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不称职的兽医 > 第九章 盘点

第九章 盘点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不称职的兽医 !

    山东宣布自治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整个天下为之震惊,叫崇祯最为头疼的是京杭运河被切断,漕运完全瘫痪,京城赖以为继的生命线仿佛被我掐在了手里。所有的粮草和曹银不得不由陆路转运,增加了成本不说,一路上也经常被拦截,明军不得不派重兵保护。

    与此同时,东来增援的洪承筹配合孙承宗在太原于代善部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战,双方均动用了当时各自所拥有的最先进的火器,尽管这些火器在我军看来已经很落伍了,可是这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一次战役中使用如此多的火器。双方互相炮击长达三日之久,太原城墙被轰的千疮百孔。最后还是因为八旗兵少,害怕被明军将主力包围在太原,遂主动放弃,过汾水、黄河直向陕西扑去。

    自蒙古被皇太极占领,明军补给战马的重要渠道被切断,尽管在皇太极撕毁和洪承筹的协议前明军通过粮食交换了一部分战马,但是这些战马的质量和数量都不足以和八旗相比。皇太极之所以选择在冬季进攻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北方河流在冬季结冰,这样便于骑兵部队大规模的机动。

    洪承筹求功心切,完全不顾己方的持续作战力和机动力,驱赶士兵追击,结果在小河口被代善凿冰设伏,3000军马陷落冰水,代善更率兵从上游掩杀,将洪承筹杀得灰头土脸,若不是孙元化手下的大将吴建支援,洪承筹损失还会更为严重。

    小河口一役使得洪承筹再不敢急功冒进,这也拉开了八旗和明军的距离使得八旗在陕西肆虐一圈后和甘肃的齐尔哈郎部会合后连克宁夏、兰州,最终得以占领六盘山以西,岷山以北的广大区域,至此皇太极完成了他侵吞河套平原以及黄河上游的进一步战略部署,并且掳掠了大量的汉民,为第二年春天以后大范围农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承筹追至洛水之后已经后力不足,对于在西北作战他本应该得心应手,可是李自成趁乱取利按照当初我所说的那样占领了汉中,这让洪承筹左右为难,无疑同时面对八旗和义军双方面的威胁他的压力很大,遂不再前进。

    此时天下格局已经渐渐清晰,以皇太极为首的满蒙塞外联军占据了长城以北的大片区域,势力渗透到甘肃青海,此时的皇太极并不急于再次侵袭中原,每一次侵袭他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和修养,这个周期大概是一年左右,女真人很少在夏季作战,因为这个季节他们要耕种捕猎。

    李自成为首的义军主要在秦岭和伏牛山一代活动,势力范围囊括了襄阳和汉中凭借秦岭和长江暂时站稳了脚跟,这时他们正在学我当初那样打土豪分田地,弄得不亦乐乎,整个汉中平原的富户都被洗劫一空,闯王的名头真正响亮起来。

    崇祯丢了山海关不算,甘肃、青海也相继失守,不过这些他到并不心疼,毕竟自己的大明朝暂时还是保住了,自己也不用南迁了,私下里崇祯常常感叹自己当初英明,没有听那些胆小鬼朝臣的撺掇,否则一旦南迁整个北方势必落入我李开阳和皇太极的手里,虽然丢了一些地方但那些都是不毛之地,不足以养兵蓄民,丢了也就丢了将来找机会再夺回来。

    夜里崇祯经常看着地图为自己没有效仿南宋而沾沾自喜,唯独让他如刺在哽的就是整个山东的自治,这个该死的李开阳,崇祯不知道将我咒骂了多少遍。可是他此时偏偏拿我们有办法,洪承筹的大军在陕西镇压着义军同时还要防备女真人,真不知道明年的冬天这些蛮夷又要从哪里进攻。别人家过年欢欢喜喜,唯独崇祯愁眉不展,因为每年这时候皇太极都会准时拜年,弄得他心惊肉跳。

