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2183 第一次正面交手

2183 第一次正面交手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战斗进行的非常残酷,对于德国人和俄罗斯人来说都是。

    莫斯科战役刚刚爆发的时候,大胡子发布了一个“关于疏散莫斯科居民”的命令。

    这个命令被很多人误以为是俄罗斯即将放弃莫斯科的前兆,命令发布的第一天内,就有779名官员逃离莫斯科,他们随身携带了价值2500万卢布的金钱和贵重物品,甚至动用了100辆轿车和货车运送家属。

    这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混乱,很多莫斯科市民也纷纷出逃,离开城市的道路严重堵塞,这一情况直到莫斯科进入围困状态之后才消失。

    大胡子没想把莫斯科拱手让给小胡子。

    不过也确实做好了莫斯科沦陷的准备。

    就在莫斯科战役爆发之前,俄罗斯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转移计划,转移的设备、物资超过100万节车皮。

    这对俄罗斯的工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军工业,莫斯科保卫战初期,俄罗斯前线部队的弹药供应一度受到严重影响,这个情况直到四个月后才得到部分缓解。

    工业转移不可能一蹴而就,工厂的建设,原材料供应的组织,工人的安置,进行工业生产必须的水、电等配套设施的完善都需要时间。

    困难需要一一面对,俄罗斯人在濒临绝境的时候爆发出巨大的战斗力,这一点在德国第四集团军的前进速度上体现的很明显。

    莫斯科战役爆发的前十天,德国第四集团军向莫斯科市中心推进了10公里。

    第二个十天,德国第四集团军只向前推进了2.5公里。

    到第三个十天,德国第四集团军的战线,只向前推进了150米。

    此时德国第四集团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距离莫斯科最近的德军部队只有八公里。

    这八公里成为德军不可逾越的天堑,顽强的俄罗斯人,和冬季的严寒阻止了德国人。

    1941年的冬天其实不算冷,最冷的时候通常是第二年的前几个月,1941年11月的莫斯科,平均气温只有零下四度。

    对于很多俄罗斯人来说,这个温度甚至都不能冬泳,因为还不够冷。

    常年处于寒带的俄罗斯人早就习惯了这种温度,他们的服装也更有利于御寒,即便是同样的服装,俄罗斯人消耗的热量也比德国人更少。

    同时俄罗斯人准备的更充分,各种棉衣不用说,就连白色伪装服,俄罗斯这边配发的数量都比德国人多很多。

    第一场大雪到来之后,俄罗斯军队的枪炮就已经套上了保暖套,涂上了防冻润滑油;由于有南部非洲的援助,俄罗斯士兵的拥有的防寒服数量充足,有足够的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用来御寒。

    为了防止德国空军的轰炸,俄罗斯人甚至把卡车都刷成了白色的。

    对面的德国人就很惨了。

    随着战线越来越长,德国人的补给越来越困难。

    莫斯科战役期间,德军的兵力其实比俄罗斯更多,进入11月的时候德军有170万人,俄罗斯这边只有110万人。

    不过德军的战线太长,并不能将所有军队用于对莫斯科的攻击,所以在局部战场,俄罗斯的兵力是有优势的。

    俄罗斯人已经习惯了冬天的严寒,德国人却无法适应。

    进入11月,德国人坦克和装甲车因为低温很难启动,官兵也没有足够多的保暖棉衣,只能聚在一起用宝贵的汽油烤火。

    没有木柴。

    俄罗斯人撤退的时候将能带走的东西全部带走,带不走的就一把火全部烧光,连门板都不留给德国人。

    德军希望占领俄罗斯的石油产区,不过这一计划现在还没有如愿,俄罗斯人已经做好了宁愿有采油设施全部破坏,也不留给德国人的准备。

    说到坚壁清野这项工作,俄罗斯人是真的有决心。

    在莫斯科全城总动员之后,连克里姆林宫都修筑了街垒,准备跟德国人打巷战。

    为了对抗德国人,俄罗斯人在莫斯科设置了59个秘密军火库,为沦陷区的抵抗部队提供支援。

    在莫斯科大剧院、中央电报局大楼、“地铁”和“民族”宾馆等著名建筑内,俄罗斯人埋设了地雷;甚至连著名的圣瓦西里大教堂都布置了炸药,原因是有人推测,如果德军占领莫斯科,那么小胡子有可能参观圣瓦西里大教堂。

