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带着空间穿红楼,贾珍的多子日常 !
会议圆满结束后,贾珍拿起福安的记录本,仔细看了起来。
经过这几年,贾珍对府邸所有人文水平的要求,即便不会写文,但是得会读也会写,福安的字迹提高许多,至少不是像蚯蚓了。
记录本上的每一条需求以及需要应对的办法,都写在到了贾珍心里。
看着这些基本的问题,如果都解决了,肯定是会帮助到很多人解决民生问题,虽然这些都是需要用大价钱来支撑的。
值得欣慰的是,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很多都是淳朴的人,只需要给予他们少量在工钱,就能做出很实在的东西。
只要接触到是官府要求定制的,往往都是最好的,即便有的人有点小聪明,只要没有上面的人指示,制造出来的的物品,仔细一些使用,都是可以用三代人也不坏的。
当然,如果贾珍有别在目的。那也可以用最少的钱去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留在南区的可能就是几年一换的一堆垃圾。
毕竟按照贾珍是有金大腿的人,不可能一直混在这个官位上,一直待着不变动。
即便没有金大腿,但是按照贾珍现在这个年龄来说,经常弄一些实事大动静,也一定会有职务变动。
等那些东西不适用的时候,贾珍早就调走了,想追责也不会找到别贾珍头上去。
贾珍对自己的要求是不会偷工减料,在自己权力范围内,只会倾销自己的原材料。
但是现在自己的监管人,不能及时到位,所以这些自己捞钱的都先放着,先弄点别的。
拿起魏五才,也就是那个长相很喜庆的文书,交上来的折子,看清楚封面页,纸张发黄了,顿时来了兴趣,这一看就不是最近才写的,更不是随便乱写的。
随着贾珍连蒙带猜的看完,贾珍非常高兴,如果这个是他本人写的,这绝对是个人才。
这完全是一条稳赚的完整产业链,只是很多地方需要官员带头才行,这个方法放在现代很简单,就是搞个大超市卖菜,城乡结合,每天专人送货。
但是这个时代,没有冷冻水箱,没有大棚,所以分摊给百姓,都是需要时间去收的。而往往大面积去收割,也需要人工时间成本。
但是现在交通不行,再加上配套工具也不行,所以商家都不会在意,因为每个节点需要人去值守,收获与赚到的不成正比。
但是对于贾珍现在来说,是最好的。毕竟多一批人去值守,就多一个岗位。赚不到大钱,小钱也可以让很大部分百姓受惠。
越想越激动的贾珍,看时间也不早 了,也就不想回府了,反正明天还是得要来。
直接叫来李大人。询问魏五才的情况,毕竟当初人被录取后,是他做着背景调查,后来也一直跟着李大人做事。
李大人:“他是南区一个商户的老来子,从小也是上学堂了的,只可惜商户之子不能科举,所以成年后就在家中酒厂当二掌柜,负责每年下乡收材料。只是去年灾害,全国粮食减产,所以圣上下旨只让几个大商户酿酒,导致他家里损失严重,他父亲想着回乡养老,就做主分家了”。
停顿一下后,继续道:“因为也没剩下多少家业,公平分家后,几个兄长都拖家带口的,就选择了南区新区的房子,他孤身一人就选了皇城外百亩农田,按照他的话来说,本来应该离开紫荆城的,碰巧这边招考,就试试,就这样留在皇城了,现在借住大哥家里”。
贾珍想着皇城外的百亩农田也值不少钱了,看来这次分家也是和平分的。
就是不知道贾珍当初下达分家了,才有资格拿房票的原因占多少,毕竟现在很多还是父母在不分家。
看着他的身世可查,家世清白,了解魏五才基本情况后,贾珍也就没耽搁李大人下班回家,直接吩咐李大人通知魏五才明天过来找贾珍一趟。
晚上书房点燃了灯,这也是贾珍第一次这么积极的去做一件事情。
看着册子上写的,鼓励周边村里人多种菜,最后派人将多余果蔬收集起来,统一运进城,然后让人分捡,好的送铺子,不好的便宜处理,这每个环节有需要人工操作。
这么看来,其实领头组织的人可能赚不了多少钱,即便赚了也是辛苦钱,操心钱,但是非常的满足了贾珍现在的需求。
贾珍对于南区这边城外比较熟悉,因为自己手中最大的一个庄子就在这个方向,而且自己去过几次,大致了解旁边还有一条河连通向护城河,虽然不能大大咧咧的经过皇城,但是外城的那段水路,有些时间段,圣上还是让部分有手续的商家跑船的,自己提辖府的手续应可以用,而且宁国府退下来的船只,正好可以再次便宜的处理给提辖府。
想想提辖府把宁国府学徒的成品都接收了不少.....,贾珍就决定多为提辖府着想一点,尽快的把这个方案提上日程,增加南区的声望,惠及百姓......
至于多买的处理品降价一点?不可能,那些少的是贾珍自己的钱。
想想自己庄子上马,牛,这些能代步的畜牲,应该也快可以拉入市场了,那就配上学徒工淘汰下来不完美的车架,但是因为用料足,所以并不影响使用,可能就是外观有点失败。虽然不好看,但是不影响它还是个大件,一般家庭也置办不起。
人也有,工具也有,那么这个领头人,不出意外,可能就是魏五才了。
可能他以前总是下村收酿酒材料,对皇城四周村庄比较熟悉。到时候业务可以扩大到更多地方,设置更多的岗位,这里在物价比别在城池高一层,处了因为皇城人口多,地大部分权贵地主手上外,更重要的是交通不便方便。
周边土地权贵把持,城内权贵的想要新鲜蔬菜很简单,每天安排人大清早采摘,踏着城门开的第一时间送到府邸,而有些远一点在村民没有代步工具,导致每天的新鲜蔬菜无法运进来。
城里饭馆的食材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是百姓更多的是看着蔬菜慢慢吃不完而老去,最后被迫只种一点自家吃的,剩下的土地全部种了粮食,每年只能用几个鸡蛋换点调料食用粗盐。
城外的人先不管,城内只要自己安排人统一下乡收取,那么自己南区不说全部人,只要一部分人能吃上新鲜便宜的菜也行。
后期运输路线固定了,每天有专门人去收,又有提辖府做靠山,百姓不用自己花一天时间,耽误一个劳动力去送进城,还有没有熟人收不一定能卖出去的风险,自然而然的会知道多种一些补贴家用。
百姓有土地的自己只需要种养殖,只要全家勤快点,每天固定卖给这些人,一家一年收入都会增加不少。
没土地的,去一些无主的地方,采些能受的野菜,也可以补贴一点。
至于这个产业链,只要每月进账能保住大家的月钱,多的钱能周转出来,至最终影响谁的利用,也不会有人敢找上门来。
毕竟贾珍可不仅仅只是一个五品官员,还是宁国公,能面见天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