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第十七章 大明报纸

第十七章 大明报纸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不逍遥的大明王爷 !

    晚上吃饭的时候,朱厚照把调查出的数字告诉了张皇后,张皇后和小丫头听完脸色都有些发白,小丫头直接说道“兕儿以后不嫁人,不生娃娃了。”张皇后看着6岁的女儿说出这么一句话,刚刚有些发白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笑容“丫头你现在说不嫁,等长大了又要怪娘亲把你锁在宫中,不让你出嫁了。”弘治则是瞪了一眼朱厚照,然后对着小丫头和颜悦色说道“兕儿不想嫁就不嫁,害怕爹爹不养你吗?”“爹爹最好了。”说着小丫头扑进了弘治的怀里。朱厚照则是一脸讪讪地在旁赔笑。

    第二天,弘治在早朝时把朝廷要办《明报》的事情说了下,文官大部分都同意,毕竟从西汉开始就已经有了邸报,现在的《明报》只不过比邸报增加了点东西,对于国士榜,众人也都是赞赏有加,唯独一个贪官榜似乎捅到了许多文官的菊花,纷纷表示“如此有损我朝威严,陛下三思啊。”还好几个阁老和六部首领等高官没有表态,弘治朝的几个阁老和六部高官质量都是上乘,无论是执政能力还是个人德行都行的端做得正。不过这件事犯了文官的忌讳,这几个阁老也不好和这么多人对着干,毕竟这贪官榜不是没有就不行的,大家都是一个圈子里的,没必要为这个弄毛了。

    大多数文官都在让陛下三思,为数不多的勋贵则是站一边看热闹。自英宗“土木堡之役”以来勋贵和武官的势力都大大下降,勋贵本就不担任什么实职,也没有名目来捞钱,所以贪官榜怎么也挨不到他们头上。武官则显得比较尴尬。现在的地位不如文官,官位高的武官碰到官位低的文官都要先施礼,可见武官非常不被重视,所以对于这个贪官榜他们是很喜爱的,可是呢,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自己屁股底下也不干净,弄不好自己也是会登榜的,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他们不想做,所以位置尴尬干脆就不说话了。

    这时弘治说话了“我朝太祖曾说‘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并明令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可自开朝以来,贪官不曾断绝,何以如此,朕以为那些人就是觉得贪些钱财,即使被查处,也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不会臭名远扬,如今置下这贪官榜就是要让全天下都知道这些人的污劣行迹,如此还想贪污便要心里多层顾忌,会想想为了这些钱财使得祖宗蒙羞,子孙受耻值不值得,当然朕相信在这朝堂之上的都是德才兼备的良臣。”

    刚刚热闹得像是菜市场得大堂安静下来。李东阳这时开口道“陛下圣明,臣附议。”接着就是其他大佬表态,谢迁代表的其他阁老,刘大夏,佀钟代表的六部首脑一齐拱手持笏板道“陛下圣明,臣附议。”这下好了,大佬们都表态了,小鱼小虾就不要闹了,再说弘治刚把话都说成这样了,你还不同意,那就是心里有鬼了。所以大家都重复了刚才的话。今天的早朝也就到此结束了。

    事情定下来了,所以要开始撰稿了。《明报》的撰稿是让通政司的人去弄的。由于朱厚炜的提议,报纸被弄得像后世一样,不过这个时代大家都是用的文言文,作为朝廷办的报纸更是如此。写好后,通政司就拿着稿子来让弘治过目,拿来后,弘治也让兄弟两一起过来端详。这一份总共是2张纸,每张一叠为二,总共是8面,前面的两面是“百姓须知”,也就是把上次的调查写了上去,后面2个版面是皇帝,内阁和六部首脑最近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在后面2个版面就是本朝一些官员写的诗词,最后两个版面一面是国士榜,第一期介绍的王恕。上面主要写了王恕的生平,功绩。这个人还是有必要介绍一下的。

    王恕生于西元1416年明朝永乐十四年,字宗贯,号介庵,又号石渠。三原(今属陕西)人[1]。明代中期贤臣,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选庶吉士。后为大理寺左评事,迁左寺副,又历任扬州知府、江西布政使、河南巡抚、南京刑部左侍郎、左副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等,历官19任。也是首任河道总督。王恕为官四十余年,始终保持了刚正清廉的品格,与马文升、刘大夏合称“弘治三君子”,辅佐孝宗朱祐樘实现“弘治中兴”,史称“始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与其子王承裕并为“三原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所引荐的耿裕、彭韶、何乔新、周经、李敏、张悦、倪岳、刘大夏、戴珊、章懋等都是当时的名臣。他尊重那些在野未仕的贤人,生怕提拔慢了。弘治执政期间间,朝廷有许多正派的官员,各司其职、很有条理,号称“弘治中兴”,就有王恕的很大功劳。

    由于是第一期的《明报》,而国士榜可以说是万众期待,所以必须要一个镇得住场子的大能,王恕凭借多年政绩,完全符合德高望重,因此选择他,也没人会有闲话。

    至于贪官榜则是湖广的一个知县,报纸上写出了当官多久,查处多少赃款,也占了一个版面。

    弘治三人看着没什么问题了,就拿到工部刊印了。《明报》好了,接下来就是《百姓报》了。《百姓报》要比《明报》多一些文字,所以是4张纸一叠为二,总共16个版面。由于是面向百姓的报纸,朱厚炜选择使用白话文,同时使用横排和标点符号。

