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雷老侠的回忆 > 第39章 雁门之围

第39章 雁门之围

作者:喜欢瞎编的豆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雷老侠的回忆 !

    大业十一年七月,杨广在西都长安又待腻了。这一次,他想去重温一下北方草原,那一碧千里的风光。

    九年前,杨广北上游玩,就被广阔的大草原和清澈的天池湖所折服。

    为了下次旅游更方便,杨广在遥远的北方兴建了宏大的两座行宫,分别叫汾阳上行宫和汾阳下行宫。

    一忆起昔日美景,杨广再也按捺不住,决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少带点人,就带着几万人出巡西北。

    来到汾阳行宫玩几天后,杨广觉得不过瘾,继续北上,准备在大草原上打猎,玩个痛快。

    可是,这一玩,玩出大事情来了。因为杨广的旅行路线过界了,玩到人家东突厥始毕可汗的地盘上了。

    其实杨广也知道自己过界了,但并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那是小弟的地盘,大哥过来玩一下,无可厚非。

    自始毕可汗的父亲启民可汗起,就一直讨好统一、强大的隋帝国。

    因为,那时候的启民可汗势力弱小,在突厥诸部的冲突中处于下风,不得不借助大隋帝国的力量。

    大业三年,杨广北巡榆林时,启民可汗还放下面子,亲自为杨广除杂草,尊称杨广为“圣人可汗”。

    可惜,时代不同了。这八年发生了太多巨变了。

    首先说东突厥,始毕可汗继位后,西突厥由于内乱而大大衰弱。

    始毕可汗开始大量收纳西突厥、铁勒、契丹、薛延陀的部众,其势力大涨,形成东强西弱的局面。

    现在,始毕可汗的实力远胜其父,成为草原上真正的霸主。

    而大隋帝国,随着杨广三次征战高句丽失败,不休止地让民众服劳役,酿成天下大乱,实力远不如隋文帝那个时代。

    偏偏杨广还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以为自己还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圣人可汗”。

    殊不知,始毕可汗早就想把杨广这个“圣人可汗”踩在脚下,扬自己威风。

    这几年来,始毕可汗一直在暗中帮助北方的起义军。他不想看到中原王朝再次强大,巴不得大隋帝国越乱越好。

    卖给北方各路起义军的战马,东突厥只要二十匹绢即可换一匹马,而卖大隋帝国,东突厥开口就是七十匹绢。

    而且,东突厥卖给北方起义军的马匹都是品种纯正,爆发力好且耐跑的良马。

    而卖给大隋帝国的都是肉马,除了爱吃草、长膘快,就没有其他优点了。

    杨广要去大草原旅游的消息传来,差点把始毕可汗笑傻了。

    始毕可汗暗忖:“杨广这傻比,要是好好待在他的都城,我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他非要来大草原旅游,那就怪不得我无情了。要是逮住这只肥羊,能和大隋帝国换不少东西吧。”

    当下,始毕可汗立刻摇人,要求所有部落都参战,很快凑齐几十万突厥骑兵,举全东突厥之力,准备将杨广拿下。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救了杨广一条狗命。这个人正是和亲公主——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瞒着始毕可汗,早几天派出使者,去找正在旅游的杨广,告诉他始毕可汗的计划。

    大业十一年八月初八,正在吃烤全羊的杨广,得知突厥大军将至,吓得眼珠子都快掉了出来,赶紧往回跑。

    八月初十,大草原上响起雷鸣般的马蹄声,突厥的先锋骑兵已经追上来。

    宇文化鸭自告奋勇,留下一支敢死队,堵截敌军先锋。其他人继续护卫杨广南逃。

    杨广眼看敌军来势汹汹,当场大哭,恨不得爹妈再给自己长个翅膀,一天飞回洛阳。

    八月十二日傍晚,在断后部队的死战下,陪同杨广旅游的御林军大部队终于回到了雁门郡。

    这雁门郡毗邻东突厥,最早是赵武灵王为抵抗外族而设置。

    如果继续南逃,突厥的马快,再跑下去就要在平原上迎敌了。

    迫于形势,杨广听从宇文化鸡、宇文化肥等人的建议,据城而守,等待援军。

    由于雁门郡人口稀少,城池普遍都不大,容纳不了杨广的御林军。

    于是,一分为二,一部分护卫杨广进入雁门城,另一部分护卫杨广次子杨暕进入崞县城,同时派出使者向长安求救。

    八月十三上午,突厥大军将雁门城团团围住,将宇文化鸭的首级抛入城里,恫吓杨广,劝他投降。

    杨广抱着宇文化鸭的首级,嚎啕大哭,心中十分后悔。为了在大草原吃顿原汁原味的烤全羊,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宇文化鸡、宇文化肥等人劝杨广节哀,此时不是哭的时候。

