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中华再起 > 第三百零二章 中国的备战

第三百零二章 中国的备战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中华再起 !

    第三百零二章 中国的备战

    纷纷扰扰的世界局势很明先对远东的中国也有所影响,当最多的影响确实在张良暗中宣传鼓动起来的。  毕竟作为一名后世之人,对于二战这件事实在是太了解了,如果不凭借自己地位做好准备,真是对不住自己走这一遭。当然他不能开口就对别人说要打仗了人,这样说的话绝对会被人当做傻子,估计就是自己的父亲也会怀疑自己的儿子脑子是不是出现问题了!所以张良能够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行动完全掩盖在经济复苏之下,利用政府的力量悄悄地进行战争准备,巾帼这些年的准备中国的经济情况生了很大的改观!

    自从31年中国的经济先复苏之后,中央政府就加强了自身的宏观调控政策,同时把一直游离于中央宏观调控之外的南方地区也趁着这一机会完全纳入到了这个体系当中,并借着这个机会对全国的经济结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适当加强了重工业等于军事工业相关的工业!

    在这些年的生产展中,中国截止到1938年底,在钢产量上年产达到14oo万吨,煤产量1.5亿吨,粮食产量也有了不小的进展,总产量达到了16392万吨,将近五亿人口的人均粮食产量三百多公斤。完全解决了国内的温饱问题,再加上不断地在国外购买粮食大量进口,国家的储备粮食也是非常的丰厚,在航空方面,新兴的产业铝年产量达到了6o万吨。使得飞机上完全实现了金属化。

    在中国政府当中,并不是所有的人对即将到来的战争没有一点察觉,蒋百里等一批张良新近提拔的那些国家和军队的核心繁荣官员在这样纷乱的局势中感到了一丝的不寻常,对于张良试图增强国力并准备备战的行为给与了最大的支持。

    先,在中**事工业和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张良为的新组建的经济重振部门遵循张良的指导意见提供了大量建议并参加了相关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张良在这场备战工作当中曾经对自己的心腹属下指出:“中国必先有完整的军火工业、交通、电讯、邮政,甚至市政与卫生设施。缺乏任何一方,欲建现代化之**均将受其阻碍。”因此强调“中国必须从经济建设开始,无论愿意与否必须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

    蒋百里在《6军改革建议书》中强调:中**火工业不可长久依赖国外的技术输入,必须在欧洲军火公司的技术协助下,筹建足够的兵工厂,并且平阳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自己核心的技术人才,以维持新型武器生产研制及弹药的自给自足。蒋百里强调“建立中国自己完整的具有独立研能力的武装工业,实为刻不容缓之急务。”

    张良对蒋百里的建议大为赏识,责成自己的备战小组成员协助经济重振委员会展健全中国的现代化工业。经济重振委员会奉张良的指示拟定了一系列重建中国经济的计划,诸如中国铁路的展、财政及航空制度、港口兴建等等。1936年,张良为的中央政府制订了一雄心勃勃的《中国工业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一个非常短的时期内,在华中、华南地区建立新的经济中心,以增强中国经济在未来的战争中抵御战争风险的能力!

    其次,在这个期间,中国政府再次加强了同德国的各方面的交流,在原有的军事交流的基础上,再次加强了经济交流。在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当时极端缺乏外汇,而重整军备又需向外购买大量原料,唯一补救的办法是能找到愿意以货易货的对象。而中国虽然在经济危机中损伤不是很严重,但是大量经济重振计划使得中国在资金上面也非常紧张,这不可避免的影响军事工业的的展度,再加上在经济危机中的抄底计划,在美国耗费了大量的资金外汇,使得中国的外汇也非常紧张,但是此时中国的优势在于自己拥有丰富的农矿产品,正需有一对中国绝无领土野心,而又能处处满足其需要之国家,与之友好结合相依为助也。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于1934年8月23日签署了《中德易货协定》。

