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大宋不怂 > 九十三、远洋贸易

九十三、远洋贸易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大宋不怂 !

    却说李申之想要继续启发邵继春开启工业革命之路,便将自己的思路说了出来。

    李申之原本想说的答案,是纺织品。

    这是一种原料便宜,生产门槛高,销量广泛的商品。正是因为组织起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可以带来巨额的利润,所以才使得资本家们对此趋之若鹜。

    而纺织品的特殊性在于,越是工业化的程度深,越是机械化的程度高,纺织品的产量越大,成本越低,越能给资本家带来更丰厚的利润。

    自英国之后,所有开启工业革命的国家,无一不是从纺织品来起步,包括华夏也是如此,正是八十年代的纺织业大发展才真正开启了工业革命。

    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有先发国家转移落后产能的原因,与纺织业天然的特征关系更大。

    在大力发展纺织业之前,虽然华夏也能制造飞机大炮,看似完成了工业化,其实与工业革命不甚相同,此为题外话。

    不料邵继春给出的答案竟然是瓷器。

    看到李申之满脸的疑惑,邵继春自信地解释道:“申之你看,这瓷器的原材料不过是一些泥土罢了,能烧瓷器的泥土虽不是各地都有,但在瓷器的产地遍地都是,一点都不值钱。”

    李申之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用于制作瓷器胚子的陶土遍地都是,顶多制作釉面的高岭土的价格会贵一些,但与他们的成品瓷器相比,价格仍旧是天壤之别。

    邵继春继续说道:“烧制瓷器需要一口好窑炉,更需要烧窑师傅对火候的把握,这生产难度绝对能拦住一大票人。”

    烧制瓷器说难也难,说简单其实也简单。若是想烧一个平日里能凑乎用的饭碗,大概稍微懂得一些原理的人都能烧得出来。但若是想要烧制出美轮美奂的精品,就没那么容易了,即便是多年的老技师,都不一定能保证良品率。

    然而这样的门槛在熟练工,而不是机械化。

    在烧瓷器的活动中,进行机械化改进,并不能带来显着的利润改变,远不如款式和花色带来的利润大。

    虽然卖瓷器与卖纺织品有着诸多的相似性,以至于外国称呼华夏为瓷器国,而华夏人却没有开启工业革命,也不知是不是当初点错了瓷器这个技能点的缘故。

    看到李申之没有发表意见的意思,邵继春接着解释:“这瓷器的销路且不说在国朝,光是夷人每年吃下的货就不知养活了多少人。”

    “夷人?”李申之终于开口说话。

    邵继春很认真地点头,说道:“没错啊,要不然咱们那许多珍贵的香料是从哪里来的?”

    李申之一拍大腿,恍然大悟道:“真他娘的差点忘了,海上贸易这么大一块肥肉,咋就没想起来呢。”

    李申之问道:“海上贸易的事儿你可懂得?”

    邵继春说道:“要说走西域,俺们家说不定还能帮上点忙。可是这海上贸易着实太远,俺们从来没接触过。”

    也是,邵隆在河东起家,始终奋战在关中地区,那里是内陆,跟海运确实不沾边。就算是走丝绸之路,也是西出长安走河西走廊一道。

    经过多年的战乱,河西走廊早已名存实亡,以至于很多存在于唐朝典籍中的名称全都消失不见。虽仍然有零星的商队在那里进行着贸易活动,规模却很小。

    以至于莫高窟这等规模的通都大邑,都随着时间和黄沙的掩埋,竟然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最终被西洋人发现,将里面珍贵的文物偷了个遍。

    李申之在这里唏嘘,赵不凡却来了精神。

    赵不凡拍着李申之肩膀问道:“兄弟是打算跟夷人做生意吗?哥哥有门路。”

    一听赵不凡竟然有海外贸易的门路,李申之顿时来了精神:“哥哥有什么门路,兄弟想接触海外贸易不是一天两天了。”

    赵不凡说道:“按说呢,这事儿咱说了也不算,得家父点头才行。不过以家父对你的看重,比对我这个亲儿子都亲,想必他一定会全力支持你的。”

    这一顿自顾自地解释,反倒说得李申之一头雾水,这都哪跟哪儿呀?说海外贸易呢,怎么跟老爷子扯上了。

    赵不凡继续说道:“你是想包船呢,还是想卖货?”

