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血战旗 > 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

第三十五章 犯众怒的崔可夫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血战旗 !

    第三十五章犯众怒的崔可夫

    苏联军事调差团的到来,对于民国各方势力来说,都不是好事。//WWW.Qb5.C0m/

    首先:对于西北来说,苏联已经不准备给予无条件军事援助,反而倾向于用贵金属让西北去购买苏联的武器。

    姑且不说苏联的武器如何,主要是,对于中国无法生产的大口径炮,连谈判的可能都没有,反而却有意出售24个师的苏制武器给蒋介石,这让zg深感不安。

    自从第一次国共分裂之后,让zg难受的事情,必然是蒋介石政府特别愿意看到的。

    但这次苏联军事调查团的到来,却让蒋介石大为恼火。

    算什么东西,中国人打日本人是抗战,难道用真金白银来购买老毛子的武器,还要让手下的部队排着队让老毛子检阅不成。

    此时的蒋介石深深的还念起了加仑元帅,一个纯正的军人,一个更倾向于国际主义者的军人。加仑的军事才能毋庸置疑,能让日本整个关东军都坐立不安的苏军奇才。

    在苏军的中的威望,也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连斯大林都对其有着深深的忌惮。

    和蒋介石的用人原则不同,斯大林更喜欢才能平庸的奴才,这让他对于能力出众的人有着很深的芥蒂。而蒋介石喜欢用的人,却是有才能的奴才。

    一样的奴才,却是不一样的结果。

    在三十年代末期,斯大林大量屠杀有功之臣,几乎让整个苏联的国防体系几近崩溃。要不是苏联的工业底子不错,加上十月革命后,电气化,军工业的大力发展,苏联也不过是德国嘴边的一块肉。

    要不是中国根本就没有重工业基础。

    如果蒋介石掌控的中国,是一个堪比苏联的强大工业国,日本也就是蒋介石嘴边的一块肉。

    可惜,历史是无法改变的,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一代人,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之下,才会逐渐走上世界舞台。在此之前,只能饱尝岁月的艰辛。

    9月8日,苏联军事代表团抵达汉口,蒋介石亲自从南京赶到汉口迎接。

    如此容重的场面,不易于是迎接苏联的一国元首般的隆重。

    崔可夫不过是刚刚被任命了白俄罗斯地区一个军的军长,在苏联800万体制军人下,崔可夫这样的人没有三千,一千还是有的,在苏联是一个小人物,一到中国,就受到如此隆重的接待,让刚刚踏出机舱门的崔可夫有些怯场。

    勉强笑了笑,比哭都难看。

    蒋介石回头,微微侧头对身边的顾祝同询问道:“我这么看这个老毛子有点面熟?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顾祝同可是对苏联的这个军事调查团仔细研究过,崔可夫他也认识,当年他在黄埔任教官的时候,崔可夫是当时苏联军事顾问团的成员,在广州也呆过一段时间。

    于是,顾祝同微微一笑道:“委座,您不记得了,加仑元帅身边有一个军事参谋,对于步兵骑兵的作战很有心得,当年还受到过委座您的嘉奖,就是此人。”

    “是他?”蒋介石皱眉道,不过时间上不允许他回忆当年的事情了,见崔可夫小心的从扶梯上走下来,周围中央社的记者都像商量好的一样,团团将崔可夫围住。

    啵——

    镁光等在一阵突然一阵白光下,白烟弥漫,就像是一个个小鬼,举着要命的索命帆一样,让崔可夫不由得往后退了一步。

    好在身后的人员及时扶住了他,和崔可夫同来的八个苏联专家,也是心中戚戚,脸色苍白。

    他们在苏联也不是什么大人物,连他们的团长都是小人物,更不用说这些人了。苏联当局完全以充数的姿态,来轻视中国,派出去的人员也不会是什么大人物。

    反而见惯了给上司写报告,做汇报的小人物们,出席如此宏大的场面,各个都有些水土不服。

    “蒋总司令您好,很高兴又一次见到了您。”崔可夫在记者默契的一下子都散到一边后,终于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如众星捧月般的站在一群将军们之前。

    当年,崔可夫以仰望的眼神看加仑元帅,而加仑视蒋介石为朋友。

    蒋介石在崔可夫眼中也成了仰望的存在,不是因为蒋介石有多么大的人格魅力,让崔可夫无法按捺心中的敬仰。而是蒋介石的成功,让崔可夫不得不重视其为人。

    十年前,蒋介石不过只有一个两万人左右的军队,连地方上的小军阀也不止这些人,装备上虽然先进一些。但放在苏联,也是二流军队的武器装备。

    仅仅十年时间,蒋介石就从一个造反将军,迅速蹿升为一国领袖,其中的境遇让崔可夫不由得心中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蒋介石这个开始的时候不为人知的小人物,长成了一颗参天大树?