    在众将劝说下,炀帝终于鼓起勇气,亲自巡视守城部队,承诺雁门城之围解除后,给予每个军士重赏,并保证以后不再对高句丽用兵。

    听到杨广的公开承诺,士兵们高声叫好。顿时,隋军士气大增。

    但是,此时的形势还是非常危急。这一次,始毕可汗可是举全国之力全压上了。

    仅仅在两天之内,雁门郡三十九座城池全部被攻破,仅仅杨广进驻的雁门城,和杨暕进驻的崞县城没有被攻破。

    关键是此时全国各地的隋军还不知道,杨广已经被人包饺子了,还以为陛下在草原上吃烧烤呢。

    而且,每支隋军都在和起义军交战中,调兵去西北救杨广,路途遥远,短时间内根本到达不了。

    八月廿六,这一天我正在陪父亲闲聊。老仆周铭进来通报。

    “宗主,李世民、李元吉求见。”

    “哦,快请他们进来。”一会,李世民、李元吉走了进来。

    行礼后,李世民开口说道:“师父,我刚刚收到我父亲的亲笔手书,说是陛下被突厥大军围困在雁门,诏令天下兵马救驾。

    我父亲他正在和魏刀儿手下大将甄翟儿交战,一时抽不开身,让我和元吉领一支部队,前去救援雁门。特前来和师父告辞。”

    “既是如此,那就速速启程吧。一路小心,染儿,替为父送世民、元吉一程。”

    我们三人应了一声,便走了出去。他们两人的行李早就打包好了,背在身上。

    我把李世民、李元吉送到山庄门口。只见门口有一队骑兵,正是来接他们的。

    “二郎、元吉,到了雁门可要小心,千万别莽撞。我还想和你们两个,好好喝一杯呢。”

    在我心中,杨广这烂人根本就不值得去救。但李家毕竟是杨广的臣子,君主有难,不得不救。

    我是在婉转提醒李世民两人,可别为了杨广,在战场上丢了自己性命。

    “放心吧师姐,世民心中有数。”他们两人转身上马,挥手向我告别,很快就消失在山道尽头。

    我刚回到山庄中,就看见岳苍龙从侧门的方向,踉踉跄跄奔来。

    我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只见他衣裳破破烂烂,身上到处都是泥巴和血污。

    “师弟,你这是怎么啦?”

    “师姐,我,我……”岳苍龙一见到我,又气又急,咬牙切齿的,看上去十分气愤。

    “你别急,坐下慢慢说。”我拉着他,坐在一个角落。

    “我受大师兄之命,负责买粮、屯粮。谁知,今天在阴沟里翻了船,被一群蒙面人劫走了。”

    “啊,还有这种事。”

    “没错,对方人多势众,我实在打不过,只好逃跑。但又不甘心,便尾随他们一段时间,直到他们进了晋阳城。”

    “对方是哪路人马,你可清楚?”

    “他们都蒙着脸,但我怀疑其中一人是楚相王。”

    “过街老鼠楚相王?”

    “没错,师姐是否还记得,去年比武大会的时候,楚相王的武器十分独特,手里拿着一对钢爪。”

    我点点头,有点印象,武林当中很少有人拿钢爪当武器。

    “今天这些蒙面人当中,就有一人手持一对钢爪。”

    “师弟,我陪你去见师父吧,当面向他禀报此事。”

    “千万别,师姐,你要真心想帮我,就陪我去晋阳,调查这批劫粮的土匪。可别告诉师父,我不想在师父面前丢这个脸。”

    “看你说的这话,我必须得帮你。我再找几个帮手。”

    “那这事你也别和他们说,我宁愿自己掏腰包填这个窟窿,也不想别人知道这件丑事。”

    “放心好了,我就说是帮别人的忙,行了吧。你先去换件衣服。”

    可惜,张仲坚、任风雨他们有事不在山庄里。思来想去只有公孙七郎、梅超疯两个帮手可以叫。

    于是,我以去晋阳游玩的为理由,向父亲通报一声,便和他们前去晋阳,打探劫匪的来历。

    当天傍晚,我们四人来到了太原区办事处——尘归尘棺材铺前。咦,怎么关门了。倒闭了?

