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重生之神级学霸 !
“看到杨锐没有?”
“你看到没有?”
“没有特别年轻的呀!”
记者们伸长着脖子盯着返回的学者们。这里有一多半人没见过杨锐的长相,只能根据年龄来推测,一度有人将领队张洪军看成是杨锐。
张洪军吓的不要不要的,还以为自己东窗事发,有记者采访,两腿打颤的往前走。
不过,走着走着,张洪军也就习惯了,因为他只要谙熟一项技能,就能畅通无碍:
“我不是杨锐,我是领队张洪军。”
张洪军不断的重复这段话。
今天来的记者目的性都很强,一听张洪军这么说,立刻就不理他了。
张洪军莫名其妙之余,又有些羡慕嫉妒恨的,心道:“你杨锐是借了我的运了,要不是我帮你上蹿下跳的找记者,能有你今天?我让你红了,你竟然这样对我,忘恩负义的东西!
他是不会想,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又或者,杨锐会因此受到什么损失。
张洪军只是知道,自己受到了极大的损失。将一万美元还回去,是张洪军最大的遗憾,他担心加尼卡不满,甚至将自己存下来的一百多美元的津贴也塞了回去。如今,回到中国,张洪军不禁想:如果我手里有一万美元,我怕什么呀,就算是开除我,处分我,我也不怕!
可惜,张洪军手里并没有一万美元。
所以,张洪军只能恹恹的看着两边的媒体记者,兴奋的寻找杨锐,议论杨锐,询问杨锐,顺便千百遍的回答同一句话:
“我不是杨锐,我是领队张洪军。”
“你是张洪军吧?”两名身强力壮的男人站在甬道口,一左一右的夹住了张洪军。
张洪军想都不想,就回答:“我不是杨锐,我是领队张洪军。”
“是张洪军。”两人点点头,夹起张洪军就走。
张洪军脚离了地,在空中虚踏了两下,惊恐的鸟毛都竖了起来,戳的内裤生疼。
一团来历神秘的纺织物在他喊叫之前,被塞入了嘴中。
张洪军使出浑身的力气,青筋暴起,也没有挣扎开来,只能拼命的扭头蹬腿,看向两边的男人。
“松活些,我们是纪委的。”右边的男人一把将张洪军的脸给推了回去,道:“我们找你问些问题。”
张洪军蹬的更厉害了。
左边的男人笑了:“我就说,你不能这样吓人家。你看我的。”
左边的男人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对张洪军道:“你看,我们今天本来是不准备到机场来的,但是呢,谁都没想到,有这么多记者来迎接你们代表团,这说明你张洪军的领队工作做的好啊。但是呢,我们领导担心你胡乱说话,造成坏的影响,所以让我们把你先保护起来,这也是对你负责任,你说是不是?你是党员,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来,身体放松,我们放你落地,你自己走,你轻松点,我们也轻松点,好不好?”
说完,两人轻轻的将张洪军放下来了一点。
张洪军脚落在地上,毫不犹豫的就是拼命一窜——两边手臂用力,又将他给拉了回来。
“得,就这样吧。”左边的男人也放弃了,继续抬着张洪军往外走。
后方的人群,突然发出混乱的欢呼声。
张洪军拼命的扭头,拼命的扭头,只看到杨锐穿着帅气的西装走出甬道,脸上挂着温润而有亲和力的微笑。
“杨锐!”
“杨锐——”
“杨锐先生!”
