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孝王篇二十三

孝王篇二十三

作者:一夜星辰天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战国之大秦质子 !

    华夏东南的吴越大地之上,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和楚军之间的战事依旧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虽然这场大战的战场处在远离中原的偏僻之地,但是其依旧吸引了天下大多数游学士子的目光。

    原本在这场吴楚之间交锋真正开始之前,这些人都不免倾向于楚国会成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者。

    毕竟相对于那个此前被越国覆灭重新建立没有多久的吴国,如今国力仅次于西部秦国的楚国实在是没有多少失败的可能。

    这场战事的初始阶段,战场的形势并没有出乎这些士子的预料,甚至楚国还以无比迅猛的速度拿下了吴国的都城。

    就在天下之间的士子们都认为楚国要不了多久就能像覆灭越国那样覆灭吴国的时候,挟着吴城大胜之余威而北上吴国重镇丹徒的楚军却没有继续如同之前那般顺利的局面。

    数月之间,楚军不仅仅在前后两个方向遭到了来自吴军的攻击被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在丹徒一战之中落败于对面的吴陈联军之中。

    常言道:“兵败如山倒。”

    更何况楚军这次落败的,还是这一场决定整个走向的重要战役。

    丹徒一战胜利之后的吴陈联军就如同吴城之战取胜之后的楚军那般,如同秋风清扫落叶似的发动了无比凌厉的反击攻势。

    短短时间之内,战事开始之初吴国除了吴城以外的丢失土地,全都被吴陈联军尽数夺回。

    不仅如此面对摆在自己面前的大好局面,身为吴军主将的凌奕并没有贸然率军强攻吴国都城吴城,而是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

    在布下重兵围困吴城之内楚将上官祖钊麾下的楚军的同时,吴军主将凌奕果断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沿着楚国北伐吴国的道路发动了对楚国的南征。

    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先是和楚国大司马昭奚恤麾下的士卒进行了小规模的较量,可是楚国大司马昭奚恤麾下这支由越地的贵族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如何会是对面经历了一场场战火洗礼的联军对手?

    当见识到对面楚军士卒无比孱弱的战力之后,吴军主将凌奕和陈军主将田忌在一番商议之后,果断发动了对这支部队的总攻。

    几乎没有花费多少工夫,吴陈联军就彻底击溃了这支乌合之众,其后吴陈联军的兵锋直指越地最为重要的城邑同时也是原先越国的都城,会稽。

    当这场战事进行到这里,天下之间那些之前对于楚国无比自信的士子,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事实上无话可说的又何止这些身处局外的旁观之人,身在局中的楚国君臣的心情此刻却也颇为复杂。

    但是心情复杂归复杂,楚国的当务之急便是尽快结束这一场已经没有什么意义,继续拖下去只会消耗楚国国力的战事。

    为了实现停战这一目的,楚国上层摆出了两手准备。

    其一为军事,其二便为邦交。

    在军事方面,为了尽早摆脱对面的吴国、陈国所组成的联军对越地、乃至对楚国其他部分土地的威胁,这一次楚国可以说是大动干戈。

    伴随着郢都楚王宫之中楚王芈良夫的一声令下,一支二十万人的大军无比快速地集结完毕。

    这一次楚国没有了之前对于吴国、陈国两国的轻视,而是将其作为了一个无比难缠的对手。

    此番二十万大军出征,为的并不是什么反败为胜,而是为了尽快结束这一场对于楚国来说已经失败的战争。

    不仅如此身处楚国都城郢都之中的楚王芈良夫,还希望用这足足二十万人的大军,告诉天下之人一个消息。

    那便是楚国虽然输了这一场对吴国、陈国的战争,但是楚国依旧能够随时动员一支数十万人的大军。

    楚国依旧是那个国力仅次于秦国的南方霸主。

    不得不说楚王芈良夫下出的这一步棋确实精妙,这一支整整二十万的楚国大军也算是气势汹汹。

    不过无奈有一个因素的限制却让楚王芈良夫的这步棋,一时之间却是难以形成效果,这便是楚国那堪称辽阔的国土。

    众所周知楚国所占据的土地虽然十分辽阔,但在两千多年之前的这个战国时代,这些地方多是还没有经过大力开发的蛮荒之地。

    楚国的核心之地乃是荆湘,而此刻吴楚交锋的主战场却在越地,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都有一千六百多里更不用说是其中那曲折的道路了。

    就算楚国能够利用江水运送粮草辎重以减轻楚军行军的压力,但是要想让这一支楚军在短时之间之内抵达吴楚前线、挽救已经危如累卵的战局。

    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于是,这个时候就不得不谈到楚国所准备的第二个手段,邦交。