    孙承宗的军队此时绝对是京师防备的主力,是一兵一卒也不能动,不但不能动还要扩增,可是如此一来整个北方就没有任何力量了制约或者是牵制山东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窥伺,我李开阳和孙元化一刻不解决他就一刻也不得安生,生怕自己的曹银被这两个家伙抢劫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局势稍一稳定,从湖广江南运送的曹银就接二连三的被抢劫,据回来的士兵报告这些抢劫曹银的强盗一个个武器精良,经常是数百乃至上千人的突然出现让护送的官兵猝不及防。即使是人数相当的情况下,由于对方有先进的火器,明军很难抵挡,在保命要紧的前提下只能溃逃。

    李开阳,又是李开阳,我哪里招你惹你了,你要这样不依不饶,我跟你没完!紫禁城里从这以后经常能听见皇宫里凄厉的叫喊声。

    “曹公公,这是谁啊,敢在皇宫里大肆喧哗喊闹!”一个刚来的小太监向一个老太监问道。

    “这个不该你问,你只要记得听见这声音躲得远远的最好,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往跟前凑合,除非你不想要你的小命了。”那老太监嘱咐道。

    “是,我听您的!”小太监回答道,可心里还是对那个声音充满了疑惑,难道是皇上,小太监不敢想了,匆匆忙忙的提着灯笼跟着老太监消失在夜色中。

    崇祯这些天实在是郁闷之极,只能靠着自己的怒吼来发泄自己心中的郁闷,连续拍了四批刺客但是都是有去无回,那个李开阳最近居然给他送了一盒礼物,他当然是不敢看了,谁知道里面是什么,也许是那些刺客的人头呢,古代的时候经常是这样回敬自己的敌人的。

    当殿下的武士将盒子打开时一团黑雾物从盒子里面弹出来。“快躲开!”大殿中的群臣有眼睛尖的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时没有定时炸弹这个名词,所以众人心中想的都是机关一类的暗器,在打开盒子前就躲得很远。但是还是没有幸免,那物体弹到半空,然后轰然一声爆炸,腥臭的液体四处飞溅,溅得人一身都是,害得朝臣们一个个都灰头土脸,以衣襟掩鼻,整个大殿里弥漫着臭味,中人欲呕。

    只见半空中一张纸条慢悠悠的飘落下来,君臣们你看我我看你谁都不敢上前观看,还是温体仁体贴上意壮着胆子凑上去,只见上面写着八个大字“再有下次,取尔狗命!”然后是一个骷髅头。

    温体仁读了前六个字再不敢读下去深恐皇帝震怒,连忙命人收拾下去,崇祯就是再傻也知道后两个字写的是什么,心中恼怒不已。偏偏又不能在群臣面前发作,一扶袖宣布散朝。

    这当然是我的杰作了,崇祯派出的刺客伎俩十分低俗,有两个还没有进入登州就被俘获,后两个比他们幸运一些但是我的府邸哪是他们那么容易进来的,有一个仗着自己功夫好试图半夜偷袭结果被射得满身都是弹孔,另一个干脆直接自首获得了宽大处理。经此一次崇祯再不敢派刺客行刺我了,对于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的“炸弹”他十分恐惧,登州以火器闻名不胫而走,整个大殿更是一周没能使用,不管太监们用什么办法就是无法驱散那股恶臭,只有等着它自己慢慢消散。

    远在登州的我心中不断幻想着“脏弹”爆炸的情景,直到从京里传来消息证实它的威力,这枚脏弹是我受拉登恐怖袭击的启示而发明的,并且经过了数次试验,威力无穷,那带有臭味的药水更是我精心设计的,专门献给可爱的崇祯皇帝的,取得这样的效果自然是意料之中。

    这些天来除了加强山东境内的防卫措施以外我最愿意做的就是两件事,第一和孙元化一起沉迷于火器的研究,第二就是开时喜欢上作强盗的感觉。不劳而获真是不错,难怪那么多人喜欢做强盗,不用自己去费心劳神的想怎样赚钱增加税收,只要伸伸手派出几支小分队一箱一箱的银子就滚滚而来。这样的好事我快要做出瘾来,但是还是不得不收拾心情等待朝鲜以及辽东的各路将领到达登州举行一次特殊的大会。

    随同他们来的还有我近一年没有见到的妻子们,更有阿巴亥为我生下的小儿子李逍遥。说起这个儿子的名字我可是费了不少脑筋,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一方面我曾经是一个游戏迷《仙剑奇侠传》玩了n遍,真是怀念那个时代,另一方面我不希望这个儿子将来也卷入政治和军事当中,他所生存的年代应该是一个和平富足的年代,他的兄长李东宝从一出生就注定肩负了朝鲜这个政治任务,而他不应该再有这样的生活。生在帝王家不是一件好事,好像崇祯那样没有治国之材偏偏要自不量力一样,那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所以我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逍遥快乐一生,才有了这个名字。

