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奋斗吧明珠 !
热气能打开毛孔,蛤蜊油锁住水分,每次洗完手都要涂蛤蜊油,晚上睡觉前也的涂上,再戴着干净的棉线手套睡觉……只是短短半个月不到,刘美的一双手已经恢复了很多。
她还不让刘美碰冷水,洗衣做饭尽量掺着热水用。
蜂窝煤又要不了几个钱,放个铝水壶在上面从早到晚都有热水用。当然更多时候魏明珠会自己抢着把活儿做了,尽管做饭的手艺不咋样,手擀面不会,她还不会煮挂面?
买一点上好的猪板油,切小块儿熬成猪油,连油带油渣一块儿放在搪瓷缸里,吃面时用筷子挑一小块在碗里,放点酱油和小葱,热汤一兑香气就满屋子飘,这样煮出来的挂面总不会太难吃。还有用半肥半肉的肉切丁,熬成肉臊子,那就是猪油挂面的进阶版了。
厨艺不够食材来凑,反正刘美对猪肉是咋都吃不够,根本不需要魏明珠有多好的手艺。
魏明珠的防寒服和鸭绒服卖不出去,她今天干脆没出摊,在家里安心复习。等把排骨焖好了,刘美骑着自行车到家。箩筐里带着浓重的油渣味儿。
“你做饭了?”
刘美闻到了排骨的味道,把自行车支在院子里和魏明珠随口说道:
“于奶奶回来了不?”
于奶奶对母女俩不亲近,刘美想到她一个孤老太太,平时总要看顾两下。别管做啥好吃的都问问于奶奶,虽然于奶奶一次都没领情。
于奶奶扫大街,这时候应该回来了才对,今天确实没见到。再仔细一看,于奶奶的扫帚就放在墙角。房间门是从里面关上而非外面上锁,人是啥时候回来的?魏明珠除了中午去买过菜,整个下午都在看书,并没有听到动静……于奶奶也上了年纪,这时候不能计较是不是热脸贴冷屁股,魏明珠喊了两声“于奶奶”,房子里没有动静。
她使劲敲门,房间里还是没动静。
刘美从窗户缝里往里看,“……床上有人!”
房间门被从里面反锁了,于奶奶的警惕心很高,大白天睡个午觉都要锁门,魏明珠又喊了几声还是不答应,直接上脚把门给踹开。
就这动静都没把人弄醒,魏明珠就估计着情况不太好。把手放在鼻子下,还有呼吸……魏明珠松了口气:
“妈,我们赶紧把人送医院去!”
红焖排骨自然来不及吃。
自行车后面坐不住无意识的人,还是魏明珠让刘美骑车,自己找了根绳子把于奶奶和刘美拴在一起,魏明珠又用手在后面撑着,刘美骑车,她则跟在后面小跑了快二十分钟才到商州市人民医院……也幸好是在商州市里,要住在偏远乡下,这种情况下送到医院可能连黄花菜都凉了!
母女俩上次陪刘荣来过,对商州市人民医院的情况挺熟悉,这边把于奶奶放下来就大喊着救命,有穿白大褂的值班医生带着护士跑出来。
“病人啥情况?”
魏明珠和刘美一问三不知,她俩对于奶奶的身体状况不了解。魏明珠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医生骂两人糊涂,赶紧开始抢救。
过了半小时,一个护士跑出来骂了魏明珠母女一通:
“你们是咋当家属的,大娘是酮症酸中毒导致的休克,她有糖尿病你们平时也不注意点?”
酮症酸中毒?
刘美一点都不懂,还以为于奶奶吃坏了肚子。
魏明珠是真的吃惊,于奶奶居然有糖尿病?她平时也没见于奶奶吃药打针,好像邻居们也没谁说过。于奶奶除了人特别瘦,也看不出来有啥异样。这年代上了年纪的人,白白胖胖的本来就少,瘦才是主流现状。
“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以后一定多注意,千万要尽力抢救,不管花多少钱都行。”
魏明珠态度诚恳,护士的表情才稍微缓解。
“我们肯定会尽力抢救的。”
魏明珠问在哪里缴费,护士却好像根本不急。83年还和后世不同,对病人是先抢救后收费,不过拖欠医药费成了常态,并且出现很多逃费的,逼得医院也慢慢改了规矩……改革开放把经济搞好了,却把人心搞坏了,医患关系变得紧张,医院和病人相互不信任。
魏明珠还是预存了200元的医药费。
虽然于奶奶不是个性格热情的,这年头租房本来就困难,到哪儿去找这么合适的房子?
对于孤老太太,魏明珠也挺宽容,她希望于奶奶能快点好起来,大家继续当互不干涉的房东和租客也行啊!
