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铁骑之虎啸狼骑 > 第十七章 卧牛村学

第十七章 卧牛村学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铁骑之虎啸狼骑 !

    这几天,苍山县的人们议论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卧牛村的村学建成了。?  要说一所村学建成了不是什么大事。离县城比较近的几个大村镇都有村学。县城里学馆、私塾也不少。还有苍山县的最高学府县学。和这些比起来,一个小小的卧牛村的村学能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能够引起所有人注意的事情,必然有不同一般的地方。卧牛村的村学的确和一般的村学大不相同。

    先,这所村学是县尊大人亲自批准建立的。县尊大人还亲自引荐了几位苍山县比较有名的私塾先生,到卧牛村村学去教书。那些先生们从卧牛村回来之后,一个个兴奋得就像考上了进士一般。他们回家之后立刻关闭了私塾,携家带口急匆匆的搬去卧牛村。这样一来,跟着他们求学的童子们就面临没人教的局面。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怕耽误自己孩子的学业,急忙跟先生们打听他们搬去卧牛村的原因。先生们如实相告,原来卧牛村村学不仅规模大、条件好,更重要的是教书的先生居然是国子监的博士。这就好比现代的老少边穷地区,那些靠着代课老师撑门面的小学校,突然来了一位全国一流的特级教师一般令人震惊和兴奋。

    不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都是不遗余力的。总想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盼着自家孩子有朝一日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家长们岂能放过。他们带着希望跑到卧牛村去,然后兴高采烈的拿着一张纸回来,举着这张纸四处炫耀。我家孩子是卧牛村学的弟子啦,今后可以跟着名师求学啦。那骄傲的样子就好像自己的孩子一进入卧牛村学,就能金榜题名一般。

    和他们一样的家长大有人在,于是那一张张纸被大家借来传阅。只见纸上抬头印着“卧牛村学招生简章”几个大字,下面是卧牛村学的简介和招生细则。卧牛村学再大也不可能把全县的童子全招进学校,所以这次招生名额只有六十个。俗话说物以稀为贵,机会难得,名额宝贵,家长们怎能不动心思。他们到处拉关系找门路,卧牛村学的大名也随着他们传遍苍山县。

    卧牛村学与众不同的第二个原因,就是还没招学生先考老师。这个环节是由周如海亲自把关,挨个考较。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您请到别处去吧。不过即便没通过周如海考核的人,也死皮赖脸的要求留下。好在村学里的事务也不少,除了当先生之外。什么宿管、杂役之类的也需要人。所以,在卧牛村学如果你遇到一个挑水劈柴的,千万不要看不起人家。没准人家就是个秀才、童生呢。

    这几天苍山县的秀才、童生、廪生等等这些读书人,走马灯似的往卧牛村跑。目的只有一个,想让自己成为卧牛村学的先生。

    老话说得好,家有隔夜粮,不当孩子王。教书育人是个苦差事,教好了是美事,教不好却是要砸饭碗的。可是这些读书人对卧牛村学趋之若鹜也是有原因的。他们都想得到周如海的指点,希望借助周如海的学识和人脉,为自己今后进学铺平道路。当然,其中也不乏单纯钦佩周如海学识,一心想跟随他追求学问最高境界的人。如此一来,卧牛村学不管教学成绩如何,至少在师资力量上就连县学也不能与之相比。

    条件好、师资力量冠居全县之的卧牛村学,还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地方。那就是有一位明星学员,县尊的弟子,大名鼎鼎的牛天赐。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聪明勇敢、前途无量的牛天赐成为同窗呢。十年同窗之谊,这关系铁铁的,到时候牛天赐只要对自家的孩子照顾一二,自家孩子的前程就有保证了。

    综合以上三条之后,卧牛村学想不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都难,更何况这本来就是牛天赐计划好的事情。他要把卧牛村学当成自己培养人才和班底的摇篮。想想看,同窗加同乡,这样的班底忠诚度不是一般的高。当然,卧牛村学现在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牛天赐的想法是要把卧牛村学办成一所门类齐全,能够培养各种人才的综合性学院。就类似于大燕的皇家讲武堂一样。到那时卧牛村学就应该叫做卧牛书院了。

