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重生在顺治末年 > 第二百九十章别有深意

第二百九十章别有深意

作者:幸福的小鱼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重生在顺治末年 !

    历史上的雍正正是在今年(公元1691年),奉父命与内大臣费扬古嫡女乌拉那拉氏成的婚。此时他年仅十三岁,而乌拉那拉氏的年龄也不过是比雍正大了几个月而已。这么小的年纪就要结婚。两个人都还是孩子,却要组建家庭,生儿育女。这在现代人看来是何等的不可思议,可是在清朝却实属正常,虽然不合理,可这时代的人,无论满汉,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大多如此。

    从顺治时开始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因此,除个别情况外,绝大多数的满人都是在十六岁以前成婚的。

    不过,淑云那套早婚早育,会导致新生儿早夭概率增加的理论被康熙采信并逐渐验证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虽然一些宗室和朝臣们以祖制为由,跳出来大加反对。可奈何他们的夫人大多都是赞成的。都说女儿是娘的“贴心小棉袄”,没有哪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闺女的。婆家再好,也终究不如在自己父母身边来得自在,轻松。都是从做人媳妇时代过来的,那种感受她们深有体会,自然不愿意把那种生活过早的加诸在自己女儿的身上。

    女人不比那些爷们,没事就爱冠冕堂皇的把什么大义挂在嘴边。这时代的女人,一生都在围着丈夫,儿女转,做一切事都是以丈夫和儿女好为前提。现在能让女儿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在身边多留几年,享享清福,她们又怎么能不愿意。即使被丈夫埋怨,可为了孩子,人脑袋打成狗脑袋也是要争一争的。

    况且在她们看来,皇上的话也没错。好多人家的女儿不正是早早的就结婚。而后下的孩子不少都夭折了吗。甚至有些人家的女儿还难产而死,或是就此坏了身子,落下这样那样的病根,没过上几年也就没了,活着的也不见得好过到哪里去。原来还不知道原因,见大家都这样,也就不以为意了,她们年轻时不也都是这么过来的吗?可现在,再仔细这么一琢磨,再拿自己对比一下。可不就像皇上说的那样吗——年纪小的时候生孩子多艰难啊。孩子也不好养活。等到大一大再生时就容易了很多,孩子也健康的多。原本还以为是生多了,有经验以后就容易了呢。现在看来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有了对比,又有亲身体验放在那。性命攸关。该怎么选择这帮夫人们心里也就都有了谱。

    再说,就是那些表示反对的爷们们也不是不心疼自家孩子,都是当爹的人,也是眼瞅着孩子从一点点,好容易长到这么大。即便将来要嫁到别人家去,可到底是自己的亲生闺女,虽不能一直在膝下承欢,可终究还是希望孩子能过得好不是,哪就会那么没心没肺的。只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职责。不能皇上说怎么样就怎样吧。总得有人站出来泼泼冷水不是,也省得皇上以后有事没事都想着搞乾纲独断那一套,要真那样的话哪还能体现出他们的价值啊!

    站出来叫嚣,呐喊一番是必要的,可要说到让康熙就此打消念头。别说康熙不愿意,他们自己还不干呢!又不是缺心眼的老顽固,有了好事还往外推,谁会那么二啊!再说,还有一帮子母老虎在后面盯着呢!为了自家后院的和谐也不能干傻事不是!

    甭管大家都揣着怎样的小心思,选秀的年龄最终还是更改了。康熙联系实际情况,又综合了各方的意见,最后把秀女的年龄定为15~18岁。虽然还是有些偏小,可要是一下子跨度太大了也属实是让大家不好接受。这个年龄段还是很适合当前形势的。

    秀女的年龄增大了,和她们相配的夫婿的年龄自然也要相应的作出调整。而原本应该在今年成婚的龙蛋当然还得继续打光棍了。

    看着不远处带着一帮弟弟妹妹们玩耍的“光棍”小盆友。淑云一时间也是思绪万千。眨眼间孩子就长大了,想着龙蛋和团团小时候干的那些捣蛋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时间过得可真快!虽然成婚的年龄推后了,可是用不上三年,龙蛋也必须要娶妻了,接着就得轮到团团。再过两年孙子,孙女就要出生了。自己就得升格成奶奶或外婆。自己才三十出头啊,要是放在前世,好多人这个年纪婚都还没结呢。想想真是太悲催了!

