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诗文证道,万古风流一剑仙 > 第185章 一诗引得全城恸,万民齐呼震金銮!

第185章 一诗引得全城恸,万民齐呼震金銮!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诗文证道,万古风流一剑仙 !

    轰隆!

    随着诗句挥写而出,

    刹那间灵机交感,天地间的文道之气顿时都被牵引而动。

    文气方圆数百里内的文气震荡激涌,

    一股浩荡如万里烟波一般的澎湃文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诗词鸣世?!”

    “天人交感!!”

    在场的众士子们这一刻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呼出声。

    尽管‘诗词鸣世’这个词对于他们这些读书人来说并不陌生,

    尤其随着李长青的名声大噪,名动天下,

    他的事迹也随之广为流传,

    大家都已经听得耳朵都快要生茧子了。

    但百闻不如一见,

    听说是一回事,

    这种传说中的文道奇观真正出现在眼前却是另外一回事。

    “什么?”

    “诗词鸣世?!”

    酒楼里的其他人也都被惊到了。

    虽然他们很多都并不是文人,

    不像那些士子们一样对文气共鸣那么敏感。

    但那呼啸而来,浓郁得如同浓雾一般的滚滚文气他们还是看得见的,

    何况还有士子们的惊呼,

    只要眼镜不瞎,耳朵不聋,

    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尤其是酒楼掌柜,

    更是兴奋得快要蹦起来了!

    诗词鸣世啊!

    这样的文道奇观竟然就发生在他们酒楼里。

    传扬出去,

    他们望月楼这名可就出大了,

    以后生意还不得好到爆炸啊!

    与此同时,

    临安城内外不知有多少人在这一刻也都被剧烈的文气震荡给惊动了。

    “这是……”

    城郊一间寺庙之中,一个正在持卷奉读的文士望向城中。

    “文气共鸣?!”

    一座官邸之中,一位官员放下手中文案,惊诧抬头。

    “是大儒出手,还是有诗词文章鸣世?”

    国子监中,一个正在漫步而行的老先生也霍然抬头,疑惑地扭头看向城中心的方向。

    临安毕竟是如今大胤的中枢所在,

    但凡能够在京师为官的文臣,哪一个不是已经入道的存在?

    更何况此时还正值春闱前夕,

    各地前来赶考的举子汇聚,其中精英也不乏已经入道之辈。

    这一刻都不禁心生感应,疑惑丛生。

    因为精英荟萃的原因,京师之中能人无数,也有大儒文豪驻京,

    所以文气共鸣对于他们来说并不算太稀奇。

    真正让他们好奇的是,这次文气共鸣又是因为什么。

    不过他们这个疑惑很快就解开了。

    因为在文气潮涌间,李长青的吟诵声也随之响起,

    在文气共鸣的催发共振下如同暮鼓晨钟一般传入临安城内百万生民的耳中。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轰!

    随着吟诵声一起响起的,

    是文气巨震,浩荡异象纷涌而来。

    刹那间滔天文气汹涌而至,引动方圆不知多少里内的水汽都汇聚在了天上云间,

    恍惚间仿佛一条浩荡大河从天而来,

    蜿蜒九曲,黄浪奔腾,浩浩荡荡东流而去,直至奔流入海

    又有一座雄奇险峻的山岳在大河之畔巍峨而出,于云海层叠间显现而出,

    高耸入云,仿佛可冲破云霄,直入九天。

    这下不但众多文人士子们的疑惑一扫而空,

    临安城中的百万生民也几乎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不少上年纪的北地亡人看到这一幕,更是不由得眼眶一热,

    眼泪差点忍不住流下来。

    因为这如同海市蜃楼一般显映而出的山河景象,

    他们很多人都不陌生。

    那河是涛涛大河!

    那山是西岳华山!

    然而如今无论是抚育了无数炎黄子孙的滔滔大河,

    还是名传天下千百年,早已被视为他们诸夏象征之一的巍峨西岳,

    如今却都已经沦落胡尘,有生之年恐怕都再也看不到了。

    即使是那些没有见过大河与西岳的人们,

    看到此情此景也都油然而生一种熟悉和悲伤之感,

    毕竟很多东西其实早就已经被祖先刻在了他们的血脉深处。

    然而有些人看到这一幕,脸色却不由得变了。

    “是谁?!”