记者们一边叫,一边按动快门,咔嚓咔嚓的声音太过于密集,以至于不能被人群的声浪所掩盖。
张洪军呆呆的望着这一幕,直到被塞入车内。
“杨锐,我是新华社的记者贾鑫,你知道自己被美国的报纸连续报道吗?”凭着胸口上的吊牌,央视记者拔得头筹。
杨锐其实是有所预料的,否则,他也不会费尽心思的去做什么专访。
不过,眼前的人海依旧让杨锐心惊胆战,心里涌起一股念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依靠媒体而起的学者有很多,比如常常被人提到,以至于听到都觉得耳朵滚珠的霍金——此君自然是第二阶顶尖的学者,但他的声望和由此获得的关注与经费,是远超第二阶学者的,甚至比许多第一阶学者都要强。
而被媒体举起又摔下去的学者自然更多,比如韩国的黄禹锡,曾经的韩国国宝级学者,号称国民英雄,谓之克隆之父,一朝得咎,立即被踩做国民耻辱。
80年代的中国,在杨锐的感官里,与2000年后的韩国很像。媒体的力量异常的巨大,轻易就能捧红一个人,轻易就能踩死一个人,没什么道理可讲。
短短的十年间,中国涌起的名人不知道有多少,被踩死的名人也不知道有多少。温州的八大王,生产电线生产螺丝又或者印刷目录的,却在82年变的举国闻名,臭不可闻,83年的步鑫生被中央列为典型,部级官员想听个报告都要排队,结果险些贫病而亡。
杨锐望着上百名记者,以及数倍于其的围观群众,心惊胆战。
他不怯场,在做补习老师的年代里,杨锐早就习惯了在众人面前说话。
杨锐只是畏惧媒体,以及媒体塑造的未来而已。
“贾鑫同志你好,大家好。”杨锐一点都没有要高高在上的意思,反而俯下身来,以将就不到一米六的新华社记者手里的话筒。
丑鬼低下头来,只会吓傻美女。像是杨锐这种帅度,再加上背后的光环,这个态度就很让人觉得高兴了。
被记住了名字的贾鑫同志脸上也挂着笑,顺道为杨锐解释说:“杨锐同志你好,我们听说你在美国为中国争光添彩,都很高兴,在场的记者来自不同的媒体,大家都想听你说说在美国的经历。”
“哦,好的,那个,要不然,我们到大厅中间去吧,坐下说好了,堵在门口有碍观瞻。”杨锐说着,就拖着皮箱往接机大厅的中间走,他的后面其实没什么人了,不过,杨锐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整理思路的。他想过国内可能会收到消息,但现在的场面,与他的准备明显不相符。
事实上,杨锐也没有考虑到这么长远。他在国内的时候,********就想着怎么弄到国际会议的演讲,怎么将PCR确权。
慢吞吞的走到大厅中央,杨锐整了整衣服,向四周环视一周,笑道:“好多人,我该说点什么?”
“我们一人一个问题怎么样?”有人自发的组织了起来。
记者们纷纷说好,然后开始排队。
杨锐心里腹诽:少说上百人呢,一人一个问题问到猴年马月去?
然而,面对无冕之王们,杨锐决定还是乖巧一些。
他要是真的拿到了诺贝尔奖,百多个记者不过是土鸡瓦狗而已,就当是玩真三国无双一样平趟即可。看看中国拿到了诺贝尔奖的几个人,尤其是拿到了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几乎没什么媒体会窜上去诋毁,换另一个人谈场夕阳青春恋,非得被骂成****。
国内记者是只看奖项不看成果的,水平比领导还低端,杨锐安静的等人家排好队,然后一个个的询问。
趁此时机,杨锐自脑海中挑选了一批微信鸡汤,特别是各色语录。
不像是美国人喜欢听故事,中国人似乎更喜欢听总结。
心灵鸡汤到了中国,基本上就被熬成了总结鸡汤,就好比一锅足够一家人吃的饱饱的鸡汤,被熬成了一人一碗的鸡汤中药,足够一家人吃的腻腻的。
不过,80年代的中国缺少肉类,腻一点的鸡汤说不定更受欢迎。
杨锐胡思乱想了一会儿,就见记者们准备停当,开始发问。
开头是没什么营养的询问,杨锐简单的阐述了自己在美国的工作以后,记者们的问题果然开始飘忽起来。
就听有记者问:“杨锐先生,您是怎么样在20岁的年纪,做出目前的成就的。”
杨锐很怀疑这是一个陷阱,中国人面对中国媒体,不到死的一刻,哪里敢说自己有什么成就啊。
不管对方的目的如何,杨锐立即打点好精神,在脑海中翻开各色语录,找了个差不多合适的答道:“‘人,都是逼出来的!’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正确面对压力,反而会得到更多的力量……”
记者们听的有点发愣,这个话的味道有点奇特啊,是美国带回来的特产语言?
不等其他人回味,下一名记者迫不及待的问道:“杨锐先生,我看了你的专访,说的非常漂亮,恩,你现在的回答也很棒,这是你从学校里学来的吗?北大会教你们如何应对媒体吗?”
杨锐本能的认为还是陷阱,这样的问答进行下去,岂不是又要进入无休止的教育评论环节了?
杨锐保持着温和的笑容,迅速拟定回答道:“我从学校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刻都是现场直播!”
杨锐深情满满的道:“正因为如此,我们珍视每一次机会,不管是做学习、考试,还是做实验,又或者参加专访,被媒体采访……都是如此。”
他的最后一句话得到了一些笑容,同时也让更多的记者迷茫了。
要说他言不达意,那肯定不是,但要说回答的完善,那肯定也不是。
记者们也说不清杨锐的回答怪在哪里,又或者好是不好,总而言之,他们是得到了答案,赶上了热潮。
在你催我敢的氛围里,杨锐一口气灌出去了数十碗鸡汤,把所有人都灌的饱饱的,才施施然的离去。
只在大厅里留下一群记者,满脸怪异的交流:
“这个报道怎么写啊。”
“感觉说的挺好,就是不太连贯啊。”
“我是觉得太多了,要不然,咱也写系列报道?”
“你傻呀,这里多少家媒体了?不等你的系列报道写到第二篇,所有内容都用完了,你信不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