    入住中央多年,蒋介石的气势可不是当年在广州的那个不起眼的军校校长,四平八稳的步伐中,带着军人的干练。

    蒋介石走到了崔可夫的身边,面带热情的笑容,右手紧紧的握住了崔可夫的手不住的感叹道:“匆匆一别十多年,将军依稀还是当年样子,至此中华危亡之际,将军能深入险地,让蒋某人深深感动。”

    之后,蒋介石也不管崔可夫怎么想,拉着对方就面对一群记者,面带笑容,扶着崔可夫的熊腰,频频点头示意,一下子,中央社的记者都沸腾起来了,镁光灯闪烁不停。

    这些记者也不是一般人,值此抗战之际,日本的特务想着方的想要刺杀蒋介石,而记者又是一个很容易掩盖身份的伪装。

    为了安全,戴笠只好将一些在警察学校学习了一年多的学生,弄了个噱头,都跨上相机,带上记者证来采访这次容重的接机仪式。

    和蒋介石的镇定自若不同,崔可夫在飞机上呆了四五个小时,本来就是人困神乏的时候,此时被一惊,口干舌燥的感觉让他顿时脸色有些苍白。

    但是周围的**政府人员那里知道,还以为毛子都是长着一张死人脸,不白就是病了。

    蒋介石并没有和崔可夫多家交谈,一方面崔可夫的身份是军事调查小组的组长,直接向莫斯科负责。而另一方面,崔可夫还担任着调查**整体实力的任务,这是摆在明面上的,蒋介石也不好多说什么,但心里总是有些不悦。

    匆匆上车后,呼啦——

    机场上一下子少了一大半人,留下的一些外交部的无关,和总统府接待人员,热情上千,一个劲的跟苏联军调小组的人攀交情。

    两句客套话一说,就热情的邀请对方去望江楼,要给崔可夫等人接风。

    在苏联,**就是人民的罪人,是要被枪毙的。

    可在民国政坛,**是身份地位的表现,没兵没权的人,想要**都没机会。

    斯大林虽然是一个政治强人,对权力有着无比的热衷,甚至不惜杀害大部分当年革命时期的战友,也在所不惜。但他对于自身的物质需求还是低的,生活也很简朴。

    崔可夫知道,这是中国人处事的方法,不会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而改变多少,身体虽然有些疲惫,但是一听中华美食在等着他,谨慎陡然一振,半推半让的就跟着上了准备好的汽车……

    当夜,苏联军调小组八个人,全都歪歪倒倒的唱着小曲,回到了给他们准备好的住处。

    都知道老毛子能喝,给他们准备的也是最烈的酒,石花千日醉,可老毛子一点都不在意似的,当成白开水喝。

    一扬脖,一两多的高度酒顺着那张大嘴就下去了。

    让不少有心和他们攀附交情的政要们,顿时绝了念想,要是交情没有攀上,自己先醉死了,那就太冤了。

    主持接待的贺衷寒在苏联呆过好几年,知道俄国人都是能喝的主,反而躲在一旁。

    两天后,崔可夫带着苏联调查小组,赶到了南京,又跟着前线的军列到了前线。

    首先进入他们的视线的是越战越烈的淞沪战场,逃亡的百姓将道路完全堵住了,让崔可夫很担心,如此重要的后勤道路,一旦无法及时的将物质送到前线,会有多少士兵跟着遭殃。

    好不容易,崔可夫在前线指挥部派出的警卫连的护卫下,进入了嘉定,前线总指挥,淞沪战场副总司令顾祝同都当场接待,大上海的各国记者来了不少,但是一谈到实质性的问题,陈诚只是说前线战斗激烈,不方便送他们上去。

