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大楚820 !
公元前829年(共和十四年),在位三十七年、逃亡十四年的周厉王驾崩于彘。召穆公、周定公以及诸侯拥立长大的太子姬静继位,是为周宣王。
共和行政时期和周宣王继位初期,周朝逐渐修正了周厉王时期的政治错误,积极修整王室、广进谏言、安顿百姓,及时任用召穆公、仲山甫、尹吉甫、程伯休父、虢文公、申伯等贤臣辅佐朝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使王道已衰落的周王室权威慢慢得到恢复,诸侯又重新认可周王室,朝见天子(“复宗周”),遂使周势复振。
得益于周厉王时期推行的“专利”法,虽然让国人失利导致暴动,但是却给周王室留下了大批的财富,让周宣王行事不像前几任先王一样捉襟见肘。继位五年后,有钱任性的宣王,便开展了一系列让前几位先王羡慕不已的军事行动。
北攻猃狁,朔方设防,解除了猃狁之患;西讨西戎,占领大骆犬丘,让西戎闻风丧胆;东征淮夷,击败徐国,淮夷彻底臣服于周朝;南伐楚国,动用精锐三万六千人,楚军大败,国君熊霜急火攻心,第二年去世,此后的熊徇、熊鄂、熊仪(若敖)、熊坎(霄敖)、熊眴(蚡冒)等五代国君再没越雷池半步。
频繁的征战让周宣王积累了大量的粉丝,成为当时的明星天子,更让周朝的疆域以及国家声望得到大幅扩大。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一时之内,四夷咸服,史称“宣王中兴”。
俗话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运气也有用完的时候,你打了别人,你也会挨别人的打。
公元前798年(周宣王三十一年),周宣王派军队攻打太原之戎,战败。
公元前793年(周宣王三十六年),周宣王派军队征讨条戎、奔戎,战败。
公元前790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周宣王不想被打败了,再败下去就会掉粉了,于是亲率大军伐姜戎,结果运气实在不好,在千亩之战中惨败,败的是真惨——南国之师(成周八师中的成、相、柯、牧四师)全军覆没。
逃得一命的周宣王平静下来后,开始冷静的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七年来,年年战败?
从周宣王五年至周宣王三十一年,这二十六年间,周宣王攻猃狁时有虢国相助,讨西戎有秦、晋两国相助,征淮夷有虢、武两国相助,伐楚国有晋国相助。这些鼎力相助的国家,正是相信宣王能够权略善战,可以带领周王朝重振朝纲、重塑礼乐,大治于天下,便毫不犹豫的追随于他。
而周宣王三十一年后的三次讨伐,多是王室单独行动,没有得到其他诸侯国的相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这两个问题是有解的——“名旺而德少”,名气大了,便忽略了自身道德的约束,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这还要从二十年前的一件事说起。
那一年是周宣王十一年,鲁国国君鲁武公和长子公子括、少子公子戏,来周王室串门。周宣王一眼就喜爱上了阳光又帅气的少子公子戏,便同武公商量,要鲁武公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鲁武公是个没有主见的老实人,既然老大这样说了,小弟也只好照办。
这个问题很严重,按当时的说法,叫做干涉别国政事。古往今来,干涉别国内政,带来的只有无穷的战争和杀戮。
周宣王不仅干涉内政,还有违宗法制的“立嫡不立贤,立长不立幼”的原则,但周宣王觉得这是咱姬家家事,不必遵守宗法礼乐。但是他忘了,鲁国始祖周公旦,乃是周朝宗法礼乐先驱,鲁国也被视为全面贯彻落实宗法礼乐的先进单位,是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
当年鲁魏公弑兄夺位,周昭王不管不问,导致周朝朝纲不振,威严顿失。现在周宣王又无缘无故的插一手,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
同年,鲁武公去世,公子戏继位,是为鲁懿公。
鲁懿公继位十年后,公子括之子伯御不服气,合谋杀了鲁懿公,自己做了鲁候,是为鲁废公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周宣王应该眼睛一闭,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通报批评两句了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但周宣王很气愤,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严重挑衅,鲁懿公是因为自己而死,想要讨回公道,这个家长算是做定了,便又一次干涉鲁国政事。
又过了十年,清除外患的周宣王正式讨伐鲁国,杀了鲁废公,准备立鲁懿公后人继位,发现鲁懿公后人被鲁废公杀的干干净净,自己一不做二不休,将鲁废公后人也杀的干干净净,最后立鲁懿公的弟弟公子称为鲁国国君。
白忙活了一场。
经过此次事件之后,周宣王声望大减,各诸侯失望透顶,多有违抗王命之举,也不出兵帮助周宣王。失去了各诸侯的援助,直接导致南国之师在与姜戎的千亩之战中全军覆没。
史曰,“卒有姜戎之难,终损中兴之名。”
反思后的周宣王彻底认清了自己的错误,此后再未出兵,一心一意巩固国防,加强军队建设,整顿内政。
事后证明,周宣王打仗凑合,内政确实少根筋。
由于千亩之役的失败,南国之师尽丧,周宣王便决定在太原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料民于太原”),用于补充兵源。
太原,从周穆王时期至今,就是用来安置归附(投降)周朝的戎人之地,周朝也没给他们安排就业,社会闲杂人员很多,所以南师兵源补充很快。
可以想象,这支队伍素质残差不齐、立场摇摆不稳、政治觉悟不高,但周宣王还是发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大胸怀,对其委以重任——加强东北地区防守。