    朝鲜和辽东的大船陆续抵达登州,一年来我的航运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伊丽莎白级战舰的数目已经超过50艘,其他的战船和商船的数目也在突飞猛进。随着航运业的发展从日本以及美洲来的白银络绎不绝的涌入我的口袋,而沿海各地的特产也飘洋过海到达日本、欧洲、非洲等地。整个太平洋海面上经常可以看到悬挂龙旗的中国商船,就是西班牙和荷兰等国的商船经过马六甲时也必须缴纳足额的税金,这样才能悬挂龙旗,在海上畅通无阻。凡是没有龙旗的船只都会遭到在海上游弋的我海军战船的无情攻击直至其被俘获或者击沉。

    大量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将物价抬高,这是因为不断涌入的移民消耗了不少,更重要的是邓希贤依照我们的商定开始积蓄白银,并且由朝鲜政府铸造银币和金币在市面上流通。当金币和银币充斥整个市场后,白银将会作为一种储备逐渐退出市场,随后进入纸币时代,这只是众多计划中的一环,更多的金银被当作军费投入到新武器的试制和量产中。注重火器但不忽视冷兵器是我现在装备军队的观点,毕竟这些火器不是后堂枪,更不是冲锋枪,他们在战场上虽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可是还不足以取代刀和剑的地位。短筒火枪只是作为士兵用来自身防卫的最后一道屏障,来减少我军的伤亡,而长筒火枪虽然射程在不断增加但是必须依赖井然有序的阵型才能发挥威力,前提条件还是必须有足够的数量。

    因此快速的进攻能力以及优良的后勤保障是我追求的目标,在这一点上袁崇焕跟我的观点大致相似。他是最先抵达登州的将领,我们整整的在一起讨论了一天一夜,我将自己在义军中的见闻向他做了介绍,他则向我汇报了如今辽东的形势。

    不得不说我是幸运的此时的辽东和朝鲜已经是将星云集,海军就不必说了,柳德恭、朴人杰、安龙焕、李哲、邓希晨都能堪当大任,拥有郑和级战舰三艘,伊丽莎白级五十余艘,其他战船近三百艘(旧式战舰已经全部淘汰,改装成商船或者是倒手给郑芝龙。),各种作战人员五万余人,整个太平洋海域都成了海军的天下。海军的军费也是最足的,因为为了促进海军的作战积极性,海军的军费除了朝鲜府库每年的固定拨款以外,凡是海上缴获所得都可以在任意港口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建立海军发展基金,这些基金一方面用来投资新的具有增长潜力的行业,一方面用来补贴海员的军饷和购买战舰火炮,所以凡是最先开发的火炮海军总是抢先装备,战舰升级的速度也很快。这已经初见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并且向制度化过渡,为陆军做出了好的榜样。

    难就难在陆军,由于作战人员数目庞大,所以都改编成新军是不现实的,加强骑兵和火器部队成了发展的重点,在这上面袁崇焕绝对可以说是专家,他提出的一些作战理念和操练方法都是他多年的经验所得,所以他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控制东北。

    朝鲜的陆军趋向于预备役,朝鲜人不是很能打仗,也不愿意打战,这和他们过多的受儒家教育有关,我也不要求他们个个都作为优秀的士兵,那样所耗费的精力和钱财实在不值得,也不利于将来控制朝鲜。说道士兵,蒙古人和女真人才是天生的士兵,他们骁勇善战,性格顽强,即使是遇到数倍于己的敌人也毫不畏惧退缩,是最好的骑兵。其次就是关外的汉人以及中原北方的移民,这些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经过训练后对火器的掌握尤为熟练,是最好的步兵。袁崇焕充分的发挥了这些人的特长将他们有机的结合起来重新组成了两个甲种兵团,三个乙种兵团。

