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皇后又打朕 > 第三十二章 徐后临朝

第三十二章 徐后临朝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皇后又打朕 !

    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等内阁成员与翰林学士在文华殿草拟新帝即位诏书,直到晨光熹微。

    次日,嗣皇帝在大行皇帝灵前宣布即位,前往天坛、地坛祭祀天地,又去太庙祭告祖先,接着宣布大赦天下。

    自此,黎晨这个小太子,就晋级成了小皇帝。

    再次日,小皇帝素服御西角门视朝。

    本朝皇帝御门听政,多选在中轴线上的皇极门、奉天门,西角门是新帝在丧期或者逢皇亲薨逝辍朝的时候,临时议政之处。

    这次朝会,先是群臣行奉慰礼,依礼安慰孝期的小皇帝。

    然后围绕大行皇帝丧仪展开了几项讨论——

    徐平成率先启奏说:“诸王、公主远在各地,回京奔丧路途遥远,费时费力,可能不利于藩地政令畅通。”

    藩王只是富贵闲人,没有实权,奔丧哪里会影响当地政务。

    这不过是建议不让藩王回京奔丧的托辞,而他的建议也不是为了阻止诸王奔丧,而是告诉明眼人,他、徐家,全心全意支持这位小皇帝。

    小皇帝说:“地方上有布政使,下有知府知州,藩王奔丧哪里会有碍政务。齐衰以下奔丧,礼也,礼不可废。”

    “但朕念天寒地冻,诸王回京路途遥远,恐年长者身体不适,允体弱者遣使来祭。”

    群臣都称赞他“守礼而仁义”。

    工部请问了大行皇帝山岭选址,小皇帝派礼部、工部、钦天监与地方官员共同堪选陵墓。

    其他官员也找了些不太难的事务禀奏,在小皇帝面前刷了印象,让新帝视朝第一日,有政务可处理,而且不至于被政务难住。

    新帝迅速登基,皇位平稳交接,给人一种尘埃落定,从此天下太平的错觉。

    但,小皇帝、徐家、钱家都没有对朝堂的实际掌控,围绕大梁最高权力的争斗,依旧在继续。

    大行皇帝驾崩的第十天,皇宫突然传出一道旨意:

    “朕年幼,德才不济,唯恐失赏罚,愧对先人。母后皇太后仁孝淑娴,愿不辞辛苦,临朝敦教之。明日大朝会,臣工当朝服拜谒,以感后恩,以表尊崇。”

    这封旨意可把京城的文官惹恼了,细分为三条:

    其一,大行皇帝遗诏,不准太后垂帘听政,但是皇帝让太后垂帘听政,违背先帝遗诏,这是不忠;

    其二,国孝结束后,才能够换下丧服,穿戴朝服。国丧二十七日,这才过了十日,怎么能脱下丧服换朝服,这是大不孝;

    其三,按照惯例,新帝在西角门视朝,直到国孝期结束,才能举行大朝会,明日怎么能大朝会?这是严重的失礼行为!

    通政使谢傅詹、都御史杜阳铭,同样秉性刚正,立刻联合进宫求见。

    结果被挡在东角门外,等了大半天没见人,最后被“阉人推出来,斯文扫地”。

    谢傅詹勃然大怒,对下属说:“士当仗义死节,何惧触怒龙颜!”

    都御史杜阳铭说:“不求万世瞻仰,但求不愧于大行皇帝及至圣先师。”

    “走,去左顺门。”

    两人位高权重又有威望,一呼百应。

    左顺门前聚集了不少人,群情激奋,眼看要闹出前朝“伏朝门大礼议”的局面。

    饱读诗书的两榜进士,一旦陷入群体,也难以逃脱“集体无意识”的魔咒。

    能不陷入“集体无意识”的,才是真正有主见、能成大事的人,比如林长年。

    小皇帝圣旨无礼,礼部官员尤其不能忍,几乎各个跪在左顺门外。

    林长年好说歹说,劝他们回去。

    但往日听话的下属,此刻怎么说教、怎么呵斥都没用,反而嘲讽他:“大人这番阿谀谄媚作态,对得起大行皇帝吗?这才几日,大行皇帝的恩德都忘干净了吗?”

    林长年又急又气,失了往日的从容,直跺脚。

    谢文通含笑走来:“林尚书,下官有礼了。”

    林长年没好气地说:“监丞也来效仿前朝吗?”愤慨,“前朝大礼议什么下场?死的死,充军的充军不说,君臣离心,遗患无穷。”

    谢文通摇头:“下官只是在等能主事的人。”

    林长年期待:“谁?”

    谢文通摇头:“下官不知,故而来此等待。”

    林长年也想不出谁能控制局面,命人去请诸位功勋和皇亲:“或许威远侯和赵王能劝服众人。”

    谢文通微笑:“试试吧。”局面,除了钱明月无人能控制,这是大行皇帝给她的资格。

    他认为钱明月一定会来的,他想看看她什么时候来,怎么处理,必要的时候,给她点儿帮衬。

    钱明月当然打算阻止徐后临朝,因为徐后临朝后的第一刀一定会砍向钱家。

    她一直派人密切关心群臣的情况,她的本意是借群臣的力量逼退徐太后。

    但她万万没想到群臣会发疯,那么疯狂的力量,她不敢借助了。

    她担不起事情失控的历史罪责!

    惠康太长公主病了,赵王也“病”了,湖阳大长公主去了,却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她身穿重孝,跪在左顺门前悲悲戚戚哭先皇:“真是客走茶凉,大行皇帝宾天不过十日,就没人遵守他的旨意了。”

    她一哭,群臣也跟着哭起来,伏阙痛哭的局面,到底还是出现了。

    成国公、威远侯、保宁侯等来得晚一些,成国公说:“这样哭闹不解决问题,快整理仪容,上书陈情吧。”

    威远侯也说:“圣人年幼,须得良言相劝,这样力争不是办法。”

    他们德高望重,群臣信服,加上各部尚书也力劝自己的下官,众人这才起身,局面稍稍缓和。

    可圣人不召见威远侯等人,群臣字字泣血的奏疏全都被打回来,朱砂批着“荒唐”“忤逆”等词,群臣心都滴血了。

    群臣再度伏阙痛哭,声音甚至传到内宫,小皇帝传来手谕:“回去!”

    群臣不回,继续闹。

    再传手谕:“散开。”

    群臣不散,继续哭。

    复传手谕:“既然诸卿效仿前朝,朕亦当效仿前朝。”

    谢文通皱眉:明月怎么还不来!

    銮仪卫拿着大棒出来,眼看真的要步前朝君臣离心之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