    相府之中的秦晖之不复原本的从容,脸色阴沉。

    毕竟秦晖之能够以文臣之身成就如今的地位,

    权谋手段自然不可或缺,但本身的文学造诣和文道修为也同样不弱。

    光一听这鸣世诗词的头两句,就已经察觉到了不妙。

    “是李长青!”

    不同于没有亲自照过面的秦晖之,

    他的相府总管秦德却一下子就把李长青的声音给听了出来。

    “是他?!”

    秦晖之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

    意识到事情只怕真要向着他所不希望看到的方向发展了。

    果然,

    下一刻李长青的声音就再度响起,将诗词的后两句也吟诵出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而随着诗词吟出,文气共鸣,

    刹那间天悲地恸。

    恍惚之间,

    靳人凶残如狼,肆虐如兽,肆意残杀凌辱汉人百姓,将汉人视作猪羊一般的一幕幕如同放电影一般闪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也勾起了无数人的悲伤回忆和联想。

    他们有的是亲眼目睹、亲身经历,

    有的则是来自他人悲诉、讲述,乃至道听途说。

    但他们却都知道眼前这一幕幕虽然不是真实,却胜似真实。

    这一刻的他们同生天地之间,同延一脉血液,

    仿佛冥冥之中心灵共鸣,

    感受到了北地亿万生民的苦难,

    更感受到了他们苦苦忍受靳人残虐,日日夜夜企盼王师,

    却始终盼而不得,

    年复一年,终至泪干心死,彻底绝望的心境。

    这一刻,

    临安城中百万生民都不禁心中悲伤,胸膛发堵。

    那些有家人亲属沦落北地,

    或者干脆已经丧生在靳人铁蹄屠刀之下的人们,

    更是忍不住泪如雨下,痛哭失声!

    即使是那些风花雪月的才子佳人,

    锦衣玉食的官员贵人们,

    这一刻也都不由得生出一丝丝的惭愧,

    让他们想起就在他们在这里雪月风花、锦衣玉食的同时,

    在泱泱北地,中原故土,

    还有亿万与他们流着同一脉血液的同胞在靳人的残酷统治下受苦受难,朝不保夕。

    更有无数热血男儿

    想到靳人这么多年来施加在他们大胤乃至所有汉人身上的耻辱,

    内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冲天的愤怒。

    终于有士子忍不住喊出了深藏在心底的呼声:

    “北伐中原,光复故土,报我血仇!”

    而这个声音仿佛一下子成为了所有人的心灵最强音,

    瞬间扣动了不知多少人的心弦,引发了不知多少人的共鸣。

    “对,北伐中原,报我血仇!”

    “北伐,报仇!”

    “北伐,报仇!”

    刚开始这个声音还只是在城中一隅响起,

    紧接着便迅速传播扩散开来,

    无数胸中郁愤亟待宣泄的人都被这个口号所激起心灵共鸣,

    也跟着一起呼喊起来。

    于是乎这样的声音飞速扩散,很快就从原本的一隅呼声变成了全城高呼,

    万众一心,声震九霄。

    “干的漂亮!”

    韩世功等主战派大佬都不禁惊喜交加,

    忍不住霍然而起,拍手大赞。

    虽说一开始他们不远万里把李长青请到京师来,

    打的就是想请他为北伐站脚助威,大造声势的算盘。

    却也没想到对方的效率竟然这么高,

    他们都还没把这事跟对方说呢,更没来得及替李长青造势,

    结果这声势就已经被李长青自己给造起来了。

    这也太给力了点吧!

    “晋卿老弟,长青小友这么给力,咱们也不能干看着,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

    惊喜之余,韩世功也将目光转向一旁的吴侯。

    “是该动一动了。”

    吴晋卿点头表示赞成:“长青小友已经把火给点起来了,剩下的不过添添柴而已,简单。”

    而相对于这些主战派大佬的振奋,

    某些人就不太好受了。

    譬如主和派的朝臣以及他们的党羽们。

    听着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北伐”之声,

    这些人一个个脸色都跟吃了苍蝇一样难看。

    虽说外面的泥腿子再怎么喊也喊不到朝堂上去,

    只要还是他们这些人执掌朝廷重权,

    就根本不可能让北伐有实现的可能。

    但如果民意实在太过汹涌,

    他们所要承担的压力自然也会随之增大,也要考虑其中风险的。

    毕竟他们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也不可能一直呆在朝堂之上,

    平时也是要生活在这京城之内、市井之间的。

    不可能真的一点也不把百姓的呼声当回事,

    就像当年的岳翼北伐一样,

    当北伐已成民心所向,浩荡大势时,

    他们这些人不也只能被大势裹挟着,哪怕想拖后腿都要偷偷摸摸的干吗?