    而顾祝同更是连说不急。

    说**对崔可夫等人的一行不重视,那是假的,但这种重视就像是一种狼面对着羊的那种贪婪。

    苏联的武器,对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尤其是苏联的大炮,野战重炮的威力大的惊人,日本人已经给**将领深深的上了一课。姑且不论这样的武器在中国落后的公路上,能否被运用自如,但即便是作为摆设,也是一种荣耀,所以崔可夫不得不面对无数送礼的人,一一应付,而且还得好言相劝。

    没过多久,崔可夫彻底被火了,他不是一个真正的政客,而是一个军人。

    务实的性格,在交谈中显露无疑。

    既然前线上不去,那么就在后方对国民党的军事仓库,后勤保障一一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很多人的脸色顿时拉了下来。顾祝同甚至破口大骂苏联人不知好歹,好吃好喝的供着他们,还一个劲的给他上眼药。

    军需,后勤都是**肥的流油的部门。

    淞沪战场几十万大军的后期保障,四大家族的人员早就将重要的位置都占了去。至于是否有倒卖军需的事情,作为副总司令的顾祝同也不过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甚至名义上的淞沪战场总司令,蒋介石也不能多加干涉。

    没办法,他自己也摘不干净,蒋介石自从当然黄埔军校的校长以后,之后几年又成为民国总统,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陆海空三军大元帅,一系列的职位背后,就是无穷无尽的权力。

    他深知,身后的人不少都是盯着那个已经空空如也的国库,宋家的人控制着金融、税收;孔家的人盯着军政后勤;陈家虽然产业不多,但越是见不得光的生意,跟他们的联系就越多;就连蒋家,也是大肆敛财,毫无顾忌。

    崔可夫的报告中,言明**后勤贪污严重,**之极,需要整顿后勤,军费使用的一份军事报告后,蒋介石勃然大怒,这不是打他的脸吗?

    但是细想以后,蒋介石也渐渐的消气了,因为他知道,苏联人都是那种认死理的人,认准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就让侍从室发了一份电报给在松江的陈诚,让其上报一份详细的文件,和苏联人的动向。

    此时,崔可夫在苏州的日子很不好过,自从嘉定被日军飞机轰炸后,他们就被安排到苏州。

    一个连的护卫部队,很快转换了角色,成为了看押部队。

    即便崔可夫想出门,看个风景,也都被不允许了。士兵虽然很和气的用湖南话说:“官长,前面打仗奈,危险着嘞……”

    往往崔可夫如同一只疯狂的北极熊,咆哮着要冲出远门,但一会儿就会变成一只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回到他的卧室,重重的将门关上……

    蒋孝先将前方送回的报告一那到手里,心中顿时大惊,苏联人被软禁了?

    “糊涂——”蒋介石将恢复的报告,重重的一掌拍在桌子上。

    “校长,您看这个事情?”蒋孝先也是毫无主见,他不过是一个军人,连给政客提鞋的本事都没有,更不用说让他处理如此复杂的外交事件了。

    “打电话让陈布雷来——”

    以安全理由,禁止苏联军事调查小组的出行,这无疑是臭的不能再臭的下招。

    不过,顾祝同也好,陈诚也好,心里都拿不准主义。孔家和宋家的人扬言要给这些不知好歹的老毛子一点颜色看看。不少两家的死士都在苏州游荡,大有家主一声令下,就将这些老毛子当街射杀的布局,让两人急的如同是乱投的苍蝇。

    再加上淞沪前线的战事吃紧,两人更是紧张。

    而日本在上海的特务,更是对苏联人的到来有着史无前例的关注,如果崔可夫的行踪被发现后,大有不惜一切代价,让这些苏联人死于非命。

    两天后,被崔可夫等人搅动的乌烟瘴气的崔可夫等人,迎来了一位重要人物——戴笠。

    戴笠一进来,就问崔可夫是否愿意去北方看看,尤其是刚刚成立的二战区,那里的情况虽然也危机,但要比淞沪战场的规模小很多,而且对苏联来说中国北方的安全,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早就被关怕的崔可夫等人连忙点头,他们担心如果莫斯科不回应的话,这些人又被关道战争结束后,都不见得能获得释放的机会。

    于是,轰动一时的苏联军调小组,匆匆赶上了去太原的飞机。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