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清末 !
作者新人,求支持,求推荐收藏,精彩部分就在后面!!!
车间机器的安装几近完工的时候,徐卫便开始大力发展宁乡的煤炭开采,以便能够跟得上开工以后发电机对煤炭的需求,所以招收的四万工人除了一万十八到二十五岁的青壮外,剩余的三万来人全部分配到煤矿上。
宁乡最大的煤矿在煤炭坝镇,前世徐卫在长沙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煤炭坝镇的煤矿,而且还知道其中跃进、竹山塘、五亩冲和西峰仑四个最大的煤矿的大体位置,不过在清末煤炭坝镇虽然已经开始了煤炭的开采,但是只有前世跃进煤矿的位置一处矿井。
徐卫凭借着自己的印象将其余的三个煤矿找了出来,将三万工人全部安排在这四个大型的煤矿内,根据煤矿上最有经验的师傅估计,以现在没有先进的机器的情况下,四个煤矿每月可以开采一万吨左右,这些煤炭除了供应自己的发电厂之外还有剩余。
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徐卫的护卫队规模已经从原来的一千人迅速扩展到一万人,将所有的十八到二十五周岁的工人全部征集到护卫队中。
徐卫一改¤∵,往日五十人为一队让二十名英国教官带领的模式,而是将护卫队按照小队、中队、大队、总队的等级编制在一起,其中一个小队十四人,一个中队下设四个小队和一个七人的中队部,一个大队下设四个中队和一个二十八人的中队部,一个总队下设四个大队和一个五十一人的总队部,合计一个总队一千一百七十一人。
所有的护卫队分为十个总队,总队长则是从原来一千个护卫队中表现比较好的知识分子担任,下面的军官则是根据徐卫的考验和总队长以及教官的推荐来任命,而那二十名英国教官则不再负责护卫队的日常训练,转而变成徐卫安设在工厂的内的士官学校,教授小队长及其以上军官的军事知识。
另外,徐卫还在招募的时候招收了很大一部分年龄在二十五到四十岁之间的读书人,这些人大多出身在贫困家庭,由于在读书方面有所天分成为了整个家族的希望,可是随着清王朝废除科举考试以后,这些人在家庭的地位就一落千丈。
由于整年的沉迷于科举考试,这些人对于种田的技能一无所知,为了生存不得不来到城内以卖字或者说书为生,生活极度艰苦,所以在徐卫以高新招收工人的时候进入徐卫的工厂。
整个大清的现状是全民文盲率极高,但是相对于读书人那些极少的岗位来说这个比例又显得太高了,尤其是清政府还将其中一个最尊贵、最有诱惑力的科举做官废除之后。
对于中国当今社会本来就缺少的读书人。徐卫当然不会让他们和那些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人一起到煤矿上做工,而是将他们安置在护卫队的后勤方面以及工厂和矿场的收支管理方面。
由于徐卫的纺织厂仅靠长沙北部靠近洞庭湖的三个府种植的棉花完全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在工厂的生产效率赶上去以后,徐卫准备向湖南全省以及湖北、江西、贵州、广西等地的产棉地区大量收购棉花,而这些读书人则会作为书记人员随行。
同时,徐卫在各总队设置了生活委员处,从这些读书人中选出一部分表达能力表较强的人作为各总队的生活委员,负责护卫队员出训练以外的衣食住行,甚至家庭状况。
生活委员处的标准版配置为五人,其中一名为生活委员处的处长,平时就在总队办公,其余的四名为则作为生活委员设置在每个总队的四个大队。
这些生活委员是有徐卫亲自培训,并且在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每隔五天都要到徐卫在工厂内的办事机构接受徐卫的再次培训,并且向徐卫报告各总队队员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
这些生活委员在总队乃至大队被徐卫赋予了极大的权利,可以说除了训练之外,就连各总队的总队长和大队长都要接受这些委员的监督和领导。
