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明朝贵客来 > 第十章 县令

第十章 县令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明朝贵客来 !

    胡明文也不理他,这两个老头的穿着看样子都是读书人,而且只怕都是有点功名的,明朝读书人的地位可是很高的。

    虽然我们后世常说穷秀才穷秀才,但是在明清时期的秀才可不简单,在明朝,所有老百姓出门都需要持有路条,秀才可以随便出门游学,不受限制。

    老百姓见到官必须下跪,秀才可以不用跪,还有张凳子可以坐着和官说话。

    老百姓都要服苦役,秀才不用。

    老百姓都要交税,秀才如果没钱可以不交。

    秀才的功名只要不被取消,官府就不能对他用刑。当然,锦衣卫可以,如果锦衣卫对秀才感兴趣的话。

    如果一个地方天高皇帝远,官府顾不过来,会把地方上的管理权下放给当地的乡绅,这个话事的乡绅往往就是秀才。

    总之一句话:秀才是标准的统治阶级和社会精英。

    只听那青衣老头说道:“小友家住何方啊?师从何人啊?”

    胡明文恭敬道:“好叫老先生知道,小子乃上岩里胡明文,在邻村社学求学,教小子的先生乃本县童生平和先生。”

    这老头皱着眉头似乎想不起这平和先生是谁,便道:“哦,有机会倒要拜会一下,能教出小友这样的学生来定也是不凡之辈。”

    胡明文忙接道:“老师确是为我等弟子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可不是吗,为了以前的胡明文跟刘友才都打坏了好几根戒尺呢!“只是好叫老先生知道,小子并未取得任何功名,当不起老先生的小友之称。”

    青衣老头听他这样说哈哈一笑:“无妨,无妨,就凭你刚才的那首诗便当得起这个称呼。”

    胡明文一懵,什么诗啊,我不会写诗啊?

    这时旁边的蓝衣老头口中吟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呵呵,小子,本~老夫念得可对啊!”

    啊,我不过刚刚因为那乞丐而受到感触,随口吟了一首后世听过的感叹民间疾苦的诗,话说这诗现在还没有出现过吗?

    “老先生好记性,确实一字不差。”胡明文回答道。蓝衣老头继续问道:“不知这诗你是何处听到的,可是你老师做的。”他可不信这诗是这小子做的。

    胡明文听他话里意思是不相信这诗是自己做的,本来胡明文是不会把抄来的诗据为己有的,但看这老头瞧不起自己的样子便来气了。

    “这诗不是老师做的,只是小子看到路边乞丐遭遇,又想到自己家最近的变故有感而发。”胡明文朗声道。

    怎么样,我就说是我做的你能拿我怎么样,有本事你去翻书找作者啊。我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哼!”蓝衣老头听胡明文说完气道:“那你的意思是本县知县无能才导致这疑是民间疾苦声喽,而要靠你来提醒这些小小的州县官,让他们关注老百姓的疾苦喽。”

    胡明文听他这样解释吓了一跳,这可是扣帽子啊,要是知县听到了,还不得打自己板子,这可不能乱认。于是辩解道:“小子可不敢有那样的意思,小子说过这诗也只是有感而发而已,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老先生可不要误会。”

    这时那青衣老头出来解围道:“寅白兄,莫要生气,这诗是好诗,这小友也没别的意思。”又对胡明文说道:“小友刚才说是家里出了事,才有感而发的,不知是何事啊!”

    胡明文见这青衣老头态度就和气多了,这才是一个老者该有的样子嘛!

    见他问起便把上岩里被叛军洗劫一事说了,也把最近自己的遭遇略微说了一下,听胡明文说完两个老者都很感慨,那蓝衣老头也稍微和气了一些。看样子古往今来,卖惨都是一种博人眼球的好办法。

    青衣老头说道:“如此说来,胡小友家里就只剩你一个人啦,而你又因为脑袋受伤失忆了,这可真是祸不单行啊!”

