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我的金手指与众不同 !
这朝臣奏请谢承宸立后一事,也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从谢承宸改元以来,每个月都收到几封,虽说不至于每天都有,但也绝不可能像现在这般,不管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员具体是属于哪个派别,哪个利益群体的,都有上书。就算是曾经为着某桩旧事,恨不得你死我活的死敌,这个时候就算不愿意赞同对方的观点,也少不得捏着鼻子讨论上两句,表示:陛下啊,你后宫该添点人啦!
虽说谢氏一族的皇帝,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位是特别喜好女色的,但像谢承宸这般,十八岁了,自己都当上皇帝了,不仅后宫没有一个有品级的妃子,连皇后之位都没定下来,等着朝臣催促的,还是第一个。元朔帝当年可是常年呆在边疆作战的,但这也没耽搁他迎娶了一位王妃,抬举了一位侧妃。
越来越多的朝臣都参与到了这个风潮中,还特别真情实感的表示,陛下就算忙于朝政,也不要忘了江山正统延续啊!还有不少家中有适龄女儿的臣子,更是对此翘首以待,虽说以他们的身份地位,不一定能得到皇后的位置,可后宫的妃位那么多,别的还不能让人想一想了吗?
像是江山延续这种话,说得实在有些露骨,但这确实也是事实,谢氏一族繁衍数百年,旁支倒是开枝散叶了,唯独当皇帝的这一支,一直人丁不旺,元朔帝的父亲倒是难得的子孙繁茂,足足诞育了十二个皇子,八位皇女,这里面又有十二位最终长大成人,有了正式的封号。
奈何这位慈父兼风流才子,有了元朔帝这样一个雄才大略的继承人,当原本的太子莫名其妙病逝后,其余诸子争位,又折掉了五个,其中有三位绝嗣,之后还有嗣子未能长成的……等到元朔帝最终脱颖而出,再次收拾一番,还保有香火传承的,就只有三位王爷了。而且都只有一根独苗。皇室之凋零,可见一般。
元朔帝自己也只有两个儿子,要不是他咬着牙坚持了一年,只怕小儿子就只能算他遗腹子,连他最后一面也见不着了。有了前车之鉴,朝臣们这才格外关心谢承宸的后宫状况,怎么也要留个后是吧?
谢承宸也不是不知道,这是自己的必经之路,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如今一看到写着让他立后的折子,就觉得心烦意乱。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被这有组织的舆论氛围给坑过两次了,总觉得这背后是不是有人在推动,就算不能把身份可疑的女孩儿送进宫来成为他的妃子,成为宫女、保姆和乳母也是危害性极大的可能。
总而言之,谢承宸的逆反心理,全被这些人激发了起来,不管朝臣怎么说,他就是咬着牙,要为元朔帝守孝三年——按制至少也是二十七个月。
于是又有人顶着关心的名头,入宫跟徐太后说话了,递话的还是徐太后的娘家嫂子,希望若有那么一日,这姑母能照顾一下他们家的女儿。徐太后当面笑着答应了,之后也确实把谢承宸叫到了慈安宫里,好好说了一会儿话,只是成效么,却是一点也没看见。
徐太后自然也有她的考量,不知道她从哪里得来的偏方,倒是这少年人若是在年纪还小的时候,不多加克制,到了年纪大了的时候,在子嗣上就格外艰难一些。她还从书中寻到了锁‘精‘固’阳之法,道是这样做,坚持时间久一些,对子嗣也有好处。
不知道徐太后从宫中哪里翻出来的这点秘藏,自己琢磨出来点门道,觉得真可能有用,反正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之后,就把秘籍都交给了谢承宸,还专门指派了自己身边的一个嬷嬷到谢承宸身边,专门负责侍奉谢承宸的床褥内衣……
放在旁人眼中,顶多是个母亲担心儿子学坏的关心之举罢了,谁能知道,这是在监督谢承宸的练功“成果”呢?不仅需要尽可能不外泄原本就微薄的元气,徐太后还精心为谢承宸补充元气,什么海参牡蛎甲鱼之类,原本御膳房不经常吃的菜肴,如今隔日至少有那么一顿,至于徐太后自己“特制”的营养汤,谢承宸都不敢去揣测那里头放了些什么了……
这样补了一个月,时日到了六月底,谢承宸实在有些受不住了,他决心要用另一个消息,来改变朝臣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这个方向他还没找到,一个现成的理由就自己蹦到了他的面前——请改谢承远的名字。
上书的这人,是个谢承宸想了好半天,也没想起来他履历的小官,因着原本在这个位置的小官,因病辞官回乡养老,他就往上提了一级,成了六品官员。放在地方上,这品级实在很能唬人,但在京城里,这个品级的人实在太多,如果位置也不算太过重要,就更容易被人所忽略了。
但他毕竟也算是礼部官员,提起此事也算是顺理成章,只可惜,这个能够引发讨论风潮的理由,却并不为谢承宸所喜。
一般来说,皇子们排辈相同的,中间的那个字都相同,包括皇亲近支也是如此,等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这兄弟里脑子灵活一点的,就会主动站出来,领着其他人一起像新帝表忠心:我们把名字改了,定下君臣之分。对新皇帝来说,这也是一种巩固统治的象征。
但谢承宸与谢承远这两兄弟的情况,却又与一般人不同,元朔帝可是个狠人,当年谢承宸还在徐贵妃肚子里的时候,差点流产,元朔帝不知道为什么,就放出话来,称给自家孩子算了一卦,其他都还好,但将来肯定不能跟他的堂兄弟们共一个字辈,免得长不到成人。
元朔帝这话一说,谁敢认定“长不到成人”这句话,指的就是谢承宸?当时尚存的藩王嗣子,一起上书改了字辈,最终也都安安稳稳的长大成人了,谁也不敢说是不是当初改名字的功劳。但也正是因此,谢承宸继位后,皇亲里没有人上书求改名字,至于谢承远,当时还只是个嗷嗷待哺的小娃娃,他怎么可能懂得这种弯弯绕绕?就算要借他的名义表忠心,至少也要谢承远自己开口说两句吧?不然岂不是太过荒谬了?
有些事情,虽然已经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但很多时候,自愿去做这件事与被旁人提起在被迫去做这件事,给人的感触却是大不相同。
谢承宸并不打算理会这人,连批都没批,就放到了一边去。但不知道是哪里走漏了风声,朝中居然传开了“有臣子奏请小王爷改名,皇上不置可否”的说法,天地良心,谢承宸只是连驳斥这种看法都不愿意而已,怎么就变成了他有一点动意,所以才没有直接批复不可行了呢?
一时之间,每日至少有三十本奏折,是关于这方面的礼制讨论的,虽然“立后”这点浪潮已经避让到了一边,但谢承宸也要被这些礼教斗士们烦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