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春过锦衣郎 > 第三十六章.无孝无丧

第三十六章.无孝无丧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春过锦衣郎 !

    -

    水路再快也也需小半月。墨烟原以为时间与流水一并消磨了她心中激荡的哀嚎,但当京城近在眼前时,她浑身发抖甚至无法言语,好像哪怕多一个动作都会踩到刀尖。

    九月下旬,京城已入晚秋了。

    墨烟踏进莫迟雨外宅庭院时,枫叶落在小径上如同一剑刺入胸膛后拔出的斑斑鲜血。

    莫迟雨坐在院中石桌旁饮茶,翻阅书卷。他的眉目如画如锦,举止似鹤似豹。

    她再次确认,深知自己心中对他的忠诚和眷念。

    墨烟走过去,本想说些别的,但开口却是:“裕平王谋反?”

    莫迟雨抬起头看向她。她瘦了,面色苍白。

    “是的。他与宁王勾结。”

    “谋逆是真?”

    “谋逆有何真假可言?”

    “可那是,那是……那是裕平王啊!那是……”

    “是的。正因为是王爷,才会有胆子谋反,难道不是这样?”

    “……我听说他自尽了。”

    “是的。自刎。一剑几乎斩下自己的头颅。”

    她一直大睁着眼,这一刻落下了泪。

    她骤然转身。

    “墨烟!”莫迟雨沉声喝道,“你要去哪儿?”

    “我要去找——”

    “找谁?”莫迟雨的声音寒如冰刃。

    “找……找……”她浑身颤抖,就仿佛那个词是堵在喉间的炭火,无法吐出口。

    找谁?

    那是谁?

    从前,仿佛是很久之前了,齐柯律在送她到李通小院之前的那段路上,注视她许久,对她说:“你是不是从来没有叫过我‘爹爹’?”

    当时她愣住了。

    她回望男人的脸,在他脸上找寻到自己面孔中的相似之处,他们有线条一致的眉骨和眼梢形状。她几番想要开口,最后差点就成功了,可是到底还是没能发出声响。

    若是那时能够……

    她突然感到额际撕裂般的炸痛。然而流泪的眼睛似乎比那更痛。

    她用力捂住脸,用力到双目凹陷、额骨生疼、青筋爆起。她捂着脸蹲下去,最后跪在了地上,蜷缩身子。

    “爹爹……”

    如纸落火成灰。

    -

    “墨烟,我问你,我待你好吗?”

    月升时,墨烟跪坐在梧桐树下的石凳旁,头靠在莫迟雨膝上。

    她已经不再哭了。

    莫迟雨的手覆在她头侧,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拍。

    如果说莫迟雨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么可以说他待那“万人”时最亲昵也就不过如此了,就像待一只猫。墨烟的爪牙很利,喉间项圈的绳索则牢牢握在他手上。

    “督主待我很好。”墨烟回答。

    “你是真心这样觉得,还是这样答来让我高兴?”

    “当然是真心。”她平静地说,“可是……怎么督主好像时常问我这些问题,好像怕我会忘了?”

    “为何这么说。”

    他的护甲和扳指轻擦过墨烟的脸。

    “督主一早知道裕……裕平王与宁王的事。厂卫丝毫风声不透是真,但督主只将我一个人蒙在鼓里也是真。督主将我支到南方,是怕我惹事。”

    “继续说。”

    “这一路上我想了好久。我在想,您怎么就非要这样大费周章地赶我?您放我在城里乱逛,给我一些压根不需要我的任务;您让四档头牵着我转悠,安排我南行……那都是些费时费力的徒然浪费之事,可您既然这样做,说明您不觉得是浪费。”

    “既然如此,依你所见我为何不觉得是浪费?”

    “我很听话,督主,只要您说出口我弄明白的我都会听,您要我做什么我就会做什么。所以我只是猜,只是忍不住的时候猜……”

    “说吧。”

    墨烟看着一片巨大的梧桐叶落下遮住月光,坠地时又如月影般变成薄薄一层:“我猜,您虽然对我好,但您讨厌我——您觉得我不好管教,您觉得我不趁手。”

    莫迟雨没有说话。

    他的手静静覆在墨烟鬓发上,护甲尖端靠着墨烟的眼角。

    金属光泽映进墨烟眼中。

    “我不敢想,如果我一早知道这件事,我会怎么做。或许我真会管不住自己,真会给督主惹上很大的麻烦。”墨烟低声说下去,“剑过锋容易卷刃,刀过重便不好挥使。我不合督主的意。”

    莫迟雨依然沉默不语。

    “督主……墨烟一向愚钝驰纵。只再问一个问题。”她咬了咬牙,微微抬起头,“宁王谋反究竟是真,还是仅仅不过因为皇上‘需要’他反?”

    莫迟雨没有答。

    他开口时说的是无关的话:“之前你说的不对,墨烟。我的确有不得不对你好的理由,但其余那些并不应当被称为厌恶。”

    可这也只是半句话。

    ——既不是,又究竟是怎样?

    墨烟知道自己是想不通的,所以也就不想了。

    从本质上说,她和青桃没什么不同,都不过想要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她为这个想法而扯了扯嘴角干笑一声。

    说得更放肆些,那些君王的臣子、臣子的仆从,也都和妓女没什么不同。

    -

    宁王谋逆一案的“告破”当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所有与宁王曾有牵连者全部一一受审,哪怕只是在宁王入京时收过一星半点岁礼(例如,不过锦缎两匹,与浙江巡抚回京后给的常例相比甚至算不上是半斗粟米),都有可能被牵涉而入,按上谋逆大罪。

    而在判决之际,这所谓标准可就不是明文写就的了。

    如若说户部被弹劾后京察时城中各部官员人心惶惶,那么如今就是在风雨飘摇中日日以备赴死。除了皇帝身边的几个老臣新贵,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可以平安留下性命。

    皇帝在位第十三年,一贯施行仁政、崇文敬礼,但随着帝王年岁增长,他早已不是懵懂无知的新君。

    皇帝即位时未至及冠,早年他一度沉溺后宫,对前朝正事的关照不过是勉强愿意按时上下朝,当时太傅在朝中一手遮天,司礼监更是全权把控御笔。

    后来太傅辞官归隐,当今内阁首辅——同样曾为太子之师的申文渠挑起大梁,皇帝才多少显露出对于朝政的把控意图。

    可那之后,百官也终于察觉到,当今皇上并非什么生性仁厚之人。

    他对于自己厌恶的大臣的容忍度远低于他的父皇,到如今专施庭杖的锦衣卫人数翻了两倍还多;与此同时他对宠信之人的信任太过,没有成为明君之兆。

    那些原为皇帝理政而高兴的官员很快就感到后悔:在文官体系发达的朝廷中,一套隐秘的规则为众人熟悉后,变动总会惹来动荡;且很多时候,一个有主意的皇帝似乎不如傀儡来得更加合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