    两个甲种军团此时各一万人,都没有满编,计划中是达到总数四万到五万人的规模,每个士兵配备短筒火枪一支,精钢战刀一把,优良战马一匹,担当突击任务,负责摧毁敌人的作战意志,要达到这个标准还需要一段时间,那都是无数的银子堆出来的。而乙种兵团要求没有那么高,他们的设计编制是每兵团四万人,其中骑兵一万,火器兵一万(配备长筒户火枪以及至少百门火炮),其余的都是辅助兵种,他们担任防卫任务负责防守占领区,必要时支援甲种兵团。随后的就是后备部队了,这些人没有固定的人数限制和武器限制,他们的武器都需要自备,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战时协助乙种兵团作战略防御。

    目前甲种兵团虽然只有两万人,但是乙种兵团基本上已经就位,总数达到十二万,朝鲜驻有一个以朝鲜和汉军为主的混合乙种兵团;东北驻扎两个乙种兵团,一个驻扎在黑龙江流域,支援多尔衮的远征军,另一个驻扎在辽河流域,负责山海关的防御。

    另外还有两支特殊的部队,一支是多尔衮的远征军,人数将近有五万主要以骑兵为主,配备有大量的车载火炮,目前这只部队已经横扫整个外兴安岭以及阿穆尔河流域正在向贝加尔湖流域渗透迂回包抄在蒙古高原建立大清国的皇太极,并在酝酿向俄罗斯腹地进攻。

    另一支是山东孙元化组织的神机军,主要负责山东境内的治安,这些人只有不到两万人,目前按照我的意图正在扩充,两万人保卫作为楔子楔入中原的山东是绝对不够的,何况这两万人也就是个花架子作战能力并不强,此时也就是崇祯没有腾出手来兵力不足,否则守卫山东是十分吃力的。这只部队计划扩充到五万人,还需要训练和重新部署。

    此外就是辽东旧部了,这些人数目不多,作战力不强,如今都划归作为袁崇焕的直属部队,而从前跟随袁崇焕的那最先装备的5000人则重新回到我的旗下作为我的私人部队。还有一万人的海军陆战队由刘星带领驻扎在对马岛。

    如此盘点一下,我手下的陆军总人数已经达到二十余万,预期目标是三十万。当然靠这三十万想打天下不是很容易,至于守天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为严重不足的就是这三十万人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例如多尔衮、佟养性、苏克萨哈、鳌拜等人,汉族高级将领的比例不多。更重要的是这目前的二十万人每月日常消耗也都在二百万两以上,还要加上装备升级换代,对财政的压力实在是很大。

    这也仅是在“和平时期”,一旦大规模战役开始那消耗就绝对不是这个数目了,打仗打的就是钱。袁崇焕向我介绍完后,可以概括为目前形势一片大好,可是财政略显紧张,说了一大堆他就是伸手管我要钱。

    袁崇焕投入朝鲜阵营以后并没有改掉从前善于要钱并且善于花钱的毛病,而且更甚于从前,要的理直气壮,花的脸部红心不跳。

    我说我的老哥啊,你以为我弄这些钱容易么,背负了多少骂名啊,看他这么花我能不心疼么,袁崇焕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好在她也总算不是只会化不会争,屯兵政策屯出了不少粮草来,自给当然还略显不足,可是总是减少了一些开销。为此他还向我邀功请赏,抱怨陆军的军费不足。

    还怎么不足啊,一年就是将近三千万两,加上海军的一千万两,移民也花费了不少于二千万两,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就是七千万两。崇祯的国库才多少钱,按照情报估计至16世纪末,明政府除每年征收2100万两田税外,还照例征收1000万两由力役转化而来的税银,200万两的垄断盐业收入,和400万两指定交送太仓的其他各种收入。当然这种税收随着战事的紧张而不断增加,目前到底收入多少,花费多少崇祯自己心里都没有准确的数目。他一年的收入怎么也不会高过我,至于明朝官员的收入就更不用跟朝鲜比了,一个二品官一年的俸银只有152两,不得不靠地方官吏的钱财馈赠为生。在其年收入中,后者可能是前者的10倍。品位较低的官吏未必能得到这种外快,只好走借债之路,一个六品文官的俸银只有35两,也许还不够支付家庭开支(我的一个普通士兵的军饷也有五十两,就更不要说各级军官和官员了。)。真不明白为什么花了这么多的钱我才占了这么点地皮和人口,真是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