    培养人才是一方面,在牛天赐的计划里还要以卧牛村学为契机,带动周围的经济展。要知道在现代一所大学能养活多少人啊,可以提供多少就业机会呀。展经济的基础是什么?培养消费市场呀。人多了就有消费,有消费就有市场,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

    现在卧牛村学还没开学就吸引这么多人来卧牛村,这些人不吃不住不花钱吗?那是必须的,看看现在沿着卧牛村主街两旁那一溜拉开的摊子,就知道生意有多火爆了。

    其实就算他不想花,牛天赐和周孝贤这哥俩也有办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银子。卧牛村学是寄宿制的,住在村学里的学生吃住不能不给钱吧。再说牛天赐还有别的办法呢。

    卧牛村学招六十人不假,但不是最大的容纳量。先生多呀,总得给他们找点事干吧。于是牛天赐跟周如海商量之后,增加了二十个名额。这二十人是从全县富户里面挑选出来的。

    牛天赐对全县情况不熟悉,但是于主簿,哦,现在应该叫于县丞了。于县丞对此可是门儿清。于是苍山县城里经常可以看到,于县丞领着牛天赐和周孝贤,走东家串西家,一张张印刷精美的特招函送到这些富户的手里。二十个名额绝对不能再多,多了就不值钱了。

    牛天赐上辈子没干过教育,但是上过学呀。对择校生这个概念还是非常了解的。有了择校生,就意味着有了大把的资金和人脉可以利用。有需求就有市场,那些富户捧着得来不易的特招函,对于县丞和牛天赐感激涕零,百依百顺。要啥给啥,要多少银子都不带眨眼的。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入传说中的卧牛村学,对他们而言是天大的幸事。与此相比掏点银子就不算什么了。

    大燕肃正七年九月,卧牛村学正式开始招收学子。这一天,整个卧牛村热闹非凡。从村学门口到村外的路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周如海一身青衫,威严的站在村学门口。在他两边站着村学的先生们,他们人人一袭青衫,那样子肃穆庄严。围在村学门口的人鸦雀无声,个个恭敬有加。县令袁崇骑马而来,离着村学门口还很远的时候,他就翻身下马,疾步走到周如海面前,拜倒在地。

    “恩师,学生袁崇拜见恩师。”

    “呵呵,起来起来。如今你是一县之尊,岂能给我这个草民行礼,快起来。”周如海笑着掺起袁崇。

    “所谓天地君亲师,恩师对学生的栽培之恩,学生永生难忘。恩师来到苍山县,学生竟然不知,实在是大不敬。请恩师责罚。”袁崇见到多年不见的老师很是激动。扶着老师叙说离别之情。这一点牛天赐还真不知道,否则早就告诉袁崇了。

    “袁崇啊,今天你我师生相会乃是天意,别情以后再叙,开始入学考试要紧。你是一县之尊,你来宣布吧。”

    “恩师在此,学生岂敢僭越。还是恩师宣布吧。”袁崇恭谨地说。

    众人一见连县尊都对这位老先生恭敬有加,而且县尊还是老先生的弟子,大家对卧牛村学信任无形中又提高了很多。自己孩子出自周老先生门下,那县尊不就成了自家孩子的师兄了吗?这可是天大的惊喜呀。

    随着周如海宣布考试开始,村学的大门缓缓打开。被叫到名字的学童,按照先生的指点规规矩矩的冲周如海、袁崇和各位先生施礼后,走进村学内。没多一会,参试的学童们都进入村学,大门缓缓关闭。家长们却依旧呆在门前不散,他们忐忑不安的等待消息。