    蓝衣老头也说道:“看样子你也是饱经磨难,只是不知你现如今读到哪本书啦!一般你这年纪应该开始学完四书了。”

    啊!读哪本书?穿越到这个世界胡明文还没有读过一本书呢!四书五经只知道名字,内容是一点也不清楚。难道告诉他们自己读过《静夜思》,背过《岳阳楼记》吗?那不会被他们骂死,看来只好借失忆说事了。

    “两位老先生,小子因为失忆所以读的书大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一些零零散散的句子,记不全了。”说完故作委屈地看着他们。

    那蓝衣老头却先说道:“那你这诗是如何做出来的,你都忘记以前所学,难道还能做出诗来。”

    唉,看来回去得好好学习了,不然老被人质疑,现在只好继续装了,于是说道:“小子说了是有感而发,小子的脑子只是忘记以前的一些事了,又不是脑子坏掉了,小子也不知道怎么就做出来了。”接着又开玩笑道:“没准小子是个神童呢!”

    “哈哈”!青衣老头听完笑道:“对对对,没准小友就是神童,寅白兄,莫要纠结了。”又对胡明文说道:“既是神童,那小友可也不能荒废学业,伤仲永的事可不能做,待解决了这些琐事,便要埋头读书,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蓝衣老头也说道:“哈哈,好好好,好一个神童,那本~老夫就等着你一鸣惊人之时。回去定要勤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胡明文忙做出受教状。

    告别了奇怪的两个老人,胡明文也回到了客栈,见刘友才他们还没回来,便先回了房间休息。

    待快到晚饭时间三人才回到客栈,刘友才嘴巴一直不停地说着街上见闻,小丫也特别高兴的在旁边补充,四人欢声笑语中吃完了晚饭,便各自回房睡觉了。

    第二天胡明文起的很早,苍老叔也起了,只是刘友才跟小丫两人昨天太过兴奋,晚上都很亢奋,以至于现在也没起来。

    等四人都准备好时,天已经大亮了。四人便一起往县衙方向走去。

    不一会就来到了县衙门口,今天是放告日,他们到的时候已经有一些人在了。

    在衙门正前方,广场的正中央,有个圣谕亭,内里供着块石碑,上面刻着太祖高皇帝颁布的《圣谕六条》,一共是二十四个字,‘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每逢初一,十五,县官都要来这给群众进行宣讲,教导他们按照这六条好好做人,做朝廷的顺民。

    衙门正门两侧的外墙,呈八字向外倾斜,墙上张贴着官府的文书告示。

    放告日普通百姓是可以围观的,于是胡明文便跟着参观起这县衙来,看到的一切都很新鲜。进入二门便到了县衙的第二进,这也是县衙中最大的一进,由东西两个院落组成,县丞、主簿和典史各有一个小院作为办公场所。还有六房司吏的办公室。本县的粮仓、银库、架阁库也都坐落于此。

    过了这一进,进去下一道‘仪门’,才看到了县衙的大堂所在。

    但在通往大堂的甬道正中,还立着个名为‘戒石亭’的小亭。亭子中同样供奉着一块石碑,这碑朝外的一侧上刻着‘公生明’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绕到后面便看到,这碑向着大堂的方向刻着‘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大字。

    本县知县胡明文只知道姓徐,单名一个彬字。浙江台州人。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现在只等知县大人升堂了,足足等了一柱香的时间,县令方才姗姗来迟,一见站在人群中的胡明文,远远地给了他一个笑容。

    胡明文脑子一下懵懵的,感到非常意外,原来这县令便是昨天的蓝衣老头,这也太戏剧了吧!

    县令坐定,原本嘈杂的大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就这样县令处理起案件来,其实大都是一些小事,徐知县轻车熟路地就解决掉了。很快便轮到了胡明文,胡明文上到堂内,对着徐知县就下跪拜倒,没办法,明朝只有至少秀才功名才能见官不拜。胡明文现在啥也不是,只能如此,好在徐知县很快便让他起来回话了,这才不至于要一直跪着。

    胡明文把要解决的事向县令一一禀告,之后便等着县令指示。

    只见徐知县说道:“眼看就要到了秋粮收割之际,民以食为天,粮食乃国家之根本。上岩里的事实属特殊,所以本县也会酌情处理。待到秋收之时,本县将下发公文,抽调附近乡民,当不会误了农时。”

    胡明文大喜,没想到这事就这么容易解决了,“多谢大人,大人真是青天在世,我上岩里全体乡民必会永世感谢大人!”哈哈,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刘友才跟小丫他们也很高兴,齐声拜谢知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