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玲珑阁 !
玲珑阁祝由术李今庸《读古医书研究·略论‘巫’的起源和《黄帝内经》中的巫祝治病》:“巫之为人治疗疾病,由来已久,《太平御览·方术部二·医一》引《世本》说:‘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吕氏春秋·审分览·勿躬》说:‘巫彭作医’,《韩诗外传》卷十第九说:‘吾闻上古有茅父。矛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吕氏春秋·先识览·知接》载齐桓公说:‘常之巫审于生死,能去苛病’。是医在战国以前,被操之于巫觋之手,医、巫不分,巫就是医,医就是巫,故‘医’字从‘巫’而作‘毉’者,又恒以‘巫医’为称。……是巫本掌握有医药知识,并常采药以用,特以舞姿降神的形态祈福消灾,为人治病。……巫祝治病,在古代,并不完全是消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楚国风俗志·巫觋篇·巫觋的医疗活动》说:‘以巫术为手段治疗,并非没有积极作用和效果。问明病由后,巫师向鬼神祝祷,并对病人施以催眠、暗示和激发等手段,使病人相信自己的病是由于特定的鬼神作祟,在巫师象征性地祈求某神的原谅或驱使某鬼遁逃的过程中,病人内在的防御机能便被充分的诱发出来,这也就是《素问》所谓移精变气,与此同时,因生病而产生的忧郁、恐惧心理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排解。对于心理障碍性疾病和一些小病症,巫术疗法往往比较灵验,但对于大疾病和沉疴,巫术疗法则难以见效。’”
春秋战国时期则巫、医有别,有“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及“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的教导。
《说文·酉部》:“医者,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段注:“此出《世本》,巫彭始作治病工。”
巫彭乃古代传说中的神医名。
《山海经·海内西经·开明东有诸巫疗窫窳》:“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注:“皆神医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十巫》:“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
《吕氏春秋·卷十七·审分览·勿躬》:“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十二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
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古今医统》:“巫彭初作周医官,谓人惟五谷五药养其病,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脏之动,遂用五毒攻之,以药疗之。”
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巫彭,《路史》:‘黄帝命巫彭、桐君处方盄饵,湔浣刺治,而人得以尽年。’《逸周史》:‘巫彭初作医周官,曰:五谷五药养其病,五气五声五色视其生,观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五脏之动,遂有五毒,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气,养之以五味,节之以祛百病。’”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巫彭,上古时代巫医。相传为黄帝之臣。”
明·虞抟《医学正传·医学或问》:“或问:古者医家有禁咒一科,今何不用?曰:禁咒科者,即《素问》祝由科也。立教于龙树居士,为移精变气之术耳。可治小病,或男女入神庙惊惑成病,或山林溪谷冲斥恶气,其证如醉如痴,此为邪鬼所附,一切心神惶惑之证,可以借咒语以解惑安神而已。古有龙树咒法之书行于世,今流而为师巫、为降童、为师婆,而为扇惑人民、哄吓取财之术。噫!邪术惟邪人用之,知理者勿用也。”
“祝由”一词,见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云:“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对“祝由”的解释,古今医家所释不一。
杨上善《太素·知祝由》:“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
王冰注:“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宋·林亿等《新校正》云:“按全元起云:‘祝由南方神’。”
张介宾《类经·论治类》:“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
马莳《素问注证发微》云:“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
高士宗《素问直解》云:“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
张志聪《素问集注》云:“对神之辞曰祝,‘由’,从也。言通祝于神明,病从而可愈已。”
日人·丹波元简《灵枢识·卷五》:“吴鞠通曰……祝,告也。由,病之所从出也。……祝由,详告以病之所有来,使病人知之,而不敢再犯。又必细体变风变雅,曲察劳人思妇之隐情,婉言以开导之,庄严以振惊之,危言以悚惧之,必使之心悦诚服,尔后可以奏效入神。”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祝由科论》:“祝由之法亦不过因其病情之所由,而宣意导气,以释疑而解惑……此亦必病之轻者,或有感应之理……近所传符咒之术,间有小效。”
张登本、武长春《内经词典》:“祝由,用符咒和语言祈祷除疾驱病的方法。”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祝由:古代通过祝祷治病的一种方法,后世称用符咒禳病的为祝由科……所谓祝由,表面上看来完全是迷信形式,而实际上却是含有一定科学道理的最原始的精神疗法。”
盖建民《道教医学》:“祝由治病带有心理疗法的医学底蕴,即通过祝说病由来‘移精变气’。‘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其中包含有心理治疗的机制,即‘移易精神,变化藏心,导引营卫,归之平调而已’。”又云:“道教医家在为人治病时,其‘祝说病由,不劳针石’的心理医疗的手段及其实际医疗作用通常被淹没在道教祁神上章、斋醮祈禳、画符念咒的宗教活动气围之中,不易为世人所觉察。”
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祝由:古代的巫师不用药方,而用符咒治病的方法。《灵枢·贼风》:‘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通过符咒祝祷,改变精神状态,所以会有治疗作用。巫医盛于商代,为‘大祝’、‘大卜’、‘司巫’等神职官员中,有以宗教活动形式占卜祝由、医治疾病。但他们也汇集民间医药知识及治疗经验,故而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医巫混杂时期。……春秋时期,巫医衰败,进入中华医道的变革和创新阶段。”
综上所述,对“祝由”的解释,其义有⑴祝也。如杨上善。⑵祝说病由。如王冰。其中又有①向神祝说病由。如全元起、《新校正》、高士宗、张志聪等;②向病人祝说病由。如吴鞠通、丹波元简、徐大椿、盖建民等。⑶符咒之法。如张介宾、马莳、《内经词典》等。那么,哪种说法合理呢?
