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第四百一十九章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李轩一行的目的可不是关中。

    秦朗也不是在行鞑清攻略关中时候的故计——一边勐攻陕北,一边再在潼关用功夫,兵锋破关之后直捣长安,叫守军首尾不得兼顾。

    多尔衮要是这么想,就太小瞧秦朗的气度了。

    这一次他是要把河西走廊也一起给收掉。

    李轩大军的目的就是河西。

    而至于关中之地的辫子军,只中原、河东部分的大军就足以应对。

    三年的时间,秦朗手下的陆军早就不是当年的八万人了,而是现在的整整二十五万。加上骑兵和日益扩大的水师舰队,总兵力超过了三十万众。

    每年光是军饷耗费就接近了两千万块。

    秦朗系统里拿到的银子一半花在了这上头啊。

    也就是他系统又升级了。

    好几年时间了,还有年年财政上的收入,一个亿的额度崇祯二十四年时就凑够了。

    现在他一秒钟一两白银,一天八万四千两,换成银元就是十三万还要多,因为系统给的银子是纯银。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这就是近五千万银元。

    不是有这笔银子支撑着,秦朗凭啥能短短三年里就扩充了二十万正规火器军?

    瞧瞧南面他那位老丈人和小舅子,都辛苦成什么样子了?到现在南都京营中也不过才五万火器军。

    而秦朗都还没大爆发呢,只是按照步骤去一步步的扩充实力,如今就已经真正的威压天下了。

    横行大洋之上的水师舰队早就不是郑家的船队可以招惹的了,所以李自成还能不断的收到秦朗的资助——老李也无奈的钉死在了湘西和粤西,成为了秦朗牵制明军的一颗棋子。

    但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下场了。

    比起张献忠来都已经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后者本来就被西北重新崛起的明军打的焦头烂额,等到吴三桂整顿兵马杀向川蜀之后,日子就更苦逼了。

    但这还没到头,因为鞑子在关中停歇了一阵子之后,崇祯二十三年时就也对川蜀天府之国起了心思。多铎亲自带兵攻取汉中,然后兵锋杀入川北,错不是秦朗伸手拉扯了老张一把,下令大军动员,摆出一副攻打河东进取豫西,然后再接再厉拿下潼关的架势,吓的鞑清连忙罢兵,老张怕不就要玩完了。

    可即便是躲过了一次灭顶之灾,张献忠的处境也艰难的很。

    西南再起的明军本来就不是张献忠轻易能摆平的,再添上吴三桂的一份力,真就是压倒老张了。

    不过秦朗他老丈人脑子还没湖涂,可不会下令叫吴三桂全军杀入川蜀,而是叫老吴一边在川蜀打老张,另一边则往南去打老李。

    这在战术上绝对是一个再烂不过的烂招了,可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把吴三桂手下人一分为二,打不下老张老李却又能给予二者莫大的压力,这对金陵来说明显是绝对正确。

    不然就吴三桂手下那群骄兵悍将,打下川蜀湖广之后,川蜀湖广是姓朱还是姓吴,那都要两说呢。

    吴三桂和关宁军的前身辽军可都是有前科的。

    这南边的局面就是如此,三年了都还没破局。金陵的京营实力明明在不断扩大,但整个气氛却是日益的低迷。

    要说三年前,天下还有不少人觉得大明也有不小的机会实现中兴。

    但现在,还持这一观点的人,怕就要只剩十之一二了。

    谁叫秦朗的实力膨胀的那么快呢?

    有着良种小麦在,华北、中原等地的民生就是飞一样的恢复。

    老百姓有了粮食,有了安稳日子,谁都不想再过之前那种朝不保夕的苦逼生活了。秦朗这一万家生佛在千千万万的北地百姓眼中,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

    真要放开手了去招兵买马,别说三十万了,那就是百八十万人也不在话下啊。

    而且秦朗还真能养活的起。

    首先他手里的银子够,每年近五千万银元的外快,这是他治下的钱粮国税总额都比不了的一个数字。

    下书吧

    其次他手里的粮食够。

    之前他几年的积累都不够填补一个齐鲁,还需要登来是输入和齐鲁百姓的自救。

    但拿下北直隶和半个中原之后,几乎连城一片的华北大地,配上划时代的优秀良种,那产出的粮食真的是一个爆炸性数字。

    依旧只一年的时间,秦朗也好,民间百姓也好,手里全都有粮食了。

    而人这种生物,只要手里有粮食,心就不慌的。

    加上秦朗治下开办的公立学堂和医院,以及宽敞的上升渠道,别看秦朗的地盘增长迅速,却一个个都固若金汤。

    哪怕是一些个对秦朗的很多政策持排斥态度,甚至是反对态度的人——读书人,他们也一样要吃饭不是?所以去学校教书,或者是去考秦氏治下的秀才举人,再不就去报社,哪怕当不了编辑撰稿人,就去当印刷厂里的排版工呢?那也都是高薪啊。

    思想是思想,生活又是生活。

    但吃人嘴短,而读书人这个群体中,又是以秀才、童生数量最多,偏偏数量居大多数的秀才和童生又是财富上的绝对低下者。

    除了一些出身富贵者外,绝大多数平常百姓出身的秀才和童生,那是没大啥大收入的。

    金举人,银进士,穷秀才,这可不是瞎白话的。

    《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为什么有许多财主老爷带着银子、房产、田产来投?甚至还有人自愿投身为仆?因为可以逃避赋税。

    秀才只能免他一个人的,举人可以免一个家族的,朝廷给的补助也更多。也就是说,只要你一中举,立刻就能发一笔财。哪怕他不去做官,不出意外的话,躺在功名薄上也够吃一辈子了。

    (进士则是另一种情况,能中进士者,都是学识渊博、志向远大者,这些人投身官场,必然个个都想往上爬,但在京城这样的地方进士根本不算什么。想要出人头地,就得到四处打点,挣得还不够花的。

    而如果举人想做官,和进士也是一样的处境,甚至因为出身不高,根本谋不到好的职位,要是没有家族的支持会很艰难。

    所以别觉得海瑞官场仕途不顺达了,他一个举人,可是做到二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