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大楚820 > 125、楚惠王

125、楚惠王

飘天中文网 www.ptzw.net,最快更新大楚820 !

    鲁班一边摆弄手中的小木块,一边问道:“现在世上常用的进攻方法有筑山临攻、钩梯爬城、冲车攻城、云梯攻城、填塞城沟、决水淹城、隧道攻城、穿突城墙、城墙打洞、如蚁一般密集爬城、使用蒙上牛皮的四轮车、使用高耸的轩车。请问防守这十二种攻城方式应怎么办?”

    墨子手指沙盘,认真答道:“凡守城之法,需在城门上准备好悬门和左右的机关。悬门长二丈,宽八尺,门扇上涂上泥土。濠沟有一丈五尺深,宽度相当于门扇的长度,长短以人长为度,濠沟边修一管理悬门的房间,大概可以容纳一人。城墙的四边和四角都建望敌楼,使守军在楼上了望敌兵,观察敌兵的势态,对敌兵进攻处加强防守。

    城上百步筑一楼,楼有四根柱子,柱子安在基石上。下面高一丈,上面高九尺,长宽皆一丈六尺,都安上窗户。三十步一个突门,长九尺,宽十尺,高八尺,凿一窗,宽三尺,长二尺。城上设置火捽,火捽长短以城墙的高下为度,置火于末端。城上每九尺置一弩、一戟、一椎、一斧、一镰。各处都贮备礌石、蒺藜。

    为防止敌兵敌方填濠沟,用火攻与之争夺,鼓动风箱,在墙内外堆着木柴,以之焚烧。隔三丈犬牙便交错安放一个灵丁。每十步有一人管理柴抟和弩箭,弩边用狗犀环绕。

    敌兵打隧道来进攻,我方立即派穴地之师确定穴地之处,迎头穴地以待,准备好短弩射击敌人。或者用打隧道的方法来抵御敌方的隧道进攻,我方所打隧道必要恰好相当敌方隧道的宽狭,使它斜穿敌方隧道,使之可以填平敌方的隧道。

    ……

    失职者处以斩刑。”

    作为一介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学过木工,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鲁班还要高明,他一边滔滔不绝分析退敌守城之法,一边仔细讲解各种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

    沙盘之上,鲁班组织了多次进攻,结果多次被墨子击破。攻守到了最后,攻城器械用尽,鲁班也傻眼了,他看着眼前这个以“裘褐(qiúhè,粗衣)为衣,以跂硚(木曰跂,草曰硚)为服”的黝黑汉子,几乎可以感到墨子还有绵绵不绝的招术没有使出来。

    鲁班认输了,沉默了好久。但他不甘心,还想挽回一丝脸面,开口问道:“我除了制造攻城利器,还制造了水战兵器‘钩拒’,你如何得破?”

    “钩拒”为攻守兼备之利器,墨子一时半会也无法破解,但他却趁这个机会再次申明了人要互敬互爱,不要发动战争的主张,他答道:“我所用的道义之‘钩拒’,要强过你的水战‘钩拒’。因为我以爱为钩,以恭敬为拒。不用爱,钩就不会亲;不用恭敬,拒就容易轻慢,轻慢不亲近就会很快离散。所以,互相爱,互相恭敬,如此互相获利。现在你用钩来阻止别人,别人也会用钩来阻止你;你用拒来推拒人,别人也会用拒来推拒你。互相钩,互相推拒,如此互相残害。所以,我的钩、拒,胜过你水战的钩、拒。”

    鲁班听后大怒,盯着墨子,狠狠说道:“你办法多,但我有一个办法肯定比你更厉害,我只是现在不说而已。”

    墨子一听便知,笑道:“我也知道你所谓的办法,但你不敢。”

    楚惠王听他像打哑谜似的,一头雾水,看着他俩。

    墨子拜道:“公输盘的意思,只不过是想要杀死我。他以为杀了我,宋城就可以攻下了。其实他打错了主意,我出发前早已派了禽滑釐(qíngǔxī)等三百墨者守宋城,他们都知道我的守城之法。即使杀了我,楚国也占不到半点便宜。”