    梅超疯上去敲门。过了一会,门开了。出来那人一眼就认出了我。

    “大小姐,你怎么来了。我是陈羊,还记得吗。上次你还赏过我钱呢。”哦,好像有点印象。

    “陈羊,李汉遥总管呢?”

    “他在后头,我这就带你去见他。”

    我们跟着陈羊,走进后院的内堂。只见李汉遥十几人身穿夜行衣,正在打包东西,看样子是准备外出。

    “咦,大小姐,你们怎么来了。”

    “呵,有点事情,便过来找你。才这个点,怎么店铺就关门了,万一人家要急着买棺材,岂不是扑个空。”我半开玩笑地说道。

    “大小姐,你有所不知,我们刚发现了两个大墓,正准备今晚去开挖,便提前打烊。这死人钱可比活人钱好赚。”

    哦,原来他们今晚是要去盗墓。那钱确实好赚,比抢劫还快。

    “李总管,挖墓的事,你让他们去就行了。你留下来,我有事情和你商量。”

    “好的,大小姐。”

    等李汉遥安排完他的事情后,我便将咸鱼宗的运粮队遭人打劫的事情说了一遍。

    只是不提岳苍龙的名字,省得他那弱小的自尊心受损。

    “我在晋阳已经营多年,人脉很广。大小姐,今天天色已晚,我先安排你们住下,等有了消息再回报你。”

    “那就劳烦李总管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李汉遥将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诉我们。

    “昨天,确实有两批粮食运入城中,而运粮出城的没有,说明我们被劫的粮食确实在这晋阳城中,只是不知道卖给谁了。”

    岳苍龙说道:“李总管,我们的粮食袋上画了一个鱼形的符号。你看能不能以买粮的名义,看看这些粮食卖哪家粮仓了。”

    “有记号的话,确实好找一些。但晋阳城中的粮仓分为好几种,查起来很麻烦。”

    “哦,愿闻其详。”

    接下来,李汉遥向我们介绍起,这晋阳城中大小粮仓的区别。

    城中粮仓共分为四种。第一种叫做正仓,是专门储存当作税收上缴的粮食。

    这正仓除了一部分上缴国库,剩下的用来发放地方官员的俸禄和其他开支。

    第二种叫做常平仓,是用来抑制谷价的。

    每逢粮食大丰收时,朝廷出资,以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避免谷贱伤农。

    反之,当粮食欠收时,朝廷就打开常平仓,将里面的粮食,以略低出市场价的价格,卖回给农民,以打击囤积居奇的粮商。

    第三种叫做义仓,本来是朝廷号召大家,在秋收之时,捐献粮食存入,待到荒年时,放粮赈灾,平时由官府管理。

    可是慢慢的,这义仓就变味了。真正到了荒年时,各郡县急报朝廷开仓赈灾,往往是不批准。这义仓反而成了朝廷的储备粮仓。

    第四种便是粮商和富人私建的粮仓了。

    “这么说来,除了粮商的仓库,其他仓库怕是进不得查看了?”

    “没错,这官府控制下的正仓、常平仓、义仓,一般人是无法进入的。

    不过,城中几大粮商如果愿意帮忙,他们倒是可以进去一看究竟。”

    “为什么?”

    “因为粮食不能存太久。每一年,官府就会将一部分陈粮让利卖给粮商,又从粮商手中收回同等的新粮,以保证仓中粮食始终不变质,能够食用。”

    “那李总管认识城中粮商吗?”

    “这城中粮商大的有五家,我就和其中一家万盛米行的老板比较熟,其他的粮商我也不认识。”

    “那我明白了。万盛米行这边就劳烦李总管了。我们去找其他粮商。”

    说完,我们向李汉遥问了其他粮商的大致位置,便出门去。

    这晋阳城实在太大了。民间传闻,此处有王气,不知是真是假。

    正在这时,街上一个熟悉又久违的身影映入我眼中。

    “无忌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