    对冬季作战毫无准备的德国人,到11月的时候已经无力发动新的进攻,这时候德国中央集群总司令盘点伤亡,德国第四集团军内损失最严重的师,各种战斗非战斗减员已经超过三分之一。

    欧洲的军事理论里,一支军队的损失超过百分之三十就将完全失去战斗力。

    俄罗斯人损失更惨。

    德国这边损失最严重的才达到百分之三十。

    俄罗斯这边是整个师甚至整个军全部打光,莫斯科战役刚爆发的时候俄罗斯这边125万人,现在加上从中亚远东调回来的25万军队,再加上这段时间开进莫斯科的增援部队,打了一个月后,剩余总兵力加起来居然只剩110万,损失之惨重根本无法统计。

    11月7号,莫斯科战役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俄罗斯准时举行十月革命24周年大阅兵,大胡子在阅兵式上发表演讲:我们的国家正在遭到入侵,全体公民和军队都要不惜用尽每一滴鲜血来保卫我们的土地和村庄。

    南部非洲驻俄罗斯大使安德烈·费尔南德斯在阅兵后,给比勒陀利亚发送了一封措辞恳切的电报,希望南部非洲联邦政府能给与俄罗斯跟更多的援助。

    安德烈·费尔南德斯是白俄贵族后裔,俄罗斯帝国灭亡后,安德烈和他的家人移民南部非洲,跟现在的俄罗斯没有感情。

    罗克不怀疑安德烈对南部非洲联邦政府的忠诚,他是被俄罗斯人的坚决和勇敢所感染。

    都不说安德烈,就连小斯和亨利,在俄德战争爆发后,对俄罗斯的态度都从冷漠或仇视,变成了尊重和同情。

    进入11月,莫斯科战役进行的同时,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正在顿巴斯集结兵力,试图向罗斯托夫发动进攻,打开通向巴库油田的通道。

    与此同时保加利亚也开始在布尔加斯集结兵力,加里波第半岛同样被战争阴云笼罩。

    蓝色港湾山谷,驻守在这里的保加利亚军队依然是第25团。

    时间已经过去近半年,情况还没有任何改变,第25团不进攻,防守要塞的军队也不反击,南部非洲人有恃无恐,根本不担心要塞陷落。

    现在要塞驻防部队已经不再派卡车出来采购物资了,每天的空投足够要塞部队消耗。

    随着运输机飞行员对地形的逐渐熟悉,再也没有空投物资被误投到第25团的营地内,偶尔有空投物资掉落到要塞外,也很快会有戴蓝色头盔的国联士兵开车出来拉走,不会留给保加利亚人。

    这段时间,保卢斯上校也终于认识到保加利亚和南部非洲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保加利亚连空军这个编制都还没有呢,南部非洲已经开始用运输机空投轻型坦克和装甲车等重型设备了,八月份有六架怪莫怪样的飞机飞进要塞再也没出来,这些飞机的螺旋桨都在机顶上,短小的机翼下方挂着火箭巢,飞机飞进要塞的时候机舱门打开着,舱门里安装了一架40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以及一架上世界末流行不久,后来就被淘汰的加特林。

