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二拴的一九七八 !
李之重每天早上在预备铃响起时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点名。
这是郭老师安排的,搞的李之重很不爽,本来自己是来混日子的,你安排这些干嘛呀!
不过原来没注意,小学生的姓名也特别有意思。
李之重大概看了一下,班里面四十八个学生。
姓王的最多,六个,姓张的第二,四个,其他姓都是两个一个的。
名字一般是按照大人的喜好来取的。
只有一家姓董的应该是按照家谱排序起的。
大名董永清,董家族谱排序:第38世阁,第39世永,第40世存。
不过最后一个字家人还是有冠名权的。
班里面叫“海军”的就有四个,姓张的一个;
姓王的三个,同姓不同族,两个长子,一个行二。
为了区分,大家管年龄较大的那个长子叫“大王海军”,小的长子叫“小王海军”,行二的叫“王二海军”。
叫“建国”的是十月一号出生的,“建军”是八一出生的。
村里还有两个叫“解放”的,是四九年坠地的。
还有“红军、卫国、革命和援朝”等,这些名字和时代政局有关。
再说“建平”家,大姐叫金莲,你以为二姐三姐叫“水莲”或“玉莲”等,错了。
二姐叫“拉弟”,三姐叫“引弟”,四姐叫“盼弟”,五姐叫“招弟”。
厉害吧,望眼欲穿来了个“铁疙瘩”。
建平小名,这一家名字中心思想就一个“儿子”。
村里的名字更有意思。
有叫“挨正”和“钢门”,谐音“癌症”和“肛门”的,听听就有意思。
“恨不动”、“狗不吃”、“铁疙瘩”、“牛蛋”、“铁狗”、“驴娃子”和“青骡”。
这些取贱名为了好养活。
女孩叫“白白”“粉粉”“黑黑”,指出生时肤色,也有父母爱称之意。
再有像李之重家的“拉住”“拴住”“栓栓”,这都是子嗣不继容易凋零而起的。
还有叫“震”的都是长子,源于《易经》。
在八卦中震卦位于正东方,五行属木,代表家中的长子。
如果一间房子的东方破损,家中的长子肯定多灾多难。
叫“牛牛”的属牛,“虎虎”的属虎,“龙龙”的属龙。
属鸡的没听见叫“鸡鸡”的,可能是谐音惹的祸。
属狗的老大叫“金狗”,老二就叫“二狗”。
你以为没人叫猪的那就错了,历史上有两头猪很有名。
汉武帝刘彻小名“彘”,猪的意思。
另外一头是努尔哈赤,叫野猪皮。
古代,姓代表的是出身。
历史上顶级的的门阀士族有: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吴越钱氏。
如果你出生在这些家庭,锦衣玉食首先有了保障,而且有了读书的权力。
古代书籍都称之为藏书,都是手抄本,不是你想看就能看到的。
孔子到四十多岁时才在鬼谷子那里见到了《易经》的全本,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有书还得有人教,文化的垄断造就了门阀士族和皇帝共治国家。
因为识字的不是他们的家人,就是他们的弟子。
就像刘备,一直自称中山靖王之后,强调的就是出生,要不没有人追随。
这个出生得到了曹操、袁绍、孔融、刘表和刘璋及蜀中氏族的认可。
这就是姓的作用,代表的是一个群体,要不早死了。
到了魏晋,曹丕采纳尚书令陈群的意见,实施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把天下人才分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评判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
这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就是家世,是可见可查的,道德和才能仁者见仁。
最搞笑的就是陈群,家族评了个下上。
名字其实是两个意思,名意味着出生,字意味着成人。
在古代字是尊称,士族人家子弟才有的,平民百姓有个名就不错了。
比如历史上两个平民皇帝,刘邦和朱元璋。
刘邦这个名字是起兵后起的,原名刘季,伯仲叔季,说白了就叫刘老四。
父母名更有意思,《史记》记载,“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就是刘大爷刘大娘的意思,连个正经名都没有。
朱元璋一家人的名都和数字有关。
朱元璋又叫朱重八,生于八月初八,现在看日子也不错。
璋是一种很锋利的玉器,“朱元璋”的谐音是“诛元璋”,这个字也是后起的。