    听到这里,李申之心中确定,这赵不凡确实有搞海外贸易的能耐。

    与这些某二代们打交道,如何判断他们话里的水分有多大,有个小诀窍:那就是话题的大小。

    但凡把话说得特别大,动不动某大佬如何如何,几百个亿不过是小投资,几个亿就是零花钱的,八成是在吹牛。

    而能把话说得特别小,小到某一项具体的生意的时候,这话八成是真的。

    比如赵不凡现在,直接问李申之,是要包船还是走货,没有几分底气不敢说这个话。

    要不然李申之当即对赵不凡说:我想包一百条船。赵不凡要是接不住这个话,那面子可就跌到地底下去了。

    赵不凡说完之后,等着李申之的反应,在心里也在对李申之做着预判:

    李申之现在能拿得出手的货物,无非就是个胡虏血。胡虏血的产量不大,对于海运来说更是不够看的。顶多给他分个三两条船,了不得了。就算李申之又鼓捣出什么新鲜玩意,对外出口的需求扩大,咱给他把富余量算大点,撑死了十条船足够了。

    宋朝的海外贸易,绝大多数都掌控在这些宗室家族的手中,不知是不是官家对这些宗室子弟不能当官的一种补偿,让宗室子弟们多少有些事儿干。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朝的宗室子弟们没有出现明朝宗室子弟们那么多的纨绔。

    明朝的宗室子弟既不让当官,也不让参军,更不让经商,于是乎一个个闲的只能斗鸡遛狗,这些穷得只剩下钱的纨绔子弟们,为了给虚无的人生找点事干,便将各种“文化”发展到了极致。

    再经过满清八旗子弟的发展,便促成了以养宠物、玩文玩、斗鸡遛鸟盘珠子为代表的贵族休闲文化。

    现在时不时还兴盛一阵的所谓“文化风”,其实都是当年八旗子弟们玩剩下的,炒冷饭罢了。

    一念及此,李申之如何还能抑制住心中的激动,握住赵不凡的双手,声音微微颤抖:“哥哥,兄弟想要一座造船厂。”

    “没……”还没把“问题”俩字说出来,赵不凡忽然僵在了原地。

    自己认的这位便宜兄弟,还真是思路清奇,让他跟不上趟。

    原本以为自己能给他腾出十条船来与夷人贸易,已经算是相当够意思了。

    没想到自己这兄弟竟然想要搞一座造船厂。

    赵不凡说道:“兄弟听哥哥一句,这海外贸易虽说挣钱,但是风险也大。一船货出去跑一趟,花个一年半载的时间,运气好了能赚十倍二十倍的利润。但若是运气不好,这船一沉,可就分文不剩了。”

    李申之说道:“哥哥放心,我既然敢开船厂,自然心里有数。只是不知哥哥能不能帮上忙?”

    开一座造船厂,不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不是几个有钱人能做到的,更不是一朝一夕能造成的。

    就拿宋代的木船为例,想要造出一艘五千料的大船,至少得提前三年备料才行,要不然龙骨里的大梁根本不能用。

    当然了,若是真的财力雄厚,又人际关系很广,完全可以直接收购晾好的梁木,把别人造船的料买回来自己造。

    除了造船的料之外,造船还需要专门的场地,需要大量的熟练工人。

    即便是以上条件都满足了,还需要招募足够的水手和船长,才能开动海船。

    总之,对于李申之来说,想要搞起一座造船厂,其难度比修一栋钢筋混凝土的高楼都难。

    即便是小知识丰富如李申之者,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造出一艘具有现代理念的船出来。

    赵不凡是真心想帮李申之,却又觉得修船厂实在是太过痴人说梦,便跟李申之细细说着其中的困难:

    “兄弟你看,想要修船厂也不是不可能。哥哥知道你有的是钱,一个小点的造船厂无非就是几十个鬼见愁的价格,你若是没钱,哥哥也能给你支垫一些,钱绝对不是问题。可不论是修船厂,还是造船,这头一道坎不是钱,而是材料。虽说材料花钱也能买得到,但是现在能造船的都是不差钱的主,哥哥未必能给你搞到足够的材料。”