    楚惠王见识到了墨子的强大守城术后,认为天不亡宋,只好打消了攻宋的念头。

    墨家生产的连弩车、转射机、藉车,成了那个时期火力最强大最抢手的重型武器,但墨子的武器通常只卖给防守一方,而绝不卖给侵略者。而这些武器却又是楚惠王最想得到的,于是楚惠王动起了心思——留墨子为仕,帮助他制造大型攻城器械。

    墨子默不作声,从怀里掏出一本墨家学说的书献给了楚惠王,告知:如果楚王接受墨家学说并付诸实施,自己一定会留下来辅助楚王,反之,将决然离去。

    楚惠王拿过书仔细翻了翻,内容别致一格,看样子可读性很高。

    按照现在的说法,墨家学说属于违反当时意识形态的“非法出版物”,简单来说,墨家学说和儒家学说格格不入,甚至背道相驰。

    因为墨家学说除了“兼爱”和“非攻”外,还有“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八大主张,每一个主张对于同时期的人来说,都是振聋发聩、耳目一新。

    先拿“非命”来说。

    儒学主张“天命”,提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是先天命定。这个观念深入千古人心,沉迷而不可自拔,甚至近代人都假托北宋大臣吕蒙正的《破窑赋》,表达“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的悲观思想。

    墨学则不然,墨家反对宿命论,认为富贵与贫贱不是上天注定,只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会改变现世中的不平等状态,提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的生存态度。

    “非命”论是墨家思想中最积极进取的思想,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表达了古代劳动者力图摆脱传统天命思想束缚的愿望,对解放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楚惠王若有所思点点头,对这个观念表示赞同。

    但接下来的观点就让楚惠王暂时难以接受了——“尚贤”。

    “尚贤”由“非命”引申开来,提出了“尚贤”是“为政之本”的观点。

    墨家反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看法,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主张“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当不当官不应该由统治阶层说了算,应当由老百姓来选择他们心目中的“贤”来担任,墨子强调“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也就是说,哪怕是手工业者与农民,只要有才能,就应当被推举,让其有职有权,发挥作用。

    门第贵族组成的秩序,等级制的界限在墨家那里已经被打破。

    对以血缘为基础的贵族等级制度、以公族为统治核心的楚国来说,让一个“贤民”进入统治阶级的做法,楚惠王摇摇头,表示要想撼动这个政治体系很难。

    他跳过这一章,继续看下一章。

    这是观念更加新颖、思想更加超前的一章——“尚同”。

    “尚同”又是从“尚贤”发展而来,“尚贤”认为只要人“贤”就能当官,“尚同”却连统治者也没有“放过”——既然官员可以“尚贤”,那么天子也可以“尚贤”。

    如果“尚贤”挑战的是整个社会阶级,那么“尚同”挑战的便是整个时代——所谓高高在上的天子,在墨子看来,也可以“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

    这是彻底颠覆楚惠王认知的观念,楚惠王反应也很大——手一哆嗦,竹简没拿住,“唰”的一下散落在地上。

    墨子见竹简暂时无法拼接,便开始滔滔不绝的向楚惠王口述其思想。

    墨子作为老师,口才自然了得,不仅向楚惠王灌输了其他几个观念,还顺带介绍了他“三表法”的哲学理念。

    听了半天,楚惠王总算听出点眉目出来了——儒家信奉什么,墨家就对着干。

    儒家讲君臣父子社会等级观念,墨家便讲人人平等,互相友爱;

    儒家讲大一统,墨家反对战争,提倡各国应和平有爱相处;

    儒家看重久丧厚葬,墨家抨击奢侈浪费,号召节用节葬;

    儒家讲究礼乐,墨家极其反对靡靡之乐;

    儒家提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墨家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整个一某某主义核心价值观。

    楚惠王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墨子——感情真挚,慷慨陈词,神色间流露着忠义豪壮之气。在他看来,这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所说的、所做的都是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发自肺腑,着实令人感动。

    但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乱世之中,站在弱势一边又有什么用呢?