周宣王用戎人来防守东北边界,效果等同于羊用狼来防狼,但是周宣王表示不用担心,西戎与周朝已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戎人与国人也相处友好,几十年来相安无事。
宣王忘记了一件事,与西戎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的周方代表是申国。后来犬戎应申国之约伐周,大军南下,南国之师纷纷倒戈。
“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
从整个事情的脉络来分析,以周宣王立公子戏为鲁国太子为起因,引起各国对周王室抱有很大成见,不肯出力拱卫王室,而引发了一连串的军事、政治事件,对国家实力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
十八大重申,“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很显然,宣王违背了外交原则。
公元前783年,在位四十六年的周宣王驾崩,其子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
“周宣王三十三年,幽王生”,也就是说,幽王继位时才十三岁,到死也才二十五岁。精力充沛、自由散漫、做事不动脑子是这一年龄段的显著特征。
一般来说,太子年少,天子应该学习周武王,事先安排一些像周公、召公这样的贤臣来辅政,努力为兴周事业培养接班人。
那个时候周宣王还没从伐太原之戎惨败中恢复过来,又在操心征讨条戎、奔戎一事,无心内政,忽略掉了太子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又安排了虢石父为辅政大臣。史载虢石父为人奸佞乖巧、贪图财利,从字面上理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辅政大臣。
王幼加上臣佞,便开启了幽王短暂而又荒唐的一生。
周幽王继位后,立妃子申后为王后,申后所生之子姬宜臼王太子。
这没问题,申后乃是申国申候之女,高贵端庄,大方贤淑,生的儿子血统高贵,立为太子,有稳社稷。
四年后,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一年后,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
这也没问题,与申后是政治婚姻,与褒姒是真爱,当时社会也流行这一套。
发展到最后,爱之深的幽王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
这就有问题了,申候之女竟然比不过一个没爹没后台褒姒?费王后不说,还费了太子,这让申候非常没有面子。
周孝王时期,申候(非此时申候)凭借外孙关系,使周朝与西戎息兵言和,互不侵犯,才有孝王中兴一说,可以说历代申候与西戎关系非同一般。
如今幽王抹了申候面子,各诸侯国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看热闹。
幽王也知道申候难惹,既然双方都撕破了脸皮,一不做二不休,准备灭了申候。
申侯自知国小兵弱,势孤力单,不能与周匹敌,于是先发制人,乘周幽王的军队尚未出动之时,借犬戎精锐万余,强行越过防线,联合缯国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夹击镐京。
周幽王见势不妙,立即点燃烽火,希望诸侯能够率兵保卫京城。但是,各地诸侯看到镐京的烽火,都按兵不动(“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
又由于成周八师中的成、相、柯、牧四师基本由戎人组成,听到犬戎讨周,纷纷叛逃,剩下的鄂、堂、古、炎四师,正兵分两路,抵抗申、缯二国,同时防止南蛮和东夷势力趁机而入,确实没空赶来。
很抱歉这里没有烽火戏诸侯之类的浪漫故事,因为不是正史。
夏之妹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每一次的王朝更迭,史官都将男人犯下的错误,籍由女人来承担骂名,做末代帝王的替罪羊。
就算是正史,我也不打算写。将红颜祸水,祸国殃民的罪责加在她们的身上,背上千古骂名,其实是很不公平的。殊不知,女人才是战争真正的受害者。
所以,褒姒郑重申明:“亡国这锅我不背!”
“兵莫至”的主要原因不是诸侯不出兵,而是各诸侯都指望别的诸侯出兵,你指望我、我指望你,结果周幽王一个都没指望上。
究其原因,还是一年前,周幽王在嵩山下召集诸侯开了一个会,史称“太室之盟”。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如何抵御戎狄东进,拱卫京畿。
会议主持人周幽王结合实际,敏锐指出西六师战斗力已经不行了,护卫周朝的安全还是要靠贵族们的私家军队,和贵国的军队勤王才行。
会议上,各诸侯都纷纷表示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都懂,京畿城破,各国也是坐以待毙,我们一定会团结一致,抵御外敌。
整个会议,庄严而肃穆,各诸侯严气正性,展开激烈讨论,但这个时候周幽王却做了一件让参会人员诧异的事情——一心一意专情逗褒姒。
寒心了,彻底寒心了,这种事情难道不能回家再解决吗?非要在这种高等级场所秀恩爱?各诸侯感觉很无奈,找个理由提前离开会场。
看到这一切,申侯准确判断——周王室已人心向背,无人可助,《左传》也证明“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申侯判断相当准确,于是暗中串通犬戎,开始谋划第二年的讨周行动。
公元前771年,宗周镐京被犬戎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被犬戎追杀,褒姒被虏。
周朝王朝宣告灭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