按:“祝由”一词,其中“祝”之音义有二:⑴读“zhu注”音,义指男巫用言语向神祈祷求福的祝祷词,巫祝之属也。如①《说文·示部》:“祝,祭主赞词者。”王逸注:男巫曰祝。郑玄注:祝,接神者也。②《玉篇·示部》:“祝,祭词也。”③《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读册告神谓之祝。⑵读“zhou咒”音,义同咒,诅咒、禁咒、符咒也,道教医学之巫术耳。如①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祝,《说文》作詶。詶,诅也。今皆作咒。”②《类经·论治类》:“祝,咒同……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而“由”之义又为何呢?
“由”之本字当为“礻由”、“礻留”,“祝由”当为“祝礻由”。《说文·示部》:“礻留,祝礻留也。”段玉裁注:“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礻留,古文作礻由,《玉篇·示部》:“礻由,古文礻留。”由者,即“礻由”之省“示部”而为“由”也,乃古文一种用字现象矣。可见“祝由”即“祝礻留”,向神祈祷、求福之义。祝,应读“zhu注”音,非读“zhou咒”音。
《素问·移精变气论》:“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可移精祝由而已。”道教医家王冰注云:“移,谓移易;变,谓变改。皆使邪不伤正,精神复强而内守也。《生气通天论》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上古天真论》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根据经旨及王冰注,祝由者,乃道教学派的养生方术。道家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也。道家的思想主要倡导“虚静无为”,即“恬淡虚无”。如此则精神内守,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无病。“移精变气”者,即转移精气、变换精神、转移精神、转变意念之义。“移精祝由”者,即通过转变意念、专意注念,向神祈祷、求福愈病之一种原始的精神、心理疗法。此正上古时期“祝由”原始之本义,亦即道教医学养生方术中之吐纳服气、导引之法。
盖建民《道教医学》云:“吐纳服气是道门最常用的治病方法。吐纳即吐故纳新,是一种呼吸锻炼。其功法以吸入外气为主,故称服气、食气;并且当气吸入体内后,往往要闭息,并以意念引导气在体内运行,故又称行气……行气治病的关键一点是‘以意领气’,即专意注念人体某一部位,使行气到达意念所之,或病痛之所,从而攻治所患……行气治病要存想病灶,发挥意念能动作用,调动真气攻之。”此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之“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者也。传,当为“专”。传精神,当为“专精神”,即精神专一、专意注念。服天气,即服气、食气。
由此可见《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祝由”疗法实际上本是上古时期一种“移精变气”的自我吐纳服气、导引疗法,或并通过向神祈祷祝愿的方式来达到愈病目的,即巫祝之属。
又按:《灵枢·贼风》:“黄帝曰……猝然而病者,其故何也?惟有因鬼神之事乎?……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歧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此治法即道教医学之巫术—祝由术而已。因“巫”已知疾病发病之病因,而且尚知治愈百病之法术,故可假借“符咒禁禳”之法术而愈病。此巫祝之法,不同于《素问·移精变气论》之“移精祝由”。而实则发展为后世之“祝由科”、“禁咒科”等,元明时期之“太医院”则设有此等官方科目,至张介宾和马莳时代,已失传。如张介宾:“按:国朝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小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疾,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祝者,巫祝之属,即祝由也……祝,咒同……祝由者,即符咒禁禳之法,用符咒以治病。”张介宾所云“巫祝之属”不同于笔者所论上述之义。马莳云:“按摩,以消息导引之法,除人八疾;祝由,以祝禁祓除邪魅之为疠者。二科今无传。”
巫术即做法。“就巫术的方法而言,有祈求式、比拟式、接触式、诅咒式、灵符式、禁忌式和占卜式。”诅咒式,即用诅咒、谩骂、鞭挞、驱赶等手段,驱除邪恶鬼神,治愈疾病。此乃后世道教医学使用符咒治病的一种方法。何谓道教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道教为追求长生成仙,继承和汲取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成果,在内修外养过程中,积累的医药学知识和技术。它包括服食、外丹、内丹、导引以及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与中国的传统医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医学和药物学的精华,为中国医药学的组成部分。”简言之,道教医学是包括带有巫医色彩的仙丹灵药和符咒等的医学,而道教医学为人治病的方法,其中就包括巫术医学。此法虽未登大雅之堂,高校教材亦不载录,但民间确有此法实行,而且间或有效。何也?主要是道教符咒治病术中暗含有很深的医药学底蕴。符咒,是道教符箓和咒语的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