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大明皇太孙 > 第4章 缔造神童

第4章 缔造神童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大明皇太孙 !

    从慈庆宫出来,张宏便跟朱由检交代见到皇上后要注意的事。

    刚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朱由检哪里听得进去,不等张宏说完,朱由检垫脚拍了拍他肩膀:“张公公,今天的救命之恩,我来日必报。”

    张宏正说得起劲,突然听到这么一句,心里只觉得好笑。

    “老奴等着殿下来报。”

    得罪了未来的皇帝老爹,朱由检将来能不能就藩都难说,还谈什么回报。

    二人来到乾清宫暖阁前,张宏隔着殿门高声禀报:“主子,奴才把小皇孙带来了。”

    “带他进来。”万历的声音虚弱,心情似乎不好。

    殿门开,朱由检快步走进。

    比床还大些的圆桌上摆着十二道菜品,分别是:羊肉炒、煎烂拖齑鹅、猪肉炒黄菜、素熇插清汁、蒸猪蹄肚、两熟煎鲜鱼、炉坢肉、筭子面、撺鸡软脱汤、香米饭、豆汤、泡茶。

    菜品丰盛,卖相也极好,看的朱由检直咽口水。

    相比清朝皇帝一顿饭几十上百道菜,明朝皇帝一顿的菜品数量要少太多,即便是最丰盛的晚餐也只有36道。

    他顾不得菜品,小跑来到万历皇帝榻前,抬手一揖:“给皇爷爷请安。”

    万历皇帝横卧榻上,身上盖着被子,左手端着一个拳头大的瓷罐,右手冲他招了招:“到皇爷爷身边坐。”

    坐下后,万历皇帝当他的面,打开瓷罐,拿出几颗胡椒粒送到嘴里,也不咀嚼,就是含在口中。

    “皇爷爷,您这是干嘛呢?”

    万历笑了笑,把胡椒罐放到一边:“老毛病了,等你到皇爷爷这年纪,口牙也得隔两天就疼一次,不疼还好,疼起来可真要人命了。”

    朱由检恍然,这是把胡椒粒当麻醉药用了。

    “皇爷爷,您看这个,这是我前几天写的故事。”朱由检邀功似的把昨天写好的一沓稿纸递给万历。

    万历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虽然有他自己的消遣方式,可到了这把年纪,很多娱乐项目他已经玩不动了。

    这就少了太多快乐,朱由检想要靠着万历这颗大树,就要能给他创造快乐,而他恰好又知道该怎么做。

    “好,皇爷爷看看。”

    万历笑着接过稿纸,他不认为朱由检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写出什么好东西,可看了两眼后他就被其中剧情吸引。

    朱由检写的是清代小说《豆棚闲话》,虽然他也记得《儒林外史》《红楼梦》这种史学巨着,但这些书不是他这个年纪该写出来的。

    《豆棚闲话》对他的年纪而言,虽然还是太早熟了,但并非不能接受。

    全书十二篇,朱由检只写出了前六篇。

    以豆棚下谈话为线索,将十二则故事贯串起来,豆棚始,豆棚结,语言清新,意趣诙谐。

    以豆为起点,引出故事,对其中讽刺清朝的段落也改成了讽刺元朝的。

    万历皇帝看的入迷,稿纸一张张翻过,他也看过不少太监们从外面带来的话本,可那些都是寻常话本,与《豆棚闲话》这种传世之作无法相比。

    趁万历皇帝看着的时候,朱由检跑到桌边,端起饭碗,往碗里夹着肉和菜,端着饭碗到万历身边。

    万历看完六篇故事,微微点头赞许:“颇有趣味,”

    把稿纸放到一边,看着大口干饭的朱由检,看着他的小脸,万历仿佛看到了幼时的自己。

    三岁那年,他也是这么一脸天真无邪的看着祖父嘉靖皇帝。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他一时恍惚失神。

    “皇爷爷,你怎么了?”

    被朱由检一叫,万历回过神:“朱由检。”

    朱由检双颊被饭塞的鼓鼓的,还在往嘴里扒饭,活像一只大仓鼠,见他这样,万历强忍笑意道:“身为太祖血脉,可不能光会写话本,皇爷爷问你,你读过哪些书?”

    重生过来,朱由检只继承了身体原主人的部分记忆,原主人经常接触的人他记得,看过什么书却不记得。

    穿越前他倒看过不少书,可又不能跟万历说,想了想道:“回皇爷爷的话,我在看《论语》,里面的好多话我都认识,却不明白什么意思。”

    “哦?宫里还没给你派师傅么?”

    “没有。”

    “那是谁教你识字的?”

    朱由检一脸天真:“回皇爷爷,没人教我,我只要看一遍就知道那字怎么读和写。”

    “哦?”

    万历点点头:“朱由检,你给皇爷爷写了好话本,皇爷爷要赏你,你想要什么?”

    “皇爷爷,我想要个研墨伴读,皇爷爷就让我在宫里走走,挑一个下人做伴读好么?”

    就算牙齿实在很疼,这天真的要求还是让万历皇帝忍不住咧嘴笑了下:“你可想好了,皇爷爷什么都能给你,你就要这个?”

    “就这个,我只想要个伴读。”

    “那好,皇爷爷答应你,你在宫里看上谁,就让谁做你的伴读。”

    “哎,谢谢皇爷爷。”

    万历捏了捏朱由检的小脸蛋:“以后后悔可不要哭鼻子,有什么不懂的,皇爷爷今天都给你讲了,张宏,给朕拿《论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