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圣儒 > 第五十一章 儒修之法

第五十一章 儒修之法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圣儒 !

    通过《奇物志异》和《异兽录》,让谢影对进山数日的见闻和青莲空间内的一些灵草有了清晰的认识。

    袁野禅倒也没欺瞒谢影,双头鬼蟒确实是异兽,虽然只能算低级异兽,但好歹也是异兽。而击杀双头鬼蟒所得雪玉白花也终于清楚,名为……

    聚阴雪玉花:枝叶如雪,枝干如玉,五百年含苞,五百年开花,五百年化果,前后一千五百年成熟。全身是宝,具有延长寿命,聚神回魂,怯除百毒的功效。更重要的是,这是珍惜灵丹“凝魂丹”和“聚神丹”的主要原料之一,能极大提升凝聚魂魄和凝固阴神的效果。

    而天猿小林所说的那块“八音琉璃竹”,从介绍来看,确实是符合,但是从记载来看,很难让人相信,因为八音琉璃竹乃混沌初开,秉承天道而出的先天灵物,是天道衍生出专门克制五大种族的神木之一,上古时期便已失传,唯有古籍记载,更别说如今时期了。不只能自演天音,破除虚幻,驱除心魔,淬炼心境,还能迷人心智,无视任何防御,直接攻击目标本源,可谓逆天灵物。

    这个碎片确实具有介绍所说的部分特征,绽放五彩毫光,自主发出悦耳声音。至于是否宫、商、角、徵、羽五音,以谢影的音乐水平,就不清楚了。

    求学不知年。

    不知过了多久,对这个世界修行界懵懵懂懂的谢影一口气看完了书库里面的上百本修士书籍。

    虽然其中没什么高深功法,却是如今谢影最需要的东西,也让谢影对所谓的儒修、道修、佛修、魔修、鬼修、妖修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修行之人,重在资质与福缘,其实两者虽然因为天地至公,先天而定,却也可以通过各种功法或方式来改变,那只是对初入圣道的修行者的衡量。但真正决定修行之路的两大因素,却是法力与感悟。法力就不用说了,功法不同、际遇不同、资质不同,无法解释。

    至于感悟,不管是佛门的佛法、道宗的道心、儒教的儒念、魔门的释放等,其实都是种提升感悟的方法,只是方法和宗旨不同,比如佛修信仰,道修自我,儒修真我,妖修自然,鬼修业力,魔修戾气等,每个修士的心性、际遇、环境、人生等各不相同,说不上孰强孰弱,这也是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整体来说,儒修还是略胜一筹,毕竟大千世界,还是凡夫俗子最多。

    公认的,天下间还是以道、儒、佛三教最强,而后还分有魔、妖、鬼、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次之修行之路。不过太古殷朝之后,道教元气大伤,儒教应运而生,迅速取代了道教执掌天下。

    其实道教的真正称呼是“玄门”,道教始祖老子有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而道,不属于任何流派,八荒六合,天地乾坤间万生万物,都由“道”而生,循“道”而为,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只是开天辟地,人族衍生,历史记载开始,长时间由老子所执宗派、思想、道统执掌天下,便以万物之始的“道”自称,而后元气大伤,其他流派宗教纷纷冒头,方才有了如此多的流派、道统等。其中魔门主修魔种、道宗主修金丹、儒家主修丹心、佛家主修舍利子、鬼道主修阴神、妖族主修妖丹(这句可不是废话,很重要),后来者又总结三大流派为:

    儒重民、道重己、佛重缘。

    至于如今最为尊崇的儒家,总结为八个字概括:入世修行,言出法随。这个“法”,不只是指法术,而是指你所发之言,天地响应,那就算达到儒修之路最高境界了。

    而过程,便是儒家最高信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个词,对应着四大境界,以这些儒修书籍所说,便体现在得失之争、家族之争、国家之争、道统之争。也就是所谓的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治国,治国而后平天下,平天下而后立道统。

    一步一步来,步步为营,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你若是认为你能越级挑战,修身之境者打算执行治国之境的事,可能对手一个喷嚏就要了你的命,还修什么身?治什么国?

    最后,儒家主要修心,修丹心,修铁血丹心。所谓心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便是此理。

    ……

    这上百本修行书籍只是给修行者指引一个方向,最主要的,还是要看各自的感悟,这便是所谓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圣人之道,浩瀚无垠,神秘玄妙,只能靠个人感悟,并非书籍所能记载,并非言语所能传授。

    其他流派如何,人力有时而穷,谢影自认无法全部研究透彻,只要知晓便可,着重还在于研究儒修之法。

    何为丹心?何为铁血丹心?何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什么样的能力做什么样的事,什么境界的人接触什么境界的世界。

    沉思良久,谢影若有所悟。

    如今摆在自己面前的路,自己要修行的一道坎,便是:心正而后修身。

    《不死印卷》的创始人便是个最好的例子,以武入道,古有流传,以不死魔君的逆天武学天赋,若是迷途知返,没在向他关闭的圣人之道蹉跎半辈子,那走上圣人之道却是大有可能。而若非不死魔君迷途知返,那不死魔君到死也就是个碌碌无为的失败者,连《不死印卷》都没有。

    儒学思想教导世人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人处事,令人内圣外王,行方智圆。却非教导世人要太过执着而成为固执,其中“度”的把握,如果把握好了,便成功一半了。

    大道三千,这条路走不通,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莫要一根筋地认死理。

    *******

    这一章可能罗嗦了点,但极为重要,相信大家也看得出来,这章是白岚情节之后的又一次大转变,也算主角更深入了解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