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大时代的中华梦 > 第685章 应届大学生

第685章 应届大学生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大时代的中华梦 !

    1917年十二月底,华夏不仅对俄战争即将取得胜利,国内的教育也终于收获到了丰硕的果实。

    自从华夏建国之后,九年义务教育开始施行,虽然不断有官派留学生和国内培养的少量大学生肄业,但终究不是大规模培养的高等教育人才。

    华夏一直以来在高端教育人才上和基督世界都有着极大的差距,而且这个差距不是一朝一夕不是十年二十年可以追赶上的。

    之前韦珣面对一次又一次刺杀都隐忍的原因也是如此,如果和基督世界或者日本陷入暗杀的死循环中,双方互相报复是华夏无法承担的后果。

    军方人士或许安全,但内政人士却将会损失惨重,尤其是留学国外的不少人才更会成为报复刺杀的牺牲品。

    那些底蕴深厚的列强可以损失成百上千的人才,因为他们随时有差不多的人来替代,而华夏损失十个八个都将会心疼不已。

    哪怕是什么丘吉尔、威尔逊之类的元首级人物,哪怕是福煦、戴高乐、霞飞这样的军事人才,他们随时都可以找到合格的人替代。

    也就是小胡子这样的人难以取代,但也并不是非他不可。

    如今华夏的第一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才肄业,即将走入工作岗位,给华夏带来的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尤其是这些人才都学习的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电气、冶金、工程、机械、经济、医学等极为实际的专业,可以说华夏的科研实力将会全面的提升。

    早在今年开始,不论是国营还是私营亦或者军工企业,都开始抛出橄榄枝,为其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

    一些天赋、学识都极为优等的学生甚至还未毕业,就已经成为争抢的目标。

    华夏东南大学,一个穿着极为郑重的肄业大学生带着金属边框的眼镜,他对面一个极有威严的干部笑呵呵的递过一封邀请函。

    “茅以升同学,这是华夏交通部对你的邀请。”

    茅以升是华夏东南大学应届生成绩最好、天赋最佳的土木工程毕业生,对于桥梁建造更是可以称得上天赋绝伦。

    现在华夏正在修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就有其参与主要设计,同时还在两年前到德国进行留学深造。

    茅以升激动的打开信封,然后快速的看完,这才敬礼说道:“感谢詹天佑部长和交通部的前辈厚爱,晚辈一定不辱使命!”

    “哈哈,客套话就不要说了,国家正在进行第四个五年计划中的基建项目,你所学的土木工程和桥梁建造正是绝佳的用武之地。”

    中年男人拍拍他的肩头,又是勉励一番。

    这个小年轻可是交通部长詹天佑都极为看重的后生,未来的前途可以说是一片光明,连那些留德的大学生都少有交通部的邀请。

    交通部作为接下来几年任务最为繁重的部门,需要的人才不光是土木工程,还有机械设计。

    为了更好的进行基建计划,交通部组建了工程机械研发部,主要研发的就是铲车、压路机、混凝土搅拌车、隧道掘进机等工程设备。

    同时还有地理地质专业肄业的人才也有极大的需求。

    而作为土木工程系毕业的茅以升,对于加入交通部一展所长也是期待已久。

    茅以升10岁那年,过端午节,家乡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而他因为肚子疼所以没有去。桥上由于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不少人。

    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压在茅以升心里。他暗下决心:长大了一定要造出最结实的桥。从此,只要看到桥,不管它是石桥还是木桥,他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

    上学读书后,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时间长了,足足积攒了厚厚的几本……

    也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和理想,在进入大学之后,短短两年就学习完华夏的桥梁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被导师看重选送到德国深造。

    他在去年归国之后就被派到交通部华中地区实习,因为当时正在计划兴建武汉长江大桥,他多次提议受到了重视,并且随后成为了主要设计者之一。

    如果说茅以升是年少成名的典范,那么此时的李仲揆(四光)也是如此。

    贫寒家庭出生的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一直到了十二岁,他父亲在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的私塾被并到张家湾村小学,他也依靠父亲传授的知识考上了回龙镇中学。

    之后家庭条件改善的父亲觉得回龙镇教育条件不好,正逢华夏施行义务教育,打算大力培养天赋异禀的学生,他有了重新报考中学的资格。

    在回龙镇中接触地理课程的他对地理极感兴趣,又考上了武昌第三中学成为初一学生。之后又在第三中学完成了高中的学业,考上了华中大学。

    等到1917年的时候,他已经取得了德国地质学的博士学位,并且参与了华夏的地质学教学课程的书籍编撰工作。

    他们这一届应届毕业生年纪大小不一,大的如他已经28岁,更大的32岁都有,小的只有二十一二岁。

    现在摆在李仲揆面前的有好几份邀请函,有皇室在海外的石油公司发送的邀请,有交通部发来的邀请,也有国土资源局发来的邀请。

    可以说他如今成为了香饽饽,被争抢的感觉真的让他自豪,同时也难以抉择。

    这一幕幕发生在华夏各个大学中。

    当然,这也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学生还是需要笔试、面试、实习,之后才能转正。

    但这足以让华夏教育部大大的提气了一把,比起之前需要不断的选送人才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知识,以此获得师资力量,现在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完成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

    这些学生投入岗位产生成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可收获的喜悦却是无以复加的。

    甚至韦珣派遣侍从室的十几个侍从到全国各地检验教育成果之后,还亲自发电给教育部,勉励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