    前面3个版面是《明报》的百姓须知,后面两个版面是请名人评论,昨天就让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到陕西三原找王恕。为啥要派锦衣卫头头呢?明朝的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代表的就是皇帝,对于王恕,弘治是很尊敬和感激的,随意只有派出牟斌才能显出诚意。牟斌把《明报》的国士榜告诉了老爷子,老爷子一听自己上了国士榜,一下子就老泪纵横,还颤巍巍要向京城方向跪拜磕头,牟斌也有点措手不及,立马让老爷子家人止住他,并说弘治口谕,老爷子年纪大了,不要行礼。老爷子一边擦泪一边说道“陛下没有忘了老朽,这天也没忘了老朽,老朽这辈子再无遗憾了。”牟斌作为一个正直的锦衣卫人员,也被感动了。心中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再接再厉为国尽忠,要做第一个上国士榜的锦衣卫。最后拿出调查结果交给老爷子,让他说些评论好回去交差。

    虽然言明了这些评论是要在民间《百姓报》上刊登的,老爷子想了下就“弄明白了”,说是民间,只不过是弘治的另一只手,一个朝廷,一个民间,相辅相成“陛下在政事上又成熟了许多啊”老爷子暗叹到。保持着激动的心情,非要自己亲自撰写评论,家人和牟斌都拦不住,对于这次调查,老爷子也被震惊到了,看了一会儿,就提笔写了起来。大意是女子最早也要在17岁成婚,18岁才生娃,对于朝廷的建议,老王家完全接受,以后家里的子女不满17绝不成婚。

    拿到了评论,牟斌也就快马加鞭直奔京城。现在评论还没有送回京城,不过《百姓报》的其他版面已经弄得差不多了。主编是朱府最受学生欢迎的白时中,总编就是朱厚炜了,其他3位先生则是小编,第一期的《百姓报》主创人员就是这么5人了。

    前面三版是百姓须知,后面一版是评论及其翻译,在后面的2个版面是民间诗人的诗词,后面3个版面是京城家长里短的趣事,由21个在书店跑腿的锦衣卫提供,京城的物价占了三个版面,最后四个版面则是刊登神秘作者金庸的《射雕》了。由于第一期出现的比较仓促,有些地方做的不是很到位,大部分版面也局限于京城之中,不过朱厚炜表示,以后会慢慢向其他地方辐射,最后做到全国的事情都能在《百姓报》上找到。

    虽然朱厚炜对于这一期的质量感到不是很满意,不过对于这个娱乐比较匮乏的大明来说还是口以的,销量也是不用担心的,唯一需要担心地就是那些看到横排和标点符号的读书人来找茬。

    朱厚炜两兄弟向弘治提了一下,就得到内城靠近东华门的街边空闲店铺一间作为《百姓报》的根据地(查抄未分配)。由于朱厚照兄弟两不方便出面,只好推出了白时中做了《百姓报》明面上的大总管。

    朱厚照兄弟两还特意和白时中长谈一番。白时中的心里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他知道要想横排和标点符号被接受是很难的,不过被朱府的两位少爷轮番轰炸,有些疲劳的精神不怎么集中的白时中还是沦陷了。

    这两天白时中看见兄弟两都绕道走,可惜兄弟两依然向狗皮膏药一般,贴上了就甩也甩不掉。朱厚照第126次说道“谨严(白时中的字)先生真乃谦谦君子,不拘于形式,这文章横排以及标点,谨严先生都已经融会贯通,其中对于识字的好处,先生也是知晓的,如能让天下人都能习得,先生功德无量,必定名留青史啊。”朱厚炜倒是每次有不同的说辞“现在先生在府中一月不过10两银钱,若是做了这《百姓报》的主管,月薪30两不成问题。”白时中脸色发黑,刚想说话就听朱厚照说道“住口,二弟怎么如此污人清白,先生乃是正人君子,视金钱如粪土,二弟还不快快赔礼。”说着一转头,看向白时中“先生,《百姓报》关乎天下百姓,若百姓都能识字读报,今后史书中,先生必会被大书特书,我大明也能文治大兴,百姓知礼,社会和谐,先生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士林中人,必定不会畏惧些许困难。”“是是是,刚才得罪先生了。”朱厚炜拱手笑脸赔罪道。白时中此时哭笑不得,他算是看出来了,这兄弟两是在配合着给他下套。

    不过,他心中也有一番思量,对于文章横排和标点符号的好处他是知道的,这才教了半年,这些学生读书认字的进度比自己启蒙时还要快。一个两个可以说是个人资质,但是这么多学生全是如此,现行教材的优越性不言而喻,若是能推广到全国,他白时中的名字必定名留青史,有困难也不怕,自己才刚30,还没老呢,还有着雄心壮志。

    经过一番思考已经兄弟两喋喋不休的劝说,白时中答应了,然后就到店铺里——现在改名为“百姓报业”了,然后贴出告示,要招贤纳士,准备把《百姓报》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