    前文说了,造船的木材需要提前几年准备,也就是说现在能用的料,都是以前备下的。这年代,有能力造船的人,无不是皇室中的贵胄,他们才不缺这点鬼见愁。

    就算偶尔有个别人,看在人情上亦或是资金真的暂时难以周转而出售材料,毕竟只是少数。

    想要凑够造船厂和造船的材料,除非自己从现在开始备料,等到三年之后再开工。

    这是客观的自然规律,不凭个人意志而转移。

    偏偏李申之这边还没开始大炼钢铁,距离钢铁焊接铆接的船更加遥远。

    看到李申之一脸的恋恋不舍,赵不凡心生恻隐之心,说道:“兄弟要是真想造一个船厂,搞自己的船队出来,哥哥就帮你这一遭。咱们从现在开始就备料,雇工人,练水手。等到五年之后船也有了,人也有了,咱兄弟去海上大干一场。”

    李申之虽然心急,却也无可奈何。见赵不凡如此上心,心里很感动,说道:“那此事就劳烦哥哥了!”

    接到这么大的一项任务,赵不凡心中颇为激动。

    自打来了应天府,虽然名义上他是应天府的二把手,但实际上并没有干什么大事,事实上不过是打了打下手而已。在之前是给张浚打下手,李申之来了以后给李申之打下手。

    做人到了赵不凡的份儿上,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价值越大越好。

    就在这时,一直很少发言的岳银瓶说话了。

    “夫君若是真想要船厂和海船,不妨去海州拜访李宝将军。”岳银瓶试探着问道。

    “李宝?”李申之仿佛想起了什么,问道:“可是在山东抗金,驻守海州的李宝将军?”

    “夫君认得他?”岳银瓶点了点头,“正是这个李宝将军。”

    李申之不认识李宝,但是听说过李宝。只不过他听说的那个李宝,是二十年后的李宝将军。

    在原本的历史中,二十年后完颜亮当了金国皇帝,撕毁了宋金和约,率军分四路攻宋,其中就有一路为海军,共七万人,战舰六百余艘。

    这场侵略最终以失败告终,拯救南宋的是两个人,虞允文和李宝。

    虞允文在采石矶大破金军名垂青史,而李宝在海上大破金军反倒知道的人不多。

    李宝原是韩世忠的部下,后划归到岳飞名下。

    在岳飞下狱之时,曾特意叮嘱李宝,一定要着重发展海军力量,以防金人从水上发起攻击,打大宋一个措手不及。

    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李宝与岳飞有了渊源,与岳银瓶也有了交情。

    李申之原先想到过李宝,只不过那时候还觉得两人地位相差悬殊,自己贸然找上去,人家未必买他的账。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想到了方方面面,却忽略了自家老丈人的关系网。

    李申之的思维还是受到以往惯性的影响,老以为岳家已经倒台,是他拯救了岳家,所以岳家始终处于他的庇护之下。

    殊不知他已经改变了历史,岳飞算是无罪释放,从名义上来说还是朝廷的枢密副使,位列宰执的人员。

    只不过岳飞暂时被闲置罢了。

    然而这种闲置,也只是相对于赵构,相对于朝廷中的几位大佬来说。

    在外放的各州县官员眼中,岳飞依然是那个战无不胜的战神,高高在上的顶级大佬。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申之再去找李宝商量事情,那是代表着岳飞而去,但凡李宝不是嚣张跋扈没良心的人,多少都要给点面子。

    而相传李宝是一个重气节、有胆略的人,这样一来,李申之去找李宝协商造船的事情,便再无大的阻碍。

    毕竟李申之这里小知识很多,虽然不足以支撑他建起一座船厂亦或是海军舰队,但却能对现有的船厂和海军提出许多改进的建议。

    相信拿着这些建议当做见面礼,李宝一定会与他合作的。

    只可惜应天府的事情太多,李申之实在是抽不开身,便说道:“李宝之事十分重要,还请娘子辛苦一趟,去与那李宝见上一面,说一说咱的想法。等到应天府事情稍霁,为夫必定亲自拜访。”

    岳银瓶一抱拳,当是领了军令,随即调皮地一笑,说道:“夫君这是哪里话,有什么事你只管说,也好叫你知道知道,你家娘子是个能人。”

    李申之笑道:“为夫自然知道娘子深浅,日后定少不了重要事情相托。”

    岳银瓶脸色一红,领着几个随从出了工地,奔海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