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穿越封神,我拜入了阐教门下 > 第268章 云霄求归还宝物

第268章 云霄求归还宝物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穿越封神,我拜入了阐教门下 !

    云霄娘娘声音轻柔,宛若天籁之音,令人心神宁静。她缓缓站起,身姿曼妙,宛如仙子临尘,笑容温和道:“道友远来辛苦,且先坐下歇息,我们再慢慢商议赵公明大兄之事。”

    许屹心中感激,忙道:“多谢娘娘关照,贫道有些受宠若惊呀。”

    云霄娘娘点头,领着许屹及两位妹妹来到洞府一侧的玉石桌前,轻移莲步,优雅落座。许屹也依言坐下,目光却忍不住飘向洞府深处,那里隐约可见云雾缭绕,似有若无的仙乐传来,令人心驰神往。

    洞府中的气氛变得宁静,两人相对而坐,碧霄和琼霄则立于于云霄两旁。好像服侍的两位丫鬟一般。

    “道友此番前来,不知是因为我赵公明师兄何事?”云霄嘴角含笑,眸中带柔的给许屹倒上一杯清茶。

    许屹端起茶杯,浅尝一口,清香顿时弥漫整个口腔,让他身心舒坦,紧绷的心顿时也有些放松。他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地说道:“娘娘,贫道此次前来,是为了寻求一份能够解决方法的问题,听闻前些日子,赵道兄从三位娘娘这里借得了法宝金蛟剪,而如今那赵公明持着法宝,欲要讨回先前被我们夺走的那两件宝物,而我等玉虚门人,尊奉者天道而行之意,如今,封神榜创立,三教弟子诸多以上皆入榜,而通天师叔自封神榜之后便立了门规,不允许任何弟子下山参与凡间任何大战,更有如今,殷商气数已尽,周将代之,而公明道兄不顾师命下山,逆天而行,或许会让师叔责罚,而且,如今他持着金蛟剪,更是猖獗,扬言要不顾天命,替之前前陨命的截教道兄报仇,还望三霄娘娘……”

    还未等许屹的话落,云霄的面孔忽然变得凝重冷肃:“你所言,可是当真?”

    周围的气氛随即有些冷却下来,空气中的紧张感悄然弥漫,碧霄与琼霄也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站在云霄身后,目光盯着许屹。看不出是怒是柔。

    “是……贫道所言句句属实,还望三霄娘娘能够劝一劝赵公明道兄……”许屹语气中有些发颤,他不敢猜想三霄是否会答应,劝导一番赵公明。

    云霄娘娘目光如电,射向许屹,那双眸中带着一股深不可测的威严,仿佛能洞察人心:“道友此言,可知后果?公明兄长乃是我截教众弟子中的重徒,即便是师尊通天教主也一贯奉行者他的行事,更别提我们三人对于公明大兄的态度。你此番上三仙洞中求助,无疑就是为了你阐教众弟子,他们身负红尘之劫,此番就是要奉师命助周伐商,而公明大兄无疑阻碍了他们的行程,所以你才上山来求助我们的,是否?”

    许屹感受到云霄娘娘身上的威压,心头一紧,但仍坚定地回答:“娘娘,贫道虽非你教弟子,但其赵公明其心性、行事风格,贫道自是了解。若非事出无奈,贫道岂会轻易上山求助三霄娘娘,如今天数已定,公明师兄以及截教的众道兄若是再执意下去,逆天而行,恐怕会引得天大怒啊!”

    云霄娘娘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知道,赵公明的行为已经触碰到了天道的底线,若是置之不理,不仅会招致通天的责罚,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碧霄与琼霄见状,纷纷低头,沉默不语。她们知道,云霄娘娘此时心中必定矛盾重重,一方面要维护师门纪律,另一方面要顾及同门之情。

    许屹见状,心中也是一紧,他明白,云霄娘娘的态度至关重要,若能得到她的支持,或许还有机会劝说赵公明收手。

    云霄娘娘沉吟片刻,终于开口:“许道友,你既然能上三仙洞中求助,足见你心中仍有正义与担当。我虽是截教中人,但对于公明兄长的一意孤行,心中亦有所忧虑。你若真能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正道为本,我云霄虽不能公然违背师命,但也可暗中助你一臂之力。”

    碧霄与琼霄闻言,抬头相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们知道,云霄娘娘此言,便是准备站在阐教众人这边,忙劝赵公明大兄回山。

    许屹深吸一口气,行了一礼:“多谢娘娘,许某定不负所托。”

    云霄娘娘微微点头,眼神坚定,随后她又话锋一转,道:“不过,听大哥所言,之前你等一众玉虚门人使用奸计夺去了他的两件法宝,乃是他手中的至宝定海珠和缚龙索,不知可否归还公明大兄,如若不然,以大哥的性子,恐怕我等还真劝不回来。”

    听到云霄的话,许屹一时间也变得难为自己,如今,缚龙索尚在自己身上,所以说或许有了此件法宝,能够如虎添翼,但将它归还也并没有太大的损失,不过倒是定海神珠,此珠乃是未来开辟世教二十四诸天的法宝,若是将此宝物还给赵公明,那就是改变了未来定向,阻止了未来西方释教的兴起,加上先前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对自己的劝告,此举可否称之为逆天而行?

    许屹心中权衡轻重,深知此事牵扯甚广,不仅关乎当前的敌我矛盾,更可能影响到未来的天地大局。他沉吟片刻,决心已定,毅然道:“关于缚龙索,许某愿意归还赵公明大兄,以示诚意。但定海神珠,据师尊所言,此珠未来定有大作用,只怕不肯轻易还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