刘美吓得够呛。
几次在门口张望,坐立难安。
于奶奶没有家属,邻居也基本上得罪完了,魏明珠完全不知道该通知谁。只能由她们母女俩守着,晚上就在医院的走廊上打了个盹儿,早上醒了就觉得鼻塞。
7点过后,终于有医生通知她们:
“情况好点了,她体内炎症很厉害,要住几天院,你们去办理手续吧。”
于奶奶真正清醒,是中午11点的时候,魏明珠守在病床前,刘美回去做点饭。于奶奶动了动,魏明珠就警醒:
“您醒了?我去叫医生!”
于奶奶还没回过神来,魏明珠像一阵风般跑出病房。
隔壁床的病人和于奶奶搭话,“大娘,你孙女吧?小姑娘漂亮又孝顺,守了你一晚上。”
于奶奶精神虚弱,仍然木着脸硬邦邦摇头:
“不是。”
不是啥?于奶奶再不肯多吐两个字。
隔壁床的自讨个没趣,和于奶奶这样的人就是没办法聊天,容易把天聊死!
……
于奶奶住院的第三天,别人才知道。
扫大街的工作归街道办管,于奶奶负责的路段都三天没人打扫了,街道办的人当然要找上门。这才知道住院了……于家的房子很多人打主意,就算于奶奶把房子租给魏明珠母女,对外的说法也是远亲借住。
街道办的人一脸感慨,“幸好还有你们这些远亲啊,不然谁照顾这老太太?”
自然是要街道办安排人照顾。
不过现在好了,名义上这就是魏明珠母女的活儿。
胡良才家才知道实际情况,胡良才老婆觉得魏明珠是摊上了这运气:房子才住多久啊,于奶奶就生病,要不是魏明珠把人送医院及时,于奶奶这次绝对是凶多吉少。
老太太和谁都没来往,干着扫大街的工作,街道办的人只负责每月给她发工资。
哪能及时发现她有没有上班,孤老太太独居的话是挺危险的。
于奶奶这人有多硬气呢,她知道自己有糖尿病,每次到医院看病都是偷偷去的。在家里吃药也是背着魏明珠母女,其他人和她来往不深,竟也一无所知。
胡良才老婆想,这下子于奶奶总要改变态度了吧?
得,人家该板着脸还板着脸,好像魏明珠和刘美那晚上救得不是她,这几天母女俩在医院跑前跑后照顾,也没得她半点感激——胡家知道实情,魏明珠她们不是借住的远亲,一个月20块的房租没少给,并不欠于奶奶人情。
可这老太太就这态度,你能拿她咋办?
幸好魏明珠不是施恩图报别有所求,不然真是要呕死。
于奶奶出院那天,自己把医药费掏了。
医生以为魏明珠和刘美是家属,出院前逮着刘美叮嘱,糖尿病人的饮食有禁忌,平时也要按时按量的吃药控制血糖。刘美让医生反复说了好几遍才记牢,等于奶奶出院后,刘美不管老太太脸色难看不难看,每天像看贼一样盯着于奶奶的饮食,见面打招呼都是“您今天吃药了吗”,像于奶奶这样旧社会大小姐出身的讲究人,对着刘美完全无语。
您今天吃药了吗?
有这样打招呼的么!
魏明珠才不去贴于奶奶的冷屁股,大概是好人有好报,于奶奶出院的第二天,商州市大降温。
雨夹雪的天气,让路人的行人都缩着脖子。
越是冷的天气,魏明珠越是开心。
她买了一大块防水的油布,四个角绑了四根木棒,扎了个小棚。
冷风呼啦啦吹,三面围着油布,风也会从临街的那一面往里面灌进来。李凤跟着魏明珠学卖货,两人都穿了件鸭绒服,蓬松又暖和,要是能把膝盖也遮住,李凤发誓她整个冬天都舍不得脱下这件衣服。
“太暖和了!”
是啊,太暖和了。
商州的冬天真的来了,忽然的降温搞得大家措手不及。和土气棉衣以及军大衣比起来,魏明珠摊子上的防寒服和鸭绒服颜色鲜亮,在一片军大衣里和深色棉袄中,亮眼的红、黄色牢牢吸引着行人的眼球。
雨夹雪的天气一直没停,魏明珠她们上午摆好摊位,中午就开张了。
48块钱一件,卖出了一件红蓝相间的男款防寒服。
卖衣服的男人两小时内跑了三趟才最终付款,他可能跑去百货大楼问过价,魏明珠也问过价,差不多的衣服要58元,显然她的售价更有竞争力。
这一开张,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法宝盒。
不管谁来问价,魏明珠就让对方试穿一下衣服,在夹着雨点和雪粒的寒风里,穿上这样的衣服真是舍不得脱啊……是挺贵的,不过比起商店要便宜十来块,谁家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能省10块,都够一个月生活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