    看着淑云皱着眉头,一脸的郁闷样。太后不由得笑了起来。用手指点了一下淑云的脑门,打趣道:“你呀,瞎想什么呢,瞧这小脸儿皱巴的,都快赶上包子了!和你这么一比啊,哀家可真算得上是没心没肺了。”最后一句话,太后咬字特别重,刚才还笑得慈祥的脸上也换成了一副戚戚然的表情。让淑云想不注意都不行。

    别看太后这人平常一副不争不夺的老好人做派,可在淑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精明人。要不她怎么可能在顺治帝独宠董鄂妃的情况下,不但保住了她皇后的地位,现在又进一步得到了不是自己所出的儿子——康熙帝的尊重与敬爱呢。根据淑云这些年来对她的了解,太后是从不会乱说话的。

    刚才心情一直很放松,就没大在意。可这会儿淑云不由得细想了一下太后今天说过的那些话和总总的做派。发现这中间也是有其深意的。起码对于蒙古的现状,她应该不只是发发感慨而已,虽然只是一带而过,话题很快就转变到了龙蛋的婚事上,但是一番隐晦的话语恐怕就是想要借着自己之口,向康熙传递她的意愿。

    在淑云想来,太后不可能不明白康熙针对蒙古的总总手段。只不过有些事不是她能够左右得了的,尤其在能决定国家走势的既定大方针上,更是没有她插手的余地。虽然老太太此次也是和从前一样,一如既往的没有想要干政的意思,但是能为家乡百姓们尽一份力的时候,她还是想要试一试的。

    可能怕自己不明白,或是以为自己不想应承。这会儿又以“没心没肺”点了自己一句。

    抛开太后的身份。作为一个蒙古人,想要让让家乡百姓过上好生活,这样的要求并不过分。况且她从始至终一直支持自己,对包子们也是尽心爱护。这个盟友对此时的自己和孩子们都太重要了,绝对不能失去。不管是投桃报李,还是出于什么考虑,自己也必须要有所表示。

    淑云稍一沉吟,就故作可怜兮兮的样子说道:“哪有啊!皇额娘就会笑话臣妾!不过皇额娘也无需担心,蒙古的百姓也是咱大清的百姓不是,皇上一定会想办法妥善安置的。”

    “那感情好,哀家就擦亮眼睛等着看那一天了!”太后拍了拍淑云的手,笑眯眯的说道。

    看来自己的回答还是让老太太满意的!不过她话里也透露出了拭目以待的意思,想要看表现吗?淑云淡淡的笑了笑!

    随即想到康熙那里,淑云微不可察的皱了下眉头。对于让蒙古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办法也不是没有。眼前能想到的起码就有三个。而且这样利国利民的好事淑云也是极愿意去做的,只是有些话淑云不方便说而已。

    以往每次出主意,淑云都是赶着适当的时候,抓准了时机才出手的,可那也是小心再小心,绝不敢任意妄为。就怕哪句话或哪一步行差踏错,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后宫干政的帽子可不是什么人都顶得起的。可这次就不一样了,意见不是随便就能发表的。想想让康熙都一筹莫展的事,凭什么自己就能信手拈来。这不是上杆子招人猜忌吗?

    但是现在既然对太后作出了保证,那么就容不得自己再等待时机了。必须尽快安排一个妥当的方式,在不用出太大风头的情况下,把事情办圆满了。唉!还真是伤脑筋啊!

    淑云一边琢磨着,一边跟太后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着。孩子们在那赛马的,比试射箭的,草地上野炊的,玩的不亦乐乎!

    这么其乐融融的光景还没过多久呢,李德全就急匆匆的跑来了。

    “奴才叩见太后娘娘,皇贵妃娘娘。”

    “起吧,这么火急火燎的,出了什么事吗?”太后皱着眉头问道。

    “回太后娘娘的话,是皇上招皇贵妃娘娘伴驾呢!”

    太后笑着看了淑云一眼,道“那你快去吧,省得皇上等着急了,哀家留在这里带着老四他们再消闲一会。”

    淑云被太后别有意味的笑弄得很是尴尬。暗怪老康缠人!有些讪讪的站起身来,对太后施了一礼,就准备随李德全回去了。

    转身的一瞬间,见到不远处正在吃东西吃得欢实的小花,淑云不由得止住了脚步。

    感谢书友,虚线,雯水竹隐,投了1票粉红票.依一灵投了1张评价票

    感谢书友,梅子0411投了2票粉红票。soi投了3票粉红票。gongpingdi1投了4票粉红票

    感谢书友,奶昔的味道,投了5张评价票,2张更新票

    感谢书友,热橙c,投了1张评价票,1票粉红票

    感谢书友,覺海慈航打赏300起点币iao630打赏99起点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