当年袁世凯在小站训练新军的时候,每次的列队训练都要被军官们询问“我们吃谁的饭?我们穿谁的衣?”之类的问题,而士兵们则高呼“我们吃袁大帅的饭,穿袁大帅的衣。”来增加袁世凯在新军中的威信,而袁世凯能够在致仕之后还能够领导整个北洋除了因为他的政治手腕以及满清权贵极力争权夺势排斥汉人外,与这样深入内心的洗脑是分不开的,当时整个北洋系统依然唯袁世凯的命是从,甚至在辛亥革命的时候拒绝执行朝廷派往镇压起义的总统制荫昌的命令,最后不得不再次启用袁世凯。
徐卫就根据袁世凯的先例,在每次早晨列队集训之前都要求生活委员们在前排领着护卫队员们高呼“我们吃谁的饭?我们穿谁的衣?”,而下面的护卫队员则回应“我们吃少爷的饭,穿少爷的衣。”
值得一提的是徐卫在外面比在徐家大院在辈分上涨了一辈,他从徐家大院的孙少爷摇身一变成了少爷,而徐家真正的四少爷徐麟则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变成了老爷,而且前面不带“四”这个数量词,当然徐家现在的家主则从徐家的老爷一跃而成了老太爷。
对于工厂和宁乡的煤矿,徐家排的上号的少爷和孙少爷都没有参与,不是徐卫不让他们参与,而是他们根本看不上长沙的这点产业,都将目光放在了徐卫在英国的产业上面,甚至从经常和徐卫有往来的英国驻长沙领事口中探听到徐卫的资产远远地超过徐卫所说的两万万两银子后更是对这种不超过一百万英镑的资产不屑一顾。
唯恐徐卫将他们留在家里管理长沙的纺织厂和矿场,在工厂建造一个月里面,徐家的这些少爷和孙少爷都没有敢来过一次,倒是徐家旁支有不少的子弟通过徐麟的关系找到徐卫,被徐卫按照能力的大小都委派了差事,甚至有一个徐家的子弟还成为了十个总队长中的一个。
由于徐卫购买的武器只能够供给一个总队的使用,所以徐卫将十个总队分为十个波次,每个总队实战训练三天,这样一个月就可以训练一次,剩余的九个总队则是安排一个总队看守四个煤矿,八个总队在体能训练之余拿着木枪练习刺杀和瞄准。
虽然从英国回来后,整个湖南包括巡抚岑春冥在内的所有官员都对徐卫这个在英国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年轻人报以最大的善意,但是徐卫并没有被这种善意迷失双眼,有前世血的经验教训告诫他不作死就不会死,所以徐卫依然没有在厂房内打仗旗鼓的给护卫队进行实弹训练,而是将护卫队拉到长沙与江西交界的山区训练,顺便练习护卫队的长途拉练以及后勤的战时补给能力。
对于整个护卫队的训练,徐卫并没有学习先贤的同甘共苦的经验与护卫队的队员们一同训练,只是隔三差五的进入各总队巡视,以便让底下的队员们认识自己这个大老板,并且时不时的和在训练的队员们谈谈心,同时邀请一些平时表现比较好的队员一起吃顿饭。
徐卫虽然不和护卫队的队员们同甘共苦,但是他依然要求护卫队的所有军官在训练时必须和下面的队员同吃同住,决不能搞特殊对待。
除了这些人员外,徐卫还有一个人数达到了七千多人的大型建筑队,这些人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在工厂盖了一个月的房子,熟悉了所有的建筑工序,甚至有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已经在最需要技术的垒砖方面可以与带领的师傅比肩了。
和徐卫所办的砖窑内烧砖的师傅一样,这些人都是徐卫手中宝贵的资源,等到长沙的所有产业都上了轨道以后,徐卫将会把这些工人带到自己的领地皮尔巴拉,让他们在那里建造移民所用的房屋。
虽然现在欧美各国已经有了钢筋混凝土作为承重墙的使用先例,但是以目前的建筑水平依然达不到后世那种只需要钢筋混泥土框架承重的水平,依然需要砖体承重,所以这种精通建筑的师傅是必不可少的。
自从女工搬到工厂内后,徐卫的纺织厂就正式工了,而徐卫依然延续了以往的简答明了的做事风格,将纺织厂命名为徐氏纺织厂。
女工虽然都被安置在了工厂内,但是在长沙城内的制衣手艺依然被保留了下来,一些在制衣方面比较精湛的女工被徐卫区分了出来,这些女工则被安置在纺织厂一个新成立的制衣部门,专门制造新员工进厂所用的衣服和被褥,同时也负责制作老员工以后更换的衣服。
由于工厂内随处可见的都是女员工,徐卫便规定还在工厂内的所有的护卫队员和建筑工人平时不能无故在工厂内晃荡,以防这些少男少女们因为荷尔蒙过剩做出一些让长沙城的老夫子们深恶痛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