    这时候牛大壮和牛山领着几个村民维持门前秩序,搬来桌椅,弄来茶水。不贵,一个铜钱一碗。胖胖的万通,也就是那个苍山富万员外,跟在牛大壮屁股后面来回转。

    “大壮兄弟呀,咱们是庄亲又是兄弟。我家万贯能不能考上啊,你倒是给个准信呀。”万通一脸的油汗,表情很是着急。

    “万大哥,有我家天赐在,你担心什么?就算这回考不上,还有明年呢。你家在这里,让万贯侄儿就住在这,早晚向先生们请教,就不信明年考不上。再说,你就知道万贯侄儿这回一定不行吗?我家天赐可是教了他不少呢,放心吧。”牛大壮大声地说着,还不时的用余光瞟着周围的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牛大壮的话,让那些心怀忐忑的家长仿佛在黑暗中看见了光明一样。有认识万通的人悄悄问万通,万通就告诉他自己在卧牛村建了别院,也算是卧牛村的人了。人们这才恍然大悟,不住点头。对呀,这回不行还有明年呢。大不了自己也来卧牛村盖所房子,实在不行租一间房子。只要孩子能有出息,这钱就应该花。

    于是一大堆人围住了牛大壮,要求很简单,不是要在卧牛村盖房的,就是要租房的。牛大壮赶紧叫人把这些人都记下,以便今后规划。一传十、十传百,牛大壮身边里三层外三层,被围了个风雨不透。好在他早有准备,领着大家到村中祠堂商议去了。

    此时的牛大壮心里乐开了花。昨天天赐跟他说的办法真灵,你看这些人没一个能逃出天赐的算计。这万通也很配合,俩人演的双簧惟妙惟肖,万通果然不愧是天赐看中的人,今后还得好好和他拉拉关系。牛大壮抽空看了一眼唾沫横飞的万通,万通似有感应的回头冲牛大壮挤挤眼,俩人都是暗中得意的一笑。

    在一间宽敞明亮的书房里,牛天赐给周如海和袁崇端上香茶后,恭敬的站在周如海身边。周如海看看牛天赐笑着对袁崇说:“天赐告诉我,你已经收他为弟子了?”

    袁崇连忙起身说:“学生不知恩师在此。若是早知道,定然不会夺恩师所爱。”

    “你太过自谦了,以你的才华教导天赐绰绰有余。再说当你的弟子和当我的弟子有何区别吗?只是你平时公务繁忙,为师代你教导天赐。天赐今后能不能成才,还要你这个当先生的多多照顾才是。”

    “恩师,天赐聪慧人,少年勇毅。以学生之见,应该以文武并重为好。可惜苍山县没有高明的武师,学生又不通晓兵法,不知恩师有何良策?”

    周如海满意的点着头,看来袁崇对牛天赐还是很看重的,现在就为天赐的未来操心了。

    “无妨,天赐还小,先把基础打好最为重要。读书明理,不管将来天赐从文还是从武,这做人的道理必须时刻记在心间。忠孝仁义礼智信,时刻不能忘。如此才不枉我们的一番心血啊。”

    袁崇转身严肃的对牛天赐说:“牛天赐,师祖的教诲你可明白?”

    “弟子明白。天赐一定谨遵师祖和师尊教诲,一生不忘。”牛天赐拜倒在地,恭敬地回答。

    “好了天赐,起来吧,到师祖这来。袁崇你也坐,我们师徒三代没必要那么拘谨。”

    袁崇这才坐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做好这些的同时,还要做学生的表率。袁崇就是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感染牛天赐。在袁崇心里,牛天赐是足智多谋的孩子,而且胆大果断。引导的好会是个人才,引导得不好会是个祸害。因此,袁崇就是要以人间正道消除牛天赐心中的负面思想,引导他延着自己设定的方向走。为师者能做到这一步可谓是用心良苦了。

    可是他哪里知道,牛天赐那副皮囊里包含的却是一个崇尚自由的灵魂。对于忠孝仁义礼智信,牛天赐不是不懂,也不是不愿意遵从。在天赐的意识当中,除了孝仁义礼智信之外,那个忠就要看值不值得了。