    通过《中德易货协定》,中德贸易剧增。从1933年到1937年,中国对德国进出口贸易都有增长的趋势。德国在中国出口贸易上居第四位,而在进口贸易上,到1936年已过英国,跃居第三位。同一时期,德国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也处于持续增长的状况。

    对于和德国合作以及经济联系的加强,实际上在1927年全国统一的新政府成立之前,就走上了与德国进行军事合作的道路。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更是加强了这一合作,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张良的个人情感和先知先觉之外,主要是因为:经过分析了战后德国所处的国际地位,认为德国同受帝国主义之压迫,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与我地位平等,中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立场,德国新政府需要新近崛起的中国的支持,以提高德国在国际上的声望,两国有联合的可能性。

    同时,德国国内形势展也促使德国垄断资本家大力推动德中军事、经贸关系的展。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败北,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丧失殆尽;国内由于受《凡尔赛和约》的束缚,马克贬值,物价飞涨,经济濒临崩溃。为了复兴和展经济,德国急需开拓海外市场。对于中国这一广阔的原料供应地和和因为中国经济的展,国内的市场前景非常的好,德国对于这个商品销售市场,德国垄断资本家表现了极大的关注。1929年法本公司总裁卡尔·杜伊斯伯格向德国工业联合会表示:“中国是可能变成我们巨大出口市场的唯一国家。”3o年代大危机的爆使德国经济形势雪上加霜,生产能力和对外贸易迅下降,失业人数迅增加。据德国官方统计,从1929年到193o年12月,德国失业人数从不到2oo万上升到近45o万人。这使得德国对中国市场的渗透显得尤为迫切。对此,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指出,因为中国率先在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德国工业界对中国市场“固执的乐观主义”是出于其“不惜任何代价逃避一场严重经济危机的愿望”。而德国国家银行董事施佩尔则说得更直截了当,“只要在对中国出口上加一把力,德国巨大的失业率就能一举消失,信贷问题也能因此澄清。”

    1933至1937年期间,是德中关系展比较亲密和活跃的时期。在此期间,希特勒德国的中心工作是排除欧洲各大国的干涉,全力扩充军备,无暇把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亚洲。在对华政策上,纳粹政权内部各部门存在着明显分歧,国防部(1935年5月21 日改为作战部)和经济部比较倾向于把对华关系作为远东政策的重点,而里宾特洛甫及其办公室希望同日本结盟,外交部则主张与中日进行“等距离”外交。希特勒从实利主义角度出,与纳粹政权内的“亲华派”结成了暂时的同盟,基本上沿袭魏玛政府的对华友好政策,继续加强与中国在各方面的合作,以“确保从中获得稳定的战略原料来源”,同时,也为了以后的德国在远东的利益也不放弃与日本结盟,以利于远东繁荣两个大国之间互相制衡,保证德国在远东特殊地位。在两国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中、德由前一时期单纯的民间贸易和非官方的军事往来,展为两国政府间的密切合作。

    1933年希特勒上台伊始,便在国内致力于“铸造刀剑”,准备动战争。从1933年到1937年,德**备开支从15亿猛增到11o 亿马克。然而,德国在重要的战备原料如钨、锑等资源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几乎为生产所需的99%的钨、锑均依赖从国外进口,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其时,德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大耗费和巨额的战争赔款,国库资源几近枯竭,用以购买军备原料的外汇十分紧缺。与此同时,德国日渐增长的军工产品已经远远不能被德国国内所消化,必须借助大量出口予以维持。而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苏联,又被希特勒以为顾虑英法和便于德国取得英法在扩张上的支持的原因被列为“禁区”。中国因此成为德**界、工业界以及新任德国经济部部长兼银行总裁沙赫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用以协调德国对外贸易政策。

    中的两国的合作使得的中国的备战的度更加的快捷,也更加的充分,为后来二战期间中国在德国问题上一直保持中立不肯宣战打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