    在得到了楚王芈良夫的命令之后,数位楚国使者纷纷向着各自所要出使的国家赶去,甚至楚国令尹景言更是亲身前往楚国西北方的秦国。

    在这些使者之中,派往齐国一路使者的行动可谓是一帆风顺。几乎没有花费多少气力,齐侯就已经答应了愿意帮助楚国说服陈国、吴国这两个昔日盟友与楚国休兵罢战。

    如果能够看见齐国都城高唐大殿之上齐侯的那种信誓旦旦的模样,或许还会觉得他治下的齐国依旧是吴国、陈国的铁杆盟友。

    齐侯浑然忘记了早在此番吴楚大战开始之前,齐国就迫于楚国所施加的压力放弃了吴国、陈国这两个曾经在他危难之时出手相助的盟友。

    不说高唐之中齐侯这一番无比健忘的表现,再看楚国派往陈国、吴国这两路使者任务的完成情况却也有些差别。

    起先当看到此番与上一次判若两人的表现之时,陈侯田因齐虽然表面之上没有表现出来,但是从其嘴角若有若无的笑意还是可以看出这位陈侯心中的那份畅快。

    不仅如此楚国使者这种前倨后恭的表现,让这位年轻的陈侯越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道理。

    弱国无邦交。

    君不见前番楚国使者来到陈国面对陈侯及陈国众臣之时,是何等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君不见此番同样的楚国使者来到陈国面对陈侯及陈国众臣之际,又是何等的笑脸相迎、谦卑有礼。

    国家邦交之上的主动或被动从来都不是邦交本身所能够决定的,靠的是国家所拥有的强大国力作支撑。

    此番楚国使者的态度为何会发生几乎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不就是因为陈国的军队与盟友吴国的军队一起击败了此前不可一世的楚军吗?

    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陈侯田因齐原想把眼前这位如同优伶戏子一般的楚国使者,从他陈国的大殿之上驱赶出去。

    可是当听清楚了楚国使者奋力喊出的求和条件之后,齐侯田因齐的心立刻就平静了下来,思索起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楚国这次的求和条件说得很清楚。

    对陈国,楚国愿意割让部分的淮泗之地;对吴国,楚国愿意赔偿半个越国之地。

    不仅如此楚国还表示至少五年之内,楚国不会再对陈国和陈国的盟友吴国动手。

    当然这只是楚国使者所抛出的一个大略的方案,具体的休战和约还需要楚国、陈国以及吴国三方具体的商议。

    尽管如此,楚国使者所抛出的这份停战条件,还是让国君宝座之上的陈侯田因齐目光之中带上了一分意动。

    相比较于楚国使者在陈国之地的待遇,派往吴国的楚国使者的遭遇就可以用凄惨来形容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是当今天下列国诸侯之间通行的规则,吴国也不至于说是违反这条而招致对于自己不好的名声。

    只是对于这个从侵犯自己国家国土的敌国派出的使者,吴国上下可没有给出什么好脸色。

    还没有等这位楚国使者在吴侯项昊面前将话说完,他就被吴军士卒连带着他和他怀中的楚国国书一起被扔出了吴国重镇丹徒的城门。

    就这样楚国派往与此番大战有关各国的使者都有了各自的结果,最北边的齐国满口答应,中间的陈国迟迟不决,最南同时也是此战主力的吴国无比坚持。

    接到了来自这几处楚国使者的回报之后,郢都城中楚王芈良夫的视线不由看向了楚国的西北方,他在等待着令尹景言能否给他带来好消息。

    令尹景言也并没有让他失望,就在三国纷纷表明自己态度之后不久,地处华夏西北的秦国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秦国愿意出面调停吴楚之间的这一场战事。

    秦国的这一番话虽然十分简单,但其背后的分量不可谓不重。

    首先秦国乃是如今的天下第一强国,虽然这些年来秦国一直忙于国内发展而无暇东顾,但其在天下诸侯之中的威望几乎没有国家可以与之匹敌。

    另外经过这些年政治、邦交、经济等各方面犹如润物细无声一般的渗透,一南一北与秦国接壤的魏国与韩国几乎已经成为了秦国脚步的跟随者。

    看似秦国代表的只有一个国家,但是身处都城咸阳的秦王嬴渠梁能够影响到的可是三个国家。

    加上一向奉行与秦国交好的中山国、卫国、郑国等一干中小型诸侯,秦国的这一句表态的意义可谓重若千钧。

    事实也正是如此,在秦国明确表示愿意出面调停之后,吴国、陈国以及楚国纷纷表示欢迎秦国作为中间国参与到三国的和议之中。

    数月之后,秦国、楚国、陈国和吴国在原来的越国都城会稽展开和议,达成了一系列的停战和约。

    自此,这场吴楚战事彻底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