    师生三人聊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触及到当今时局这个敏感话题。说到这里袁崇也是有苦衷的,他原原本本的把自己的苦恼告诉周如海。接连几年的天灾,做为中县的苍山县府库,已经快要空了。可是朝廷该有的税赋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增加的趋势。理由是远东州和平戎草原那里也有天灾,而且很重。需要帝国财政的支持。肃正帝龙延嗣是不会动用内帑,也就是他自己的小金库救助灾民的。大燕户部只好照常向各地收取赋税,连一些应该减免的地方,都没有减免。这样一来无形中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要知道,大燕开国以来,帝国中原地区遭受天灾之后,都是用远东州和平戎草原上的产出弥补不足,支援灾区的。还从没出现过中原反哺这些地方的先例。

    前几年大燕中原地区天灾不断,可是远东州和平戎草原上却是风调雨顺,牛羊成群,哪里来的天灾?但是李克一伙人偏偏说什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是大燕的子民,对这些边远地区应该多加抚恤。结果是受灾的得不到救济,还得一点不少的交纳赋税。没受灾的反倒减免赋税,伸手拿着朝廷的救济。对这一点民间已经怨声载道了。

    听了袁崇的话,周如海紧锁眉头。这一切都显得那么不正常,这究竟是为什么?离开官场多年的周如海怎么也理不出个头绪来。

    “袁崇,为师离开官场多年,对如今的陛下究竟作何打算并不明白。不过,为师觉得你还是细心治理苍山县,尽可能的维持地方稳定为好。为师看你面相,升迁已是无望了。但是却有天大的机缘在你面前。好好扶持天赐吧,不要问为师为什么这么说,你就安心管好苍山县便可。”

    袁崇低头琢磨着老师的话。老师精通玄学他是知道的,老师让自己好好扶持牛天赐也可以理解。毕竟他和牛天赐有师徒名分在,老师提携弟子是应该的。但是他没明白,周如海话中的意思却是要他尽心辅佐牛天赐。今后被提携的不是天赐而是他。直到后来,当上神龙帝国中书令侍中,开国阜阳郡公的袁崇,才彻底明白恩师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卧牛村学的大门缓缓打开,一张红纸贴在村学门前的告示牌上,上面写着本次考取卧牛村学的童子们的名单。家长们呼啦一声挤到告示牌前,仔细寻找自家孩子的名字。这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孩子被录取的家长来到村学里去办理各种手续。不多时,就领着一身青衫的孩子走出来,那得意的样子,就好像自家孩子考上了状元一样。

    卧牛村学的学子统一着装,一袭青衫在左胸的位置上用银线绣着童子横笛骑卧牛的图案。图案上银线绣着四个字“卧牛村学”。白胖的孩子穿上这身衣服,立刻显得精神百倍,骄傲的仰着小脸,接受众人的称赞和同龄人羡慕的眼光。

    那些没考上的孩子,沮丧的呆在一边。手指含在嘴里,羡慕的看着那些穿着卧牛村学服装的孩子,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家长们一看自家孩子的表情,哪里还受得了。一位家长拉着孩子走到牛大壮面前说:“牛亭长,我要在你这里住下。买房、租房、盖房不管怎样都行,需要多少银子你说。立刻,马上。”

    牛大壮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领着那人就去了祠堂。这一来那些没考上的人家,也跟着牛大壮一起走向祠堂。卧牛村学该收的费用,牛大壮不会动用一分。可是这些要来买房、租房甚至盖房的人所缴纳的费用,按照事先约定可是属于卧牛村的,牛大壮怎能不高兴。

    晚间时分,牛大壮家里。牛天赐、万通、牛大壮还有孙山加上周如海爷孙俩,清点一天的收获。万通两眼放光,手脚颤的说:“周先生、族长、大壮兄弟,我服了。我经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强者给送因子来的。天赐贤侄的主意太好了。贤侄,今后你说啥叔都听你的。你说接下来怎么办?”

    牛天赐呵呵一笑,冲周孝贤一摆脑袋。周孝贤眯着桃花眼走到屋子中央,打开一张大大的图纸。

    “大家看,这就是我们规划中的卧牛新村的远,远,哦,远景规划图。下面,我来详细介绍一下我们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