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中国脊梁 > 36、生产队里的把式

36、生产队里的把式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中国脊梁 !

    36、

    生产队里的把式

    在生产队里,有一些上岁数的人,是大家公认的把式。这些把式打场、犁地、播种都是好手,在社员眼里属于“专业人士”,是颇受尊重的。

    就说犁地吧。在我们那里,播种的都是冬小麦,每年秋收之后,小麦就播种了,要捱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到次年夏天才收获。小麦的整个生长期有八个月,所以面粉很筋道。

    秋种之后,除了播种的冬小麦,田野里也就剩下了大片的棉花柴。再等棉花柴拔光后,裸露的大地上也就剩下这些棉花地了。棉花地每年只能播种一次,种了棉花的地就不能再种其他东西,要闲一个冬天,等来年春天再来播种棉花。

    冬天闲置的土地,要在上冻前翻起来,称为“晒垡子”。意思是将土翻起来晒着,将土里的虫卵晒冻而死,土壤也能休养一个冬天。

    犁筏子地的人,也是生产队的把式。到牲口棚里挑两头健壮点的牛,在牲口棚前面就套起来,后面拉着一个“驼车”。

    驼车是一种很落后、很古怪的北方农具,有点像是在冰上用的雪橇车。如果一口大箱子拆去了周围的板子,就剩下一个空架子,就类似驼车了。但驼车的木料很坚固,可以用几十年。驼车是拖在地上走的,下面的两根横木是弯曲的,有点往上翘,这样着地点就小了很多,牛拖着走也轻松了不少。

    套上牲口,驼车上放上农村犁地时常用的、笨重的“步犁”,把式挥下鞭子,两头牛拉着驼子,就在地面上滑行着出发了。因为常年在地上摩擦,所以驼车着地的一面已经磨得很光滑。但是,驼车在坎坷蜿蜒的土路上滑过,还会留下两道深深浅浅的印痕。

    秋尽冬初的残阳里,无垠的田野中,驼车慢慢滑到地里。在地头上,把式摘下驼车,将步犁挂在牛套后面的套杆上,照例先坐在地头抽袋旱烟,才一甩鞭子,吆喝着两头牛犁田。

    犁地从哪里开始下犁,是很有讲究的。

    一片田里,如果中间有点低洼,那么就从低洼处开墒(开犁)。这种犁法,称为“扶着犁”,犁完之后,原来稍微有点凹的地方就不再低洼了。而如果一块地的两边有点低洼,就要从两边开墒,称为“绞着犁”。生产队的把式,在犁地时用不同的开墒办法,就已经在调整着土地的平整程度了。

    算不算好把式,老队长基本在开墒的时候,就能一眼看出来。把式开出来的墒,不管几百米的地头,墒沟都是笔直的,墒沟深浅一致。这些把式们,是用在生产队里多年的功夫,才熬练就了这一手绝活。而半吊子开出来的墒,不但弯弯曲曲,而且墒沟深浅不一。

    冬初的暖阳中,当一片片的硬土块被翻起来,两头牛在冷冽的寒风中已经汗流浃背了。

    一般的地犁起来后,都要经过耙、耢两道工序,将土地弄得很平整,还能起到保墒的作用。但垡子地只是犁起来就行了,任由翻起来的土晒着,所以把式们的活路算是很轻松的。

    夕阳西下,把式一摇鞭子,两头精疲力尽的老牛,拖着驼车一溜小跑着回来,只留下一幅剪影印在上一个千年初冬的寒风里。

    这些老牛们聪明得很,出工的时候哪怕吃得肚子滚圆,也是磨磨蹭蹭得不肯走快;但要回来时就开始恋家了,哪怕汗流浃背,也几乎都是小跑着回来。有些跟不上走的把式,索性就坐在驼车上,被牛一溜小跑着拉回来。

    翻过年来,到了棉花播种的季节,就要将晒了一个冬天的垡子地灌溉一遍。等上一周时间,再来将垡子地犁一遍。这次犁地之后,就要经过耙、耢,将土地弄得平整如镜,地表上连个枣大的坷垃都没有。而这些细作活,也基本上只有把式才能做得来。

    犁地的时候,有很多趣事在里面。

    参与犁地的两头牛,要一头走在地面上,一头走在犁起的墒沟里。所以走墒沟的这头牛就走得很累,有时还要踩着刚翻起来的松软的土走,比较吃亏。一般是比较健壮的牛走在墒沟里,两头牛才能走得持平。

    牛虽不语,但牛也有牛的反抗。

    踩着墒沟走的那头牛,也知道自己吃亏了,往往会在犁地的时候用角弯过去顶另外一头牛。另外一头牛知道自己占便宜了,往往会躲着那头牛,让着它一点。但要是两头半斤八两的牛遇在一起,就会中途干架。把式们一般会在这时候将两头牛调换一下位置,这样就比较均衡,两头牛都“不再埋怨”了。

    有的时候,也会遇到很怪的牛,不愿意其他牛和自己“搭具”,老是去撞旁边的牛。对付这样的怪牛,把式一般是先卸下来其他牛歇着,就让这头怪牛自己犁地。

    说来也怪,这样的怪牛有时还愿意自己犁田。独自拉着沉重的步犁,磨得油亮的牛梭子深深陷入肉中,脖子抻得长长的,勾着头大步往前走。有时到耙地的时候,也是不愿意和其他牛“搭具”。这样的牛,被把式们称为“能独犁独耙”,是上好的牲口。所以说,“怪牲口能出好活路”,就是这样来的。

    但很多时候,犁上半晌地,怪牛也累得口吐白沫,不再拒绝和其他牛“搭具”。到了这个份上,也就好使唤了。

    犁地不轻松,耙地更是一项人和牲口都很累的活。

    犁完地后,一般要让牲口好好地倒磨一阵,等牛休息够了,才吆喝起来,将步犁换成人字耙。这次,两头牛都要走在松软的地里,人字耙的铁耙齿深深陷入土中,梳理、打碎着地里的土块,而且人还要站在人字耙上,两腿的重心不时移动着,将耙雍起的土分到两边去。

    耙地的中间,有时候两头牛都拉不动了,还要再增加一头牛。三头牛挤在一起干活,全凭后面的“套杆”来调整每头牛的用力程度。

    农村的“套杆”上,有着很多讲究。

    两头差不多的牛在一起干活时,把式会将牛套后面的钩子挂在套杆的中间,这样两头牛使的力气是一样的,称为“拉平杆”。要是一头牛有点弱,把式就会将套钩挂在套杆中间偏一点的钩子上,这样一头牛会使一多半的力气,而另外一头牛则用力较少,称为“拉半杆”。而三头牛挤在一起的时候,则是最有力的牛“拉半杆”,另外两头牛合起来多出点力。

    这个道理,是我若干年后才明白的。很是佩服农村的把式们:咋就将杠杆原理琢磨得那么科学、极致!

    很多时候,庄稼地里的把式们,除了挥开有一丈五尺长的鞭子外,更多的是利用套杆上的杠杆原理,将这些牲口们摆弄得服服帖帖。当然,把式们对生产队所有牛的力气和脾气也摸得很透了,有的是办法收拾这些经常会捣蛋的家伙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