    以中国的地形地貌而言,本不该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因为适合农耕的平原地区很少,大山大河造成的天然屏障,会更倾向于分开,而不是在一起。

    正是因为有了儒家“平天下”的大一统思想,中国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流淌在血管里“寸土不让,寸土必争”的家国基因,使每个中国人都有“纵是深深埋白骨,不许轻轻易国土”的勇气与豪情。

    而代表“兼爱非攻”的墨家思想,也许会使中国同欧洲一样,行成一个个相互友爱的众多小国。

    儒家一统带来无休止的兼并战争,墨家兼爱会使一片土地上存在大小和睦的多个国家。如果是你,你会如何选择?

    弱肉强食是不变的森林法则,楚惠王还是更倾向于当时主流的兼并。

    待墨子说完,楚惠王收起起伏不定的思绪,平静地对他说:“你走吧,这里容不下你。”

    墨子见楚惠王也无法接受其观念,也不便久留,荐其弟子耕柱子留仕于楚后离开(主要是领取俸禄为墨家行动提供经费)。

    墨子救宋,使墨家声名雀鹤,声望如日中天,大凡小国都请墨者帮助守城,追求“兼爱”的墨者更是义不容辞,赴汤蹈火的介入到战国时代的各种纷争里去,演绎出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

    墨家在墨子死后因理念不同一分为三,有相里氏之墨,邓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既墨家在战国时三个最重要的派系:秦墨、楚墨和齐墨。

    这三大墨派时常相互诋毁,楚墨看不起秦墨、秦墨看不起楚墨、楚墨和秦墨一起看不起齐墨,但他们始终笃信人与人、国与国的“兼爱”与“非攻”,也真正的一直在为墨家学派发展而不懈努力。

    代表“义、信”为先的孟胜在担任墨家矩子时期,带领弟子前往楚国,活跃于广袤的楚地,他们行侠仗义、惩奸除恶、扶弱惩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其派系称为楚墨。

    然而好景不长,楚国阳城君因为吴起事件被楚肃王攻伐,孟胜帮助守城,结果没守住,城破之时孟胜也毅然带领弟子殉死。

    死前,他将墨家矩子的信物送给了宋国的田襄子,由他继承墨家矩子之位。送达信物的墨徒在完成使命后,不顾田襄子劝说,自杀殉城。

    田襄子当了矩子之后,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带领手下的墨家弟子入秦,既秦墨。

    如果说楚墨是信奉“义、信”为先的侠客,那么秦墨便是一群信奉科学技术的“理工男”,他们以各种精巧实用的机械器具帮助秦国抵御六国的进攻。

    其后,秦墨逐渐融入秦朝军事体系当中,在战国历史走向的很多关口中,不停迸发出神秘的力量。

    说了楚墨和秦墨,还有被楚墨和秦墨瞧不起的齐墨。

    齐墨也称为论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与诸子百家辩论。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文弱书生,齐墨在一次次辩论中,逐渐了解了人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概念名词的理解与贯通,同时将墨家思想中关于辩论与逻辑这一块内容发扬与整理,成为古代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的“墨家逻辑”。

    这些思想穿越战火而不湮灭,历经千年而不腐朽,成为如今我们所知的墨家学说及观点。

    “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在战国时代,墨家学说与儒学并称“显学”,同儒家学派为百家之首,甚至有“非儒即墨”的说法。并同老子的道家、孔子的儒家一起,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三大哲学体系。

    然而,站在了君王统治对立面的墨家,却注定不会被两千年前的统治者接受。特别是当大一统的国家政权建立后,“独尊儒术”成为了主流,墨家的空间,自然也越来越狭窄。

    不可否认的是,墨子是位思想巨子,也是一位大爱无言的圣贤,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让我们始终记住“志在救世”的墨子最为著名的一句话:“兼相爱,交相利。”

    虽然楚惠王没有接受墨子的学说,但其思想却深深的震撼并影响了楚惠王,其后七年间,再也没有行攻伐之举,并在随国国君去世的时候,特制镈钟送到随国以祭曾侯乙。

    公元前432年(楚惠王五十七年),楚惠王因病去世,其子熊中继位,是为楚简王。

    楚惠王在位57年,是楚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他继承楚昭王的事业,利用春秋中后期各国内部斗争激烈无力外顾之机,积极向东扩展到今江苏西北及山东沂、沭二水上游地区,楚国国力增强,领土扩大,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大国强国,为楚国的复兴与强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