    还要冒着一旦被发现,

    什么“汉奸”、“叛徒”、“卖国贼”之类的大帽子就都会紧跟着扣过来,

    遭受千夫所指,万众唾弃的风险。

    做什么事也都要三思而后行,免得沦为弃子,成为无数人泄愤对象。

    就连秦晖之这个主和派的魁首也没了之前的从容。

    他之前放任李长青的名声发酵,那是看穿了韩世功那伙人的算盘,指望着放长线钓大鱼,

    借着李长青这个引子,把韩世功他们隐藏的力量尽可能地牵扯出来,

    让龙椅上那位真切感受到主战派隐藏的威胁。

    这样才会给他撑腰,支持他继续打压主战派那帮军头。

    但却没想到李长青这么能作,

    根本没用韩世功他们帮忙,光靠自己就把那些无知百姓都给忽悠了起来,

    这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也让他有些坐不住了。

    “秦德。”

    “老奴在,相爷您有何吩咐?”

    “这么好的机会,韩世功那群匹夫肯定不会放过,接下来肯定有所动作。

    吩咐手下人手,把他们都给我盯紧了。

    另外通知其他人也别干看着了,都行动起来,不能让风向这么快就倒向对方。”

    秦晖之吩咐道,

    这时候他也顾不上自己之前才定下的养敌自重的计划了,

    因为这局势发展的明显已经开始超出他的估计。

    一个弄不好就不是养敌自重,

    而是养虎为患了!

    “是,相爷,老奴这就去。”

    看着秦德远去的背影,秦晖之的脸色依旧并不轻松。

    因为这把火着的太过突然和猛烈,

    只怕没那么好压下。

    甚至不光是他,就连身在皇宫大内的天禄帝,

    也都听到了这源自京中百万生民的呼声。

    毕竟百万齐呼,声震九霄,

    纵然是深苑高墙也无法完全抵挡,

    如同龙吟虎啸一般冲入大内深宫之中,宫宇回荡,声震屋瓦。

    将正在午休小憩的天禄帝从睡梦中惊醒!

    “哪里来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给朕查清楚!”

    等听清楚把他吵醒的声音是什么,天禄帝不禁龙颜大怒。

    不光是起床气,

    更是因为这个声音让他想起了最不愿意想起的某个人,某些事!

    然而事情的发展,

    往往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虽然诗词鸣世的异象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消失了,

    在大家喊累了之后,

    “北伐”的口号也渐渐止歇了下来,

    但“北伐”的念头却深深刻入了所有人的心底,

    同时这件事的影响,

    也在接下来开始彻底发酵开来。

    首先是当日与会的众多士子,

    随着他们的自发宣传,

    李长青这时候鸣世新作的全名和整个创作过程都随着他们的宣扬开始广为人知。

    这在满足了大家的一部分好奇之余,

    却又让大家升起了更大的疑惑。

    诗名既然叫‘冬日游京有感’,

    这首诗显然就是在游京之后的有感而发。

    可李长青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会让他生出这样的感触?

    接着李长青这首鸣世新作的创作背景也很快就被人追溯挖掘了出来。

    于是老庙街的文品轩和城北贫民区这两个关键节点都随之被发现,

    借着诗词爆火的东风,也都跟着出名了。

    就如文品轩的那个王胖子所担心的一样,被大家一深刨,

    非但他自己的奸商本质暴露无遗,甚至连文品轩的那点老底也都被人给抠了出来。

    连带着他背后的东家后台都跟着出名了。

    当然他们还不是最引人瞩目的,

    最引人瞩目的,还是城北贫民区。

    就像之前的韩通一样,

    很多京城中人也是这时候才意识到,

    原来在这个他们生活生长的地方,这个所谓首善之地的繁华京师之内,

    在表面的锦绣繁华之下,竟还隐藏着这样一个贫困简陋的所在,

    生活着这样一群苦苦挣扎在饥寒交迫间的人。

    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