高祖名朱百六,有说出生那年水稻亩产一百六,故曰百六。
朱重八曾祖名朱四九,这是朱四九他爷爷四十九岁时他出生了,就叫了个四九。
朱重八祖父名朱初一,和出生日期有关。
他的父亲叫朱五四,也是朱五四的爷爷五十四岁时出生的。
刘邦和朱元璋这样的平民皇帝,崛起路线基本差不多。
首先有人铺路,刘邦的铺路者就是秦朝自身,灭六国其实就是大量消灭士族。
朱元璋的铺路者是蒙古人,文明和士族被其一扫而光。
这个前提给刘朱上位减少了政治阻碍。
第二协助者,刘邦的协助者是项羽。
他才是背负社会变革的重要支撑者。
很多来自士族和社会的阻力都是他这个士族继承者打破的,其次才是陈胜吴广。
朱元璋有代表新兴地主盐商代表的张士诚和造反派陈友谅等这样的黄金搭档。
第三人格魅力、个人能力及时势造英雄,这里就不细说了。
平民皇帝也有烦恼,立祖是个大事,就是祖先是谁,在一姓中寻求最合适的人认祖。
刘邦家没有王侯背景,芒砀山流窜时,自称“醉斩白蛇”。
按照这段故事,刘家的祖宗应该是赤帝。
这和司马迁《史记》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意思就是刘大娘睡觉时候和神仙野合,为刘邦君权神授打基础。
如果刘大爷地下有知,会不会从坟墓跳出来日他司马家的祖先。
历史记录刘大爷确实不喜欢这个皇帝小儿子。
朱元璋家是八代贫农,当了皇帝后,粉饰祖宗彰显来历不凡是必须的。
没把他母亲送给神魔意淫一番也算大孝了。
萧何和刘伯温绞尽脑汁,检索历史,从上古到他们那段时间,姓朱的就出了一个朱熹。
由于相距年代太近,二百多年,故事不好编,不过最后也遮遮掩掩地续上了。
李唐立国后,尊李耳为其祖。
一个勉强挂靠陇西李氏之后,突然成了道家之祖的后裔,可谓滑天下之大稽。
李渊和杨广其实是亲两姨。
由于其得位不正,得位后大肆污蔑杨广,可谓脏水淋漓。
李渊还好,到天策大将军这里更是变本加厉。
一个囚父弑兄引胡入关之人说的话可信度值得商榷。
通过贬低别人来彰显其雄才大略英明不凡。
事实上杨广父子的贡献比李唐王朝三百余年的贡献都大。
拓疆土、开凿疏浚运河和开科举等,每一个决策都对中国的历史有深远的影响。
“张王李赵满地刘(流)”。
王莽断汉后,大肆捕杀刘姓族人,大家纷纷改姓避祸。
刘秀回归立东汉,新朝需要大量的官员。
尤其是刘姓族人得到了善待,许多改姓的又忙不及的改了回来。
一些看出利益的宵小,抛宗弃祖趋之若鹜,使得刘姓族人数量一时间大涨。
甚至五胡乱华时胡人也以刘姓为荣。
八九十年代,土默川上,最尊贵的姓是“云”。
据说是黄金家族后裔,问:“姓甚了?”满脸傲娇地答:“往天上看。”
那个年代蒙古族有点特权阶级的味道。
连小混混打架都大放厥词:“爷个草字头怕个你。”“蒙”是草字头。
当然高考照顾十分也是必须的。
按照一个蒙古族同学的说法,十分,可以打死(分数领先的意思)一操场人了。
关于加分也有个笑话。话说一个考小中专的学生,填报考试信息时写了个蒙古族。
最开始管理户籍是公社民政负责,管的比较松。
只要学生考上且没人挤揪,你想咋填就咋填,直接放行,农村孩子不容易。
到九零年,户籍移交到了派出所,事情有些复杂了。
正好这个学生考上了,迁户口出了意外,户口民族和填报的不符。
“考上不容易,只要有个合适理由,可以给你办理。”民警问。
“我奶奶那会儿让蒙古人养活的来。”学生答,民警大笑盖章放行。
养活别人老婆的不单是蒙古族,汉人也有。
厉害的是居然还生了孩子,最厉害的生的孩子和拓胚似的长的一模一样,还有真的是隔壁。
一日冬日午时,小学生们放学路过百岁台,其实就是村中央合作社前面的一块儿水泥台。
百岁台背风向阳,上了年纪的老汉喜欢在冬日里坐在那里闲聊,也称等死台。
一帮老汉闲极无聊,其中一人想起来给孩子相面。
这是谁的孩子,那是谁的孙子,一一道来。
忽然两个老汉就一个孩子的归属产生了极大地分歧,激烈争执,互不相让。
忽然另一老汉从后面跳起,轮拳打向争执的其中一人,原来是那个被争执孩子的爷爷。
老汉实在不堪忍受被拓胚还要在人前大肆宣扬,终于出手了。
相面很危险,行动需谨慎。农村把这种养活也叫“串门子”。
口肯板升有个村长由于“串门子”地方较多,加之个人爱吃莜面,就把这种行为改成了“吃莜面”。
他去谁家“串门子”,就说去谁家吃莜面,活生生糟蹋了一道好饭食。
最搞笑的就是后世的理发的,忽如一夜起新名。
明明是前几天的那个三娃子,现在叫“拖泥”老师。
让年近五旬的李之重理个发都有了选择困难症,不知道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