    保卢斯上校并不知道,这种怪莫怪样的飞机叫直升飞机,飞机里安装的加特林也已经被改装成电动的,从而克服了重量大、机动性差等缺点。

    对于步兵来说,加特林确实不好用。

    但是对于车载武器来说,加特林再合适不过。

    九月份的时候,南部非洲对要塞进行空投支援,一支空降部队抵达要塞。

    这一次不是头戴蓝盔的国联部队,而是头戴四色迷彩的南部非洲空降兵,他们很好辨认。

    半个月前,保卢斯上校接到了提高战备等级,随时向“蓝色要塞”发动进攻的命令。

    这个命令让保卢斯上校想死。

    坐在办公室里的老爷们,并不知道第25团面对的情况。

    以25团的实力,向要塞发动进攻也跟送死没什么区别。

    所以保卢斯上校以兵力严重不足为由拒绝执行命令。

    想进攻也可以,不过必须给保卢斯上校更多的支援。

    保卢斯上校估计,在经过增援之后,要塞内至少有3000守军,那么要攻克要塞,就最少需要30000人。

    这还得有大口径火炮的帮助才行。

    否则以第25团的那几门七五小姐,肯定无法敲开蓝色要塞那坚固的乌龟壳。

    保加利亚对于蓝色要塞还是很重视的,想向加里波第半岛发动进攻,就要拔掉蓝色要塞这个钉子,否则蓝色要塞会时刻威胁攻击部队的运输线。

    想要的援助很快到来,而且不是保加利亚部队,而是一支纯正的德军部队。

    只可惜人数有点少,只有大约3000人,并不是保卢斯上校要求的30000人。

    而且最关键的是,德国人并没有派装甲部队过来,这支德军是纯粹的步兵。

    关于德军的战斗力,并没有一个特别准确的衡量标准。

    对于普遍都配备有装甲部队的德国陆军师来说,战斗力主要体现在装甲部队上,一旦装甲部队失利,德国步兵的战斗力,并不比仆从军的战斗力强多少。

    这支德军部队应该是刚刚参加过基辅战役,他们风尘仆仆满脸风霜,经过长时间跋涉看上去似乎有点狼狈。

    不过士气还不错。

    毕竟德国在基辅俘虏了66万俄罗斯人。

    “蓝色要塞守军拥有至少30辆坦克和装甲车,火炮的数量不清楚有多少,肯定比看上去多很多,我们要向蓝色要塞发起攻击,首先要趟过雷区,然后渡过一条不算宽阔,但是水流湍急的河,河对岸还是雷区,然后是反坦克壕沟,以及遍布整个要塞的火力点。”保卢斯上校不乐观,这支德军部队也没有携带重型火炮。

    “有没有要塞的平面图?”来自慕尼黑的戈麦斯上校眉头紧皱,这一仗并不好打。

    “没有——”保卢斯上校表情坦然。

    “这要塞周围都是山,你们已经在这里驻守了半年,难道就没有派人上去侦查过?”戈麦斯很生气,估计这半年,保卢斯上校都用来游山玩水了。

    “山梁上有碉堡,地势险要,道路狭窄,只需要两个人一挺机枪,就能扛住一个营的攻击。”保卢斯上校没夸张,如果弹药足够的话,再来一个营也白搭。

    地形不够开阔,部队根本无法展开,只能投入极少兵力参与进攻,要不然怎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呢。

    “能不能扛得住,总要试试才行——”戈麦斯上校表情冷漠,南部非洲人再能打,又能比俄罗斯人强多少?

    试试就试试。

    反正戈麦斯上校是不会派手下的德军士兵,去试探蓝色要塞的火力强度的。

    要进攻也不容易,戈麦斯经验丰富,没有重型火炮的配合,要攻击拥有坚固防御工事的堡垒就是送死。

    好在火炮现在并不缺,德国人缴获了近3000门火炮,其中超过一半是口径在120毫米以上的重型火炮。

    对付蓝色要塞,120毫米口径还不够,戈麦斯努力争取之后,一个星期后一支德国炮兵部队抵达蓝色山谷,这支部队携带了八门150毫米S.FH.18榴弹炮。

    150毫米S.FH.18榴弹炮实际口径149.1毫米,炮管长4.43米,30倍径,最大射程13250米,这种火炮的精度和威力,在时下堪称世界一流水准。

    150毫米S.FH.18榴弹炮也有缺点,这种火炮射程不足,也不方便移动,俄德战场上,俄罗斯军队主力装备的A-19式122毫米榴弹炮最大射程可达20公里,射程上的劣势使得德国炮兵在面对俄罗斯炮兵的时候,无法做出有效回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的工程师们特意为S.FH.18榴弹炮设计了火箭增程弹。

    火箭增程弹的使用,也仅仅将S.FH.18榴弹炮的射程增加到18000米,还是无法和俄罗斯人的A-19式122毫米榴弹炮对抗。

    好在在蓝色山谷,不存在射程不足这个问题。

    11月19号,德军向蓝色要塞进行炮击,战斗终于爆发。

    这是南部非洲军队和德军的第一次正面交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