。

    老掌柜已然故去,金志诚执掌金氏商行已然多年,这厮虽是李朝人士,但早已入了宋籍,虽没有为官,但却是商界的翘楚。

    不独独经营李朝产业,在宋国领地的产业更为繁多。

    没办法,金家同赵家乃是通家之好,赵氏也不是忘恩之人,老掌柜一双慧眼成全了金氏家族的兴旺。

    “金兄,这是怎的了,愁眉苦脸,又在青楼同人争风吃醋了?”明生见面就调笑道。

    金志诚咧嘴苦笑道“少帅莫要调笑,少时浪荡,您这是忘不掉了。

    此番前来,却是受诸位同仁所托,问策于少帅。”

    “哦?”明生环视众人,言道“诸位有话但将,当知无不言!”

    金志诚斟酌片刻,言道“少帅,如今我宋国同大明,伪金,李朝交战,商路不畅,各家都有影响,生意大不如前,这日子就不好过。

    敢问少帅我等商贾出路何在,这般的萧条要苦熬几时?

    不是我等要干涉政事,只是诸位同仁都在猜测这战事要打多久,若是有个大概的时间,我等也好在周转上有所调整,不至于损失惨重,血本无归。”

    商人,永远是人类社会鼻子最为灵敏的一小戳人,闻风知味,先他人一步行事,不然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

    显然,战事大起,可目前宋国在总体上处于守势,前途不明朗,这些人坐不住了!

    明生沉思片刻,不禁笑道“诸位过虑了,若本帅说这战事对尔等而言亦是好事,可能相信?”

    一众人就摇头苦笑,这战争只能是军火贩子发财,可军火都是宋国的国有产业,也轮不到咱们啊。

    大明,李朝沿海商路不通,事关多少人的饭碗,委实看不到有何好处。

    “相信,可是不懂!”金志诚咧嘴苦笑道“还请少帅明言,以安诸位同仁之心。”

    明生示意众人落座,大笑道“本帅本就有着诸多筹谋,不久便会昭告四方,不过既然众位前来,也不妨先行透漏一二。

    其一,战事起,我宋国增兵扩军乃是必然,军工不外放,但其他所需物资也是不少,诸如军粮,帐篷,被褥,行囊,水壶,车辆,药物等等。

    招标书已然草就,不日便会刊报晓瑜,寻合格之商行运作,所需数量堪称庞大,更不会是一锤子买卖,可能三年,也可能五年,甚至更久,这难道不是诸位发财的机会么?

    其二,尔等可观我城外大军,军容之鼎盛,武器之精良可是任何一国可能比的?

    实话告之各位,本帅此次回转济州,便是要誓师举旗,攻略大明。

    需知大明黎民亿兆,占得一省之地,尔等的商机便会翻得数倍,这又何曾不是尔等大展宏图的机会?

    不要只看眼前的艰辛,风雨之后,得见彩虹,九九之难,才得真经!

    其三,我宋国占得大明之土,必大兴土木,革故鼎新。

    收王公勋贵之地以酬嗷嗷待哺之民,发卖缴获之资,兴修道路桥梁,提振民生。

    这其中又有多少的行当会从中获利?诸位都是有着万贯家财之人,难道就不准备投入其中,获福子孙?”

    ……

    这就刷新了众人的三观,无论是庙堂,还是民间,无不谈战色变,总之都是负面的评价,什么民生凋敝啦,百业蒙尘啦,没有一句顺耳之言。

    怎的赵大少一番说辞,却是这战争仿佛摇钱树一般?

    不打就是亏损,打就来了商机,这不对吧?

    可一时又找不出错漏何在,句句在理,这其中当真有着泼天的商机。

    其实道理也是简单,彼等只是身在山中,不能得窥全貌而已。四海领地俱在外海,不涉战事,本土民生不受干扰,真正熬糟的是大明,后金,李朝。

    便如一战,二战时的米国,战争越是惨烈,其国愈加繁荣,工商业极具膨胀,成为一时之霸主。

    安抚了一众商贾,明生将宋国高官齐聚一堂,大会五日,政令频频颁发,其中几件大事尤为令人瞩目。

    其一,为是招标之举,大兴采购。大战将起,宋国国内的工坊商社皆以军工为先,军部之订单撒向各地。

    此举也是一种便向的刺激,工场作坊每日十数间递增,同后世的大兴基建异曲同工。

    其二,招募大量后备文职人员。

    明生很清楚自己的目标,食古不化的大明士子决然不能迅速融入宋国体系,大概率都会是革新的绊脚石。

    那江南所谓的复社乃是大明知识阶层最为激进之辈,可仍旧未曾脱离旧有之观念束缚,尚且谈不上科学之道。

    而且多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之辈。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玩艺术尚可,至于民政还是算了,就不能用,用则大乱!

    和稀泥是不成的,等占领天下再行革新便会难上加难,顾虑重重,索性一路打一路变,这大量的后备文职人员便是明生改革的底气所在。

    其三,颁布安民之策,号召宋民投书对岸的亲朋故旧。

    所谓安民之策,并非宋国之民,而是对岸的大明之民,也可称之为宋国起兵的口号纲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于流传。

    便如秦末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末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元末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明生集众商议多日,得几句真言,曰:均地权,平赋税,废徭役,四民平等,无分贵贱。

    没有什么惊天之语,更没有什么博人眼球的噱头,以平实之言讲述宋国治国之理念。

    当然,坊间小调还是要有的,便于流传,曰: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求活。

    早早开门拜宋王,有地有田用工忙。

    杀贪官,惩恶霸,开了城门迎宋王,宋王来了有存粮。

    均地权,平赋税,干活给钱有宋王。

    废徭役,四民同,无贵贱,皆平等,宋王来了笑开颜。

    至于“吃他娘,穿他娘,宋王来了不纳粮。